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杜甫《白露》

关于作者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500多首,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白露》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诗歌赏析

  杜甫,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他的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名将,祖父杜审言是初唐“文章四友”之一,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在古代,家学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由于出身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杜甫这一生至死都是遵循着儒家理想的。

  唐代是一个十分自由、包容的时代,儒释道三种思想在这个时代互相融合、渗透。所以很多读书人既期盼着挥斥庙堂的荣耀,也享受着江湖归隐的闲适,如李白、王维、孟浩然等等。但杜甫却是不一样的,无论身在庙堂还是江湖,他心中始终都惦记着家国和黎民的。所以谈起杜甫,我们常常觉得他身上有着近乎圣人的厚重与博爱。

  小时候经常读到的那些杜甫的诗篇,总是在讲述自己、家庭、社会遭遇到的种种困境和不公。形容其诗歌风格,最常用的四个字便是“沉郁顿挫”。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杜甫永远只描写苦难,更不意味着充斥他诗篇的主题都是忧国忧民。“诗圣”的意义更在于,诗歌成为了杜甫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他而言,日常琐事,柴米油盐,皆可入诗。

  这是怎样一个概念呢?比如今天有很多文体,你找人借钱时写的是借据;发表演讲时写的是演讲稿;还有小说和散文,等等等等。但对杜甫而言,这些东西都可以写成诗。如杜甫在安史之乱后长年漂泊,一家老小居无定所,还经常饿肚子,有时候被迫无奈,他就写首诗给朋友,跟朋友借点米,好养家糊口。

  诗歌对于杜甫,基本已经成为了日记一样的东西,我们能从杜甫的诗集中发现很多不同题材、风格的作品。有闲逸的、有狂傲的、有可爱的、有悲沉的、有秀丽的。杜甫是什么人啊,他可是把中国律诗发展到登峰造极地步的人,对自己的要求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所以在他笔下,没有什么是用诗写不好的。

  在千年前的一个白露天,杜甫是怎样度过的呢: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杜甫离开成都草堂后,辗转漂泊到了夔州,住所几经迁改,但杜甫还是在那里置建了房屋和少量土地,并建造了果园、药圃,种植果树与药材。他的果园中有一片柑橘园。大历二年的白露时节,一大早他便例行纵马去视察果园。果园远远展开在诗人眼前,一路山崖上的树木随着马儿的奔跑快速向后退去。下马上船,驶入溪流,很快就到了对岸。诗人进入园林,凭几看游鱼戏水,策马回鞭时惊起了树上的飞鸟。

  此情此景,美得像沈从文《长河》里的描写的橘园,有生活的气息,也有远离尘嚣的安逸。古人说白露聚结在柑上,就意味着柑熟了。以“白露团甘子”这样口语化的句子为开篇,整首诗都弥漫着一种轻快的氛围,那是丰收的气息。

  读到“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时不禁莞尔,想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那个片段: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那时“浑欲不胜簪”的子美被一群手脚伶俐的孩子弄得无可奈何。此刻子美则担心着果园的小路实在太多,不免给偷果子的人提供了方便。三言两语,一个小心眼的老头儿形象跃然纸上。但我们知道,一个只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宁可“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人,又怎会真心在乎那几根茅草、那几只柑橘?

  两种情景下,诗人心境的悲与喜有着太大的差别。前者旨在以自己的无可奈何写尽天下黎民的无可奈何;而后者,不过是衬托自己喜悦之情的幽默手法罢了。

  这个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杜子美,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丰收而惬意的白露,也唤起了人类对秋天最原始的那层记忆:一年劳作的结束与收获。老舍在《四世同堂》中有一段关于北平秋天瓜果吃食的描写,读来令人垂涎三尺:

  在太平年月,街上的高摊与地摊,和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各种各样的葡萄,各种各样的梨,各种各样的苹果,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偏偏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好闻好吃的北平特有的葫芦形的大枣,清香甜脆的小白梨,象花红那样大的白海棠,还有只供闻香儿的海棠木瓜,与通体有金星的香槟子,再配上为拜月用的,贴着金纸条的枕形西瓜,与黄的红的鸡冠花,可就使人顾不得只去享口福,而是已经辨不清哪一种香味更好闻,哪一种颜色更好看,微微的有些醉意了……

(0)

相关推荐

  • 【夜听】《白露》唐代 杜甫

    白露 [唐]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诗词 译文 白露点点,凝结在柑橘上,清晨,我骑马 ...

  • 如何评价杜甫的诗句?有何特点?

    由于杜甫诗的富有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他的作品意境阔大,情感深沉,将抒情诗推向新的高峰,许多抒情诗的共同的特色,不只是写一己的哀愁,而是和政治和人民联系在一起.在艺术的造诣上,由于他的进步的思想,多难 ...

  • 他也曾是个莽撞少年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七岁能咏诗 九岁苦练字 妥妥的神童一枚 十四五岁 已经震动四野 远近闻名 有自序诗为证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斯文 ...

  • [唐诗]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关于作者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 ...

  • 郦波《唐诗十八讲》01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今天来讲一首沉郁顿挫的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六>,这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诗云: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首诗是首七言绝句.当然了,要读懂 ...

  • 解读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初春写桃花之诗,唐诗中不多见的阳光之气

    诗圣杜甫,太著名了,不多介绍,我们对他太了解,几乎懂得汉语,就听说过杜甫.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生给我们留下1500多首诗.小时聪明,但科考不得中,官场不得志,一生又遭遇战乱,年仅59岁,病 ...

  •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今韵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今韵 一君木子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唐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评析 这是小学生必背的一首古诗. <江 ...

  •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赏析

    一君木子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唐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评析 这是小学生必背的一首古诗.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是唐代大诗人杜少陵的组诗 ...

  • 杜甫组诗《江畔独步寻花》第六首楷书全文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 ...

  •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 可爱深红爱浅红?《白兔姐弟学古诗》之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白兔姐弟柔柔和跳跳跟随着大人在江边观花,白兔爸爸趁机教了他们大诗人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他们在这小路旁满是鲜花的地方,置身于该诗的意境之中,很容易就把诗记在心中了,所以他们随口可以说出: ...

  • 《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今天来讲一首与之相似的作品,沉郁顿挫的杜甫杜子美的<江畔独步寻花>其六.这也是大家耳熟能详 ...

  • 【书写经典】第89期,书写杜甫(唐)《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书写经典]第89期,书写杜甫(唐)<江畔独步寻花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本期参加书写者:郝乙.陈长水.党晓山.董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