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麻离青的串珠颗粒感高清图片,你见过吗?
元青花收藏文化苑
9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苏麻离青”最早被人们认识,是王世懋所著成书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的《窥天外乘》。书中写到:“宋时窑器以汝州为第一,而京师自置官窑次之。我朝则专设于浮梁县之景德镇。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鬃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至成化间,所烧尚五色炫烂,然而回青未有也。回青者,出外国。正德间,大珰镇云南得之……”
元代及明永乐、宣德时期青花瓷器的特点是:青料发色浓艳、蓝中带黑;纹饰中常伴有深入胎体的黑褐色大小不同且不均匀的斑点,用手抚摸有高低不平感觉,俗称“咬胎”的现象;釉色普遍发青色、青灰色,釉质肥润而多不清澈,釉面伴有鬃眼。
但到了明中晚期时,青花瓷器便不存在以上特点,发生较大区别。因此业内进行反证,称元代及永宣时期正是使用了“苏料”才出现了以上的特征。此种青料的化学成分中呈现“高铁低锰”的现象,与中科院用科学仪器分析这一时期的青花器上的青花用料,得出的结论是相同的。
在烧造出元青花之前,景德镇主要以烧造小件影青釉瓷器为主,多为实用器。而随着青花瓷器的烧造成功,大件器物数量开始增多。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烧造影青釉瓷器的胎泥在硬度上无法支撑烧造青花瓷所需的硬度,于是开发并使用了新的泥料配方,称为“二元配方”。两种瓷土的结合,再加上胎体厚度增加,便可烧造出相对大的器物。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