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女儿趴在桌子上吃饭,妻子和她的对话是这样的:“果果,你坐好了吃饭。”(表情不友好,语气很生硬,她似乎觉得女儿应该懂得正确的坐姿)“他个子小够不着,你多大了还趴桌子上吃饭。再说了,他多大,你多大?”(这话的意思就是女儿很幼稚)有些父母可能会给孩子讲道理,比如“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趴下吃对腰椎不好”等等。“杨子墨同学,请你坐好了吃饭。”(语气一定要坚定而礼貌。)她故意使出她那股执拗劲儿,继续趴在桌子上吃饭,看我能把她如何。我知道,如果这时候我生气了,那意味着她激怒了我,我的情绪就被她掌控了。孩子很少能够令行禁止地掌控大人的行为,但是激怒家长她特别在行。如果我生气了,或者与她陷入无休止的争论,那她就得逞了。我这样做:停止吃饭,用眼睛镇定地盯着她吃饭,直到她端正坐姿为止。如果她坚持没有坐起来,我会盯着她,直到她吃完饭。这种情况没有发生过,因为在别人的注视下吃饭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她会感受到一种持续的压力,如果她坐起来了,压力就消除了。一般情况下,尽管不情愿,但她很快会坐好。下一次如果还出现这个问题,我只需要提醒一下就OK了,后面这一段无声对抗基本不会出现。因为她也知道,后面那种让人极其不舒服的注视是她无法躲过的。趴着吃饭,是零容忍的。1、叫“杨子墨同学”,而不是叫“果果”,是给她一个身份上的提醒,同时是一种尊重。叫小名意味着你很爱她,可以容忍她。2、孩子拿弟弟妹妹说事儿,或者问为什么她不能这样做,她的目的不是让你给她一个解释,而是让你屈服于她。所以这条路要及时掐断。这个时候讲任何道理都会演变成一场无休止的争执,因为她什么道理都明白。3、如果她已经不高兴,讲任何道理只能使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大人娃娃都一样。当妻子和女儿争吵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妻子的智商会变得非常低。一段激烈的争辩过后,妻子语塞,然后行使家长强权获得形式上的胜利。更多的时候,会以孩子的完胜而收场。4、孩子有时候会说我“不公平”,“不守信誉”,用这些价值观来压我,在这个时候我会承认她的话。“对,不公平,不守信誉。”这样她就无话可说了。公平不公平,守不守信誉,是需要在一个人生过程中的重大事情上考量的,而不是每件生活琐事都要做价值观论证。孩子很聪明,她知道你很在乎自己的人格和形象,所以用这个威胁你,让你颜面扫地。其实,她每次都用这个“帽子”来扣你,这本身说明她认可你是一个公正、守信的人。5、当她学会了正确的吃饭姿势后,你让她趴下吃她也不会那样做了。所以,先做到,然后再讲道理。
另外一种做法就比较愉快了。孩子之所以要趴下吃饭,是一种自然动作,就像我们看电脑的姿势一样,慢慢地就弓腰了。她并不知道一个错误的姿势给别人带来的感受,所以,我会这样做:
全家人都学着她的样子,趴在桌子上吃饭。样子要多傻有多傻,比如像弟弟那样,把饭糊在脸上,洒在桌上。
然后,她会以太恶心为由,端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