老照片‖忆宁远旧城——酸溜溜的回忆,甜滋滋的感受,,!
忆宁远旧城
文/李治军 图/蒋少军
(建议:把上面音乐放起来再行阅读)
我们读高中那阵子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早期,那时候读书人读书是为了解决到底穿草鞋还是穿皮鞋的大问题。所有学校从不补课,只有单休没有双休,星期天由学生自己安排。家里离学校远的往往没钱坐车回家,于是不大的小县城成了我们同学的乐园。
县城是老县城,不大,我们的学校和县人民医院都位于它的西郊。县城供我们去的地方也就是寥寥可数的几处:文庙门前的书摊、县新华书店、连接泠江河南北的南门桥,还有就是到丁字街或西正街。每次出校门溜街,大家都会把“宁远县第一中学”的校徽挂在上衣口袋的外面来,个别同学还在上衣口袋上插上一支钢笔。这样做当然是臭显摆,还有就是为了区分自己不是在街上溜达的二流子、水佬倌、痞子公。
记得那时候的文庙是开了南大门的。两边摊位除了卖小吃的,大都是小人书摊、小说杂志和高考复习资料的摊位。那时候,个别书摊上出现了半裸的开放性杂志,我们是绝对不会去光顾的。书摊主扯上一块薄膜为天篷,稍稍遮一下阳,随便摆上几张小凳子,便开张营业。还记得我们初中的英语教师周老师的妻子便在此地摆摊,赚几个小钱补贴家用。三年高中生活,我来这里看书好像也有五六回吧。
离开文庙往东走,几十步脚就到了县新华书店,那是大家最爱去的地方。逛书店不是因为我们爱买书,其实我们荷包是布粘布,我们来这里的唯一目的就是蹭书看。走进店里,我们先是故意装作买书的样子,这里翻翻,那里看看,假装一直没有找到自己想要买的书。一会儿,我们便把自己早已盘算好要看的书取下,躲避店员的视线,认真阅读起来。一般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会被店员发现,轰出门去。同学们都说,就是那一个小时,店员也知道我们是学生,是来蹭书看的,给我们一个小时的机会,那已经是很不错的人文关怀了。轰我们走,是怕我把书翻坏了卖不掉。我们过了一段时间的书瘾,沾了人家的便宜,也不好抱怨什么。这是那时候书生、书和店员三者搭成的一种默契。
被新华书店轰出来后,我们还有最好的去处,于是继续往东走,去南门桥看老人们下象棋,走“三星子”,偶尔也能听到看相算八字卖草药的人拉的二胡声……
南门桥可谓县城一景,当时它的名声要比宁远文庙响亮得多。在当时,南门桥又被人们称为七七桥、跃进桥等。这里是县城父老、街兄街弟的最佳纳凉去处,县城的奇闻异事大多从这里开始传开,它是宁远民间的新闻中心,火生癞子、代代颠婆、狗皮膏药王天次等纷纷在此担任“主播”。桥两头是青砖砌成的拱形桥门,其上方为水平墙装饰,高低错落。墙左用石灰粉出宣传框来,上书:“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右边墙被商贾们搭建为商棚。
南门桥属于壮乡风格的风雨桥,如果不是坐落在县城里,其实也并不怎么稀奇:桥礅石砌,桥身顶部覆以青瓦,桥路用木板铺就,两侧有木制长凳子,供往来者歇息。桥下水流奔腾,桥南为南门街,青一色的黑瓦。河边大部分人家为扩建自家住房,都用木板在外搭建了小木楼,别有一番瑶家吊脚楼的风味。站在桥上望去,南门街青瓦连绵,像是岁月老人留下的一条条深深的皱纹。临近十二点,各房舍次第升起袅袅炊烟。偶尔还能看到一二位捞鱼捞虾的汉子坐着汽车轮胎改装成的小船出现在河中,这个机会是过惯了三点一线生活的我们绝对不会错过的,我们紧跟着他们去看味道,看这泠江河里隐藏的秘密如何被他们打捞上来,变成鱼篓里活蹦乱跳的收获……
至于丁字街,我们学生不常去,因是商市之所,只是买锁买钉之类的东西时,去溜达溜达一下。北正街是县政府所在地,门口有门卫,想进也进不了,对面的邮电局似乎只有家里寄钱来的时候才去光顾一下。再往北,是决对不会再去的,因为哪是环城公路了,每到冬天,班主任总是领队跑环城,去的太多,都有点厌倦了……班主任,别怪我们呵!
返回学校的时候,路过西正街牌坊,也不知哪是干什么用的,瞟上两眼后问自己,这东西怎么没在文革毁掉呢?现在回忆起来,真是好笑。
现在人过五十,怀旧的小树苗正在茁壮成长。就这样,旧县城成了我们流连忘返的乐园。
就这样,这种生活成了我们生命里的珍贵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