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科杯”城市花园景观设计一等奖 | 景观竞赛作品


/ 作者介绍 /
我们是苏州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专业2018级和2019级的学生,这个作品在“园科杯”城市花园景观设计竞赛中荣获一等奖,由于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改造设计且竞赛期间作业繁多,其中难免有很多欠佳的地方,分享于此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学习。
/ 竞赛背景 /
城市花园指城市高密度中心区内呈斑块状分布的小型公共空间,一般建设在功能不明确的闲置地或过渡地带中,常以多种类型广泛分布,如儿童园、婚庆园、康养园、学习园、运动健身园,中式、欧式、日式、东南亚式花园,自然式、规则式花园等,功能多样,风格鲜明,形式不一,为市民提供着文化、艺术、美丽、温馨、体贴的美好生活空间。
由于具有面积小、选址灵活、使用率高、方便可达等特点,城市花园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开始大量兴建,但通常资金与时间投入较多而综合效益低,如何效率化、经济化、生态化城市花园景观建设值得深入思考。同时,为丰富提升景观效果,增加空间功能,需要探究科技化景观手段,融合运用智能设施,使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活化碎片空间,激发城市活力。
/ 竞赛主题 /
本次竞赛由园科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举办,以城市花园为设计对象,使其景观功能生活化、景观主题鲜明化、景观内容智能化、景观设计模块化,满足科学快速组装理念,保证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建设。现面向风景园林专业本科生、研究生进行景观设计作品征集。
/ 竞赛内容 /
01 设计要求
主题风格鲜明,突出生活化、科技化、经济化、效率化、模块化、生态化等设计理念,能够进行科学快速的建造组装。
02 场地自主选择,面积、形状不限
参赛者可以根据城市花园相关概念,任选一处城市公共绿色空间,结合其周边土地利用性质,进行空间挖掘,完成景观设计构思。
03 成果要求
每项作品需提交 1 幅A1 大小图纸,含必要的设计图和说明文字,组合于图面之中。图纸内选取比例合适的平面图、剖面图、透视图,及其他必要的设计内容及分析图。
/ 竞赛设计 /

01 前期分析
①选址
苏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历史,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观前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东起临顿路(醋坊桥),西至人民路,主街全长780米,因古寺玄妙观而得名。
观前街运用“儒道互补”的原理,以玄妙观为核心,在与北局广场相对应处的宫巷东侧,增设一摊贩市场配合玄妙观广场,形成三点式对称布局。观前街的建筑体量小,形成了低矮的建筑轮廓线,建筑色彩以黑、白、灰为主。观前街主街分布着购物商场和老字号商店,餐饮业主要集中在太监弄一带,娱乐休闲场所主要集中在乔司空巷一带。
选择观前街,原因一是观前街现存空间类型丰富、具有多种面积不大且较为分散的功能型空间,可展示城市花园的多种应用形式并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功能需求,原因二是其为苏州的特色名片,人流量大,但却存在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区域活力有待提高。
观前街卫星地图
②历史分析
③现状分析
02 设计说明
本方案探讨了方块装置应用于不同空间的x种可能,针对场地现有的不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充分利用了装置来满足观前街不同区域所需的不同功能。本方案选择了四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小场地,使其具有普适性。
03 空间选取与分析
①入口空间
场地位于观前街入口,是一个紧贴墙壁的矩形空间。墙体上标志着醒目的“观前街一号”几个字以示为观前街入口。场地的空白导致激活率低,冷清的入口空间与热闹的观前街形成反差。由于没有鲜明的特色,该入口无法从第一印象吸引行人、提升人气。
于是,我们将改造的方向定位:
I.提示街道内容;
II.新颖而具备观赏性;
