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变证—(二)邪入胸中
1.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里气上逆作喘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下后大喘,则为里气太虚,邪气传里,正气将脱也;下后微喘,则为里气上逆,邪不能传里,犹在表也。新感新喘,临床上凡是风寒外感兼有轻喘,脉浮有汗的,用此方都有很好的效果。前面用本方不在于治喘,而是治中风兼以照顾宿疾,是治标之法,因此曰佳。这条为新感表邪不解,邪陷致喘,是桂枝汤证的兼证,用本方意在发表兼宣降肺气,表里兼顾则诸证尽愈,因此说主之。
临床上治喘,寒饮射肺用小青龙汤,肺热用麻杏石甘汤。对于风寒外感所致的汗出而喘只有用本方能治,以证见脉浮缓、有汗为准。
2.麻杏甘膏汤—邪热壅肺而喘
①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
麻黄(四两,去节。味甘温)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味甘温)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石膏(半斤,碎,绵裹。味甘寒)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邪热壅肺作喘的证治。外邪闭郁,肺有蕴热,如果用辛温发汗,会使肺热加重。邪热迫肺,肺失清肃,故喘;肺热蒸腾,逼迫津液外泄,故见汗出。因此汗出而喘是肺热的明征。汗出而喘,并不是无汗而喘,排除太阳病表证之喘,故不能用麻黄汤。无大热排除阳明内热上迫于肺之喘。
临床上邪热在肺作喘,由于肺合卫而主皮毛,常可见到发热,甚至高热不退,不要被无大热迷惑。麻黄汤证的无汗而喘是太阳之邪影响肺气宣降所致,而本证是邪热壅肺,肺失清肃作喘,与风寒无关。治疗重在清肺热,不在于发汗解表,而用麻杏石甘汤。
方中麻黄不配姜桂,不以其发汗,而以其宣肺平喘。无论寒喘、热喘,麻黄都可用。麻黄配石膏,清宣肺中郁热,可治热喘。杏仁降肺气之逆,佐麻黄以平喘咳。
临床对小儿麻疹并发肺炎属于肺热效果好。肺热重者,可加羚羊角粉,痰热壅盛,痰鸣气促者,可加黛蛤散或鲜枇杷叶,喘而大便不下者,可加瓜蒌皮、炙桑皮,大便燥结者,可加大黄,肺气不利,憋气胸闷者,可加甜葶苈以泻痰热。如果麻疹不透,疹毒内陷,以致喘促不安、鼻翼煽动,唇甲紫绀,可用五虎汤,就是麻杏石甘汤加上等好茶叶,同时用三棱针点刺耳背紫色络脉出血。
麻黄,发汗散寒和桂枝相配;利尿,和白术相配;宣肺平喘和石膏相配。
大叶性肺炎发展4个阶段:
麻黄汤:纯表寒。只用麻黄。
大青龙汤:外有表寒,内有郁热,表寒大于里热。麻黄量大于石膏
麻杏石甘汤:里热大于表寒。麻黄量小于石膏
白虎汤:纯里热。只用石膏
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误下后邪热内陷于肺。
3.桂枝去芍药汤—下后胸满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误下导致太阳之邪由表入里。胸满提示邪气已到了胸中,临床上出现胸满不都是太阳病误下所致。
胸中是宗气所聚之处,称为上气海;脐下三寸是丹田之气所聚之处,称为下气海。肺之气谓之卫,心之气谓之营。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太阳之表和胸是邻近的,邪气入里先入胸。
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只是指脉跳的快,实际上就是数脉。邪气入胸,心胸阳气起而抗邪,脉就快。这就不是其气上冲的问题了,有正气不足的一面,虽然还能抗邪,已经是力不从心了。
去芍药的原因有二:一是芍药味酸,入血分和阴分,对胸阳之气不利。胸为阳,凡胸阳不利出现胸满,都去芍药;腹为阴,凡脾阳不利出现腹满,都加芍药。二是芍药会妨碍桂枝的宣发、振奋胸阳的作用。同时桂枝和炙甘草就是桂枝甘草汤,有补心阳的作用。大枣和生姜可调和营卫,兼能扶正。通过这些辛甘之药,使邪气由胸还表。微恶寒说明不但是胸阳不振,而且阳气也虚衰了。如果出现阳虚恶寒,桂枝去芍药汤的力量就不够了,应当加附子。
