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见面的授课老师

与人聊天,偶有听说“因为某某老师而喜欢上一门课”或者“因为讨厌某某老师而对一门课失去兴趣”。前者是幸运的,后者是不幸的,特别是耽误了在某方面的天赋更让人惋惜。就我个人的体验,倒不至于说教师的个人特质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不过,当我回想对一门课程的记忆时,任课老师的形象自然也会伴随出现。老师的人格特性似乎为无感情的课程知识穿上一层薄薄的外衣。

上下届学生经常有一些关于任课老师的交流。学长可能把个人对老师的印象告知下一届学生,即将上课的低年级学生似乎也想尽早地摸清老师的脾性,这样好对师生互动以及课程学习有个准备。我记得自己读初中时,听一些高年级学生说音乐老师是一个有点做作、懦弱的人,在男女关系有一些不好听的传言,早早地就给我描绘了一个不招人喜欢的形象。所以,当我第一次去上音乐课的时候,就带上了某种冷漠和怀疑的古怪情绪,合唱的时候也不会卖力气。那位老师也似乎感受到了学生对他的怀疑,并没有表现出一个音乐老师对音乐的激情。而在自己懂事之后才意识到,那是位好老师,只是人家形象比较帅,打扮也前卫时尚,斯文而有才,自然会吸引一些女孩子们的注意,一些坏小子们起了嫉妒心,就制造出些流言蜚语。
遗憾的是,一门本可以很精彩的课,因为一些错误的印象和误会,稀里糊涂地混过去了。
我有时会收到学生这样的反馈:“听学长说杨老师对学生非常严厉,不过通过一个学期的相处发现,其实老师也是一个爱开玩笑并且很好交流的人。”开始我不以为然,觉得日久见人心也不错。不过今天发现,一个不恰当的形象描绘可能导致课程效率低下,从而不利于让实现课程目标。特别是在课程初期,相互之间的揣测与试探可能会降低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如果一开始就可以全情投入,为什么要选择慢热?对于那些短期课程,老师是没有机会呈现一个完整的自我的,学生对老师的印象放在其次,但是如果因为老师的个人形象而对课程留下不好的印象,那就很不好了。
先入为主的印象,是一种在心理学中被称作“图式”(schemas)的东西。它是一种心理结构,借助它,人们可以对各种关于社会性世界的知识和信息进行组织;它对我们的所识、所思和所记都有影响。尽管一些人会否认自己被自己“预想的老师”影响到课程学习,但实际上还是影响到了,因为“图式”是在无意识中、无意图也无需努力控制的情况下自动发挥作用的。就如同我们要见一位陌生的朋友,我们会预先知道一些关于他的信息,诸如年龄、职业、学历、收入、外貌形象甚至穿着习惯等等,然后快速把他进行归类,这样在初次见面的时候我们就知道用哪一种交流策略了,进一步会选择什么样的交往方式。图式大多数时候是正确的,也是高效的。倘若我们对每一个人的观察都要像找终身伴侣那样细细致入微,那人将不堪重负。每一种文化中都有一些人格的模板(内隐人格理论),即确定了一个人格类型,那么与之相关的一组人格特质就会组合在一起。比如我们说一个人“世故”,就是指这个人在尘世中摸爬滚打、精于处世之道、顾念家人、具有很强的社交能力,并且沉默自制。对一个未曾见过,或者不了解的人来说,只言片语的描述可能就是预想的全部。
图式还会导致一种“自证预言”的情况,指的是对某个人的图式或期待会影响我们对他行为的行为表现,这使得此人一直像我们期待中的那样行动。比如我觉得他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就会不自觉得从对方的行为中寻找佐证自己的判断的线索。一旦出现与图式吻合的情况,我么你会说:“哦,果然如此。”,”你看,我说的没错吧。”再加上事先预备的应对策略,使得对方也以同样的方式回应自己,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一个人的形象很可能彻底被固化了。“头大脖颈细越看越生气”,当然,情人眼里也会出西施啦。
社会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实验(Harold Kelley,1950)。某大学一些来自不同系的学生被告知,当天将由一位客座讲师代课。为了制造关于这位客座讲师的图式,Kelley告诉学生说,经济系很想知道不同班级对不同老师的反应差别有多大,学生会在老师来到之前收到一份老师的简要自我介绍,其中包括老师的年龄、背景、教学经验及其人格特点。其中一个版本中写道:“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非常热忱、勤奋、严格、实际且果断。”另一种版本中,除了将“热忱”改成“冷酷”之外,其余完全相同。这些人格描写随机发给学生。
然后,客座老师进行了一场20分钟的课堂讨论,接着,学生就对他的印象进行等级评定。结果,那些预期他是一位热忱教师的学生,比那些认为他是冷酷老师的学生,给予的评价要高很多,即使他们见到的是同一位教师的相同表现。预期他是一位热忱老师的学生更可能会提出问题并参与课堂讨论。看来,在开课之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图式还是不容忽视的。
迫于疫情限制,开学老师们要通过网络授课了。网课虽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制作网课对我来讲还是头一次。我在填写教师自我介绍那一栏时就格外注意, 因为仅仅是一个词语的变化,或者照片风格,就影响到师生互动的水平和学生对老师的印象评级。(如果学生能看到的话)。既然这门课程鼓励畅所欲言的讨论,那一种真诚、透明和值得信任的形象就更为重要。看看以下哪个版本最有利于课程讨论?
版本1:“一个高级讲师,有着丰富的授课经验。在教育学生方面有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和方法论,在杂志上发表了××篇论文。曾经受到××表彰,获得××称号。”
版本2:“一个不可救药的完美主义者,非常注重细节。理性,即使是一些比较小的决定也会慎重考虑。喜欢独立思考,对日常事物的结构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他保持专注的时候,容不得别人的打扰。”
版本3:“真实,但有时因一根筋的诚实而招人厌烦;热心,经常主动伸出援手,但有时因帮助他人而不能自拔;有同情心,但有时因过度怜悯而让自己情绪不佳;多元,喜欢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包括婴幼儿。江湖人称“教授”,实际上是个讲师,理想是当一个木匠。”
你觉得哪一个版本更能激发学生的讨论呢?我选择最后一个,这里塑造了一个有缺点,又很好接触的形象。如果不说是老师,看上去有点像一个学生的样子。当然前两个描述也是真的,第一个适合去做报告,第二个很适合工程类的课程。一门课程的教学大纲里经常会用这样的句式:“通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品质”,如果一门技术学习可以塑造人的话,那一直钻研于此的老师一定具备这样的品质吧!每个人都不止一面,“热忱”和“冷酷”完全可以是一个教师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所以在自我介绍的时候,一定要呈现与课程目标、要求匹配的那一面,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建立对课程的正确预期。
年龄越小,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老师几乎就是一门课程的代言人。很难想象,数学老师总是凶巴巴的,学生还会对数学产生什么兴趣。成人以后,我们知道老师不能和一门课程画等号,但这属于控制性的社会认知。“克服”先入为主的偏见,是一种需要用自由意志付诸努力的思维。对大多数人而言,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和需要去评价老师,所以也不需要为课程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动脑筋,那么他很有可能顺应了最省力的无意识判断——图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