III.能聚集人气,吸引行人兴趣。
我们希望入口空间既能提示观前街也能突出方块模块景观的改造,故将观前街地图抽象成方块形式,分别用黄色方块、紫色方块、突出的荧光粉方块和绿色方块代表道路、建筑、改造后区域和古迹玄妙观、玄妙观对面的古树。
然后将方块立体化,形成高低错落的效果,并在尺度以及围合方向上满足各年龄阶段的游人——可行、可爬、可坐、可躺、可聚集、可独处,让行人拥有作为巨人穿梭在街道的游戏般的体验。最后将其从中折叠成90°,垂直一面紧贴墙壁并露出保留的 “观前街一号”几个字。接近十米高的垂直景观达到了醒目的目的,方块的组织方式提示了行人方块模块的景观节点,地图的形式激发起行人寻宝的乐趣。
②转角空间
转角空间位于观前街主街旁,原先设置了几个组合式的露天座椅,因为缺少亮点和互动性,此场地的使用率很低,故想通过改造来恢复这个地方的活力。
改造时使用的基本体块为设计主题中的主要形体——立方体,以边边相接、面面相接等方式排列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小空间。并且不同的体块用挖空、改变外立面材质等手法丰富了光阴和体块实际的用途。
本次改造基于原有的问题,通过简单体块的变幻表现以实现恢复场地活力的目的:
I.缺少亮点:The X,意思就是用人们意想不到的方式进行改造。通过鲜艳的颜色和不同的材质,让组合体的外观在原本较古朴的场地中跳脱出来。其中,有些材质能反射太阳的光线,产生不同的光影效果,可以抓住行人的眼球。同时,在里面设置摆放许多小植物,也会吸引一些对此好奇的人过来。
II.缺少互动性:在组合体中放置植物,并设置可以取水的水池,人们可以扫码查看植物的生长状况并且在指定地点取得植物所需的水和养分,从而参与互动式的种植。
III.雨天的使用问题:组合体中有一个空间可以供人躲雨,根据疫情防控的需求,人不宜过多聚集,因此一个组合体只能让一到两个人进入,但组合体共有六个,因此这个场地容纳许多人的同时又不过多聚集。
③广场空间
首先选取这块场地原因有三:
I.   广场是一个人流密度较高、功能性较强的的开放空间,在观前街中,广场充当着重要的作用。
II.原来的广场较为密闭,且没有清晰的功能分区,游客稀少,十分冷清。
III.作为一条吸引许多游客和当地居民的观前街中的广场,它不够美观也不够有吸引力。
经过分析与思考后,我们决定丰富它的功能、美化形式,最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提升其活力。考虑到使用人群、交通等方面,再加上我们整个的模块化设计,我们拟定了这个广场“升降”的主题,通过将场地分割为一个个模块,对整个地形进行垂直方向的升降,来达到想要营造的围合、集市、照明、休憩、娱乐、冥想等等各种功能。
同时用正方体块的模块在场地上随机放置了不同围合形式的“盒子”,让人们有自由的发挥空间。漂浮的方块“孔明灯”更是吸引人的眼球,让人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想要来一探究竟。
在模块化的概念下,我们设计出了一个不仅仅只是满足了基本功能的广场,它更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同时也具有特色,让人们到这来能够记住这儿。
④巷道空间:
简介:巷道空间为狭长型,长约60米,宽仅8米。这个小场地在观前街其实并不少见,它们要么被用来作为一些冷清的小店铺,要么就被闲置,死气沉沉。为了焕发其缝隙空间的活力,我们以我们的模块化主题为背景,在保留了其通行功能的前提下,将其打造成一个多功能的趣味小空间。
由于其太过狭窄,我们不再保留旁边的人行小道,直接将装置做到路边,使其横向成为能够连接两侧店铺之间的通道,竖向成为行人通过的小路。并且在此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模块化装置带给游人的部分快乐。
路线分析
功能介绍:由于其特殊的狭长型,我们增加了其竖向上的高差,并且将其分为四个小的节点,使其同时具有生态性、休闲性、娱乐性与通行性。
生态性:我们在此场地周围安排种植了一些小型植物,小幅度的遮挡了这块场地,增加了一些神秘感,吸引人群走近、也走进这个通道。
通行性:这块小场地作为连接两个街道的节点,其必然具有最基本的功能,为通行性。横向连接街两边的商铺,纵向连接两条主街道。
休闲性:竖向增加的高度,不仅是视觉上作为一些起伏的冲击,也在适当的位置充当了一些座椅。长达60米的小街道,也变成了人们一个休憩的小地点。
/ 设计再思考 /
总体来说,我们此次竞赛设计进展的比较顺利。虽然我们在前期调研、设计入手时花了不少时间,但在找到设计的突破口后我们立马进入了状态,分工明确,以较高的效率兼顾了竞赛与其他繁忙的课程作业,最终不仅取得了满意的成绩更得到了专业上的提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