临床中对于胸病,包括金匮要略中的胸痹病,如果出现胸满,或者胸痛彻背,背痛彻心,或者气短,咳逆,只要属于胸阳虚而阴寒之气较盛的,都可以用。脉弦缓而沉,舌质淡嫩就是典型的阳虚证。
4.栀子豉汤—火郁虚烦,气分、血分
①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
栀子(十四个,擘。味苦寒) 香豉(四合,绵裹。味苦寒)
酸苦涌泄为阴,苦以涌吐,寒以胜热,栀子豉汤相合,吐剂宜矣。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邪气传里必先胸,太阳之气受气于胸中。虚为热邪未与痰、水、饮、食积、虫积等有形病理产物相结。
栀子苦寒,导心火下行;体轻,寓宣于清。既能清内热,还能解火郁。豆豉解表宣热,降利胃气。相比而言,栀子主降,降中有宣;豆豉主宣,宣中有降。在治疗心烦时用栀子而不用黄连、黄芩。非催吐作用,而是清宣郁热。如果只是烦郁,邪的势力较轻,有时候就不吐。
②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火郁影响气分。烦热既可指心烦而身热,又可指心烦特甚。因病机未发生变化,不用加枳壳之类的利气药。
③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火郁影响血分。“心中”不要当胸字理解,就是心里。火郁气机,由气及血,影响心主血脉的功能,不通则痛。因病机未发生变化,不用加丹参、郁金之类的活血化瘀药物。
成无己:若大下后,身热去而心结痛者,结胸也;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虚烦也。结胸为热结胸中,为实,是热气已收敛于内,则外身热去;虚烦为热客胸中,未结为实,散漫为烦,是以身热不去。
④凡用栀子汤,病患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脾胃阳虚之人经常出现溏便。栀子豉汤性寒,走而不守,能使脾肾阳气受损。实在要用注意两点:量要小,或加入温补脾肾的药物,如栀子干姜汤利。
5.栀子甘草汤—虚烦兼少气
若少气者,栀子甘草(2两)豉汤主之。
少气是呼吸微弱,自觉气不够用;短气是呼吸急促,有所阻隔。少气为虚,短气为实。由于有火郁,故不能用人参、黄芪补之,只能加甘草缓之,兼能益气,又不助烦热。
成无己:少气者,热伤气也,气为热搏散而不收者,甘以补之,加甘草以益气。少火生气,壮火少气。
6.栀子生姜汤—虚烦兼呕
若呕者,栀子生姜(5两)豉汤主之。得吐者,止后服。
郁热迫胃,胃气上逆,就会呕。由于有火郁,故不能用燥烈之半夏,只能加生姜以降逆止呕,兼散胃中水饮。
成无己:呕者,热烦而气逆也,气为热搏逆而不散者,辛以散之,加生姜以散气。
7.栀子厚朴汤—虚烦兼腹满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栀子(十四枚,赵本作个,擘。味苦寒) 浓朴(四两,姜炙。赵本作炙,去皮,苦温) 枳实(四枚,水浸,去穣,炒。赵本作“炙令黄”,味苦寒)
以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伤寒误下,热邪内入,上到胸中,下到胃脘,胃气不利故见腹满。满则不能坐,烦则不能卧,故卧起不安。这种满和阳明胃家实不同,只是热与气结而壅于胸腹之间。如果有实邪的话就会出现腹痛便秘。治以栀子厚朴汤清热宣郁,利气消满。
实际就是小承气汤去大黄,加栀子。因腹满仅是气滞而无腑实,故不用大黄泻下。因其表邪以化热入里,迫及脘腹,故不用豆豉之宣透。火热下扰,腹部气机不畅。豆豉为宣散上行,故不再使用。枳实厚朴清利气消满。
8.栀子干姜汤—虚烦兼中寒下利
⑥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栀子干姜汤方∶栀子(十四个。味苦寒) 干姜(二两。味辛热)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古代丸药有两种:1、甘遂制剂,寒性泻下剂,适用于腹水;2、巴豆制剂,热性泻下药,适用于寒积。太阳之邪在表不解,故见身热不去,邪热有入胸中之势,故见微烦。大下之后脾阳受伤,运化失职,故当有续自下利之证。
上热下(脾胃)寒,清上温下。干姜温中止利。这是寒热并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