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自己变成自己厌恶的自己

不让自己变成自己厌恶的自己

作者:李广生

幸福是人生的终极命题。几乎每个人,穷尽一生思考和追求的就是幸福。有的人甚至为了获得幸福而以不幸为代价,虽难免陪了夫人又折兵的结局。

关于幸福,最让人纠结的问题有三:一是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个定义最丰富、最广泛、最有个性化的概念,有一万个人就有一万种幸福;二是幸福在哪里。它好像远在天边,可望而不可即,又好像近在眼前,伸手就能得到,好像在前方,需要我们勇往直前,又好像在后方,已被我们匆匆错过;三是如何获得幸福。通往幸福的道路像迷宫一样,有的路段摩肩接踵,有的路段人烟稀少,有的时候是阳关大道,有的时候是独木小桥,有的时候要跋山涉水,有的时候要独辟蹊径。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认为幸福的最大难题是对幸福的定义,在《幸福的难题》一文中我说:幸福的难题并不在于如何获得幸福,虽然很多人因此而苦恼,但更多的人所面对的更大的难题是——幸福是什么?一个人,如果不能对自己所追求的幸福进行清晰地描述的话,他或她极有可能过着一种被绑架的生活,绑架者也许是世俗的标准,也许是习惯的力量,也许别人的期许,也许是周围的目光。当然,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完全的自由之身,无论是谁,都或多或少的处于生活的羁绊之中,都活在别人的控制之下。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或她可以放弃对幸福的选择和追求。造物主把一个生命交到我们手里,也就把一份责任和使命交给了我们,我们首先要对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负责,才能肩负起在此基础上所要承担的责任。假如我们不能担负起让自己幸福的责任,那么我们对别人的承诺,基本上都是空头支票。所以,我们必须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的幸福是什么。

如今再看这些观点,我意识到自己没有解决一个根本性问题:人们为何对幸福有不同的定义?在众多的对幸福的诠释之中,是否存在一个超越了形式上的差异的幸福?对幸福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门显学,中外学者给出了很多答案,基本达成共识的是:幸福是需求得到满足的精神状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理论,他说: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会自觉转向高一层次的需求,循序渐进不会跳跃发展。这就意味着,幸福是动态的,随着需求而水涨船高。

幸福取决于需求,什么决定需求呢?答案是存在。你的存在状态决定了你的需求,你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就决定了你是否幸福。这样一来,对幸福的追问就变成了对自我的认知。

“我是谁?”据说古希腊特尔斐神庙前竖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镌刻着这句象征人类最高智慧的终极之问。人类智慧绝大部分用来认识世界,也许我们认为用自己的智慧根本无法解释自己,如同大力士也不能揪着头发把自己拎起来一样。但是,不能澄清对自己的认识,就不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无法有目的地获取幸福。因此,即便这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我们也要认真思考,并努力给出自己的解释,因为它事关幸福。

自我认知的模糊和混乱是导致幸福感缺失的重要原因,妄自菲薄、好高骛远、过于自卑或过于自信,其实都不能得到幸福。哪里有什么幸福,不过是正确认识自己。你如何定义自己,就是如何定义幸福。你把自己定义为母亲,你的幸福就是婴儿甜美的微笑;你把自己定义为科学家,你的幸福就在实验室;你把自己定义为运动员,你的幸福就是夺冠;你把自己定义为歌手,你的幸福就在舞台。你是一名教师,你的幸福在哪里?如果你不能正确定义自己,那你很难得到幸福。

认识自己并不意味着有一个独立的、概念化的自己存在。你的大脑里没有一个小小的指挥部,里面藏着一个真实的自己。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此处的自己和彼处的自己,对学生和颜悦色的自己和对学生大发雷霆的自己,哪一个是真实的自己?其实都是真实的自己,只不过有的是你喜欢的自己,有的是你讨厌的自己。你可以定义自己,还可以选择让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自己。你认识自己的过程就是创造自己的过程。

不让自己变成自己厌恶的自己,你就拿到了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但并不意味着你就打开了幸福之门。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