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探古】宁海的祠堂建筑与文化

全文约2万字

细读涨知识约30分钟

第 11 期

从半坡遗址以大房子为中心的布局规模,就能找到最早的祠堂雏形,又在殷墟遗址考古中,就已发现宗庙遗迹。“祠堂”一词始于汉代,但当时指的是墓祠。自南宋朱熹著“家礼”,立祠堂之制,始称家庙为祠堂。明嘉靖时“许民间立庙”,此后,宗祠遍天下。

在宁海县,基本上每一大姓都建有祠堂。祠堂本来目的是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孔子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春祀秋赏,千年血食留斋;左昭右穆,历世音容如在”,却还有男权、夫权、族权和神权的体现。每个宗族都修有宗谱,制订族规,承接祖训,凡族人违反族规礼仪,族长有权给以处罚,直至逐出宗祠。它是旧时族内的道德法庭,是族人血脉汇聚的社交场所,是族人盘根错节的根系,宗祠,它承载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每年清明,族人汇集于此,然后去祭太公祖墓,每人还可分得些许胙肉。每当国家危难之时,丁壮们会集结于此,听从族长的号令,为抵御外侮,保卫家园,舍生忘死地奔赴战场。有的祠堂还附设有义塾或书院,历代族人在此接受文化启蒙教育。教书先生的修脯、村内演酬神戏或施救落难之人的费用,由族内公田开支。

01

城内宗祠的踪迹

如今,宁海城关已找不到一座祠堂,而在农村却随处可见。这不只是在改革开放中拆除,更多的在建国后就陆续移作它用,继后坍塌、拆除。因城区发展较快,地皮比较紧张,就在旧址上重建民居或行政事业、商业性用房,使四十座宗祠荡然无存。现将旧时城内的宗祠,根据《宁海城乡建设志》罗列如下:

东门:卢氏宗祠,白石头井旁,洪武二十一年(1402),桑洲卢原质一甲三名(探花)及第,有一支迁居城内建祠,后作民居。王氏宗祠(塘心王),原位于一善巷口,曾作丝厂用房。袁氏宗祠,原在东大街东首,正厅曾为东方村办厂厂房。黄氏宗祠,原东大街104号。正厅曾为东方村农舍。杨氏宗祠,原东大街98号,拆建为住宅。叶氏宗祠,原在南蔡家巷,拆建为住宅。龚氏宗祠,原在八角楼巷,拆建为白石村民宅。潘氏宗祠,原在健康路,拆建为民宅。金氏宗祠,在北蔡家巷,后改建为杨柳村办公室。

西门:杨氏宗祠,市门头巷,改建为饮服公司用房。马氏宗祠,市门头巷,拆建为城关信用社。周氏宗祠,市门头巷,拆建为城关信用社。吴氏宗祠,后街,拆建为建设银行用房。赵氏宗祠,西大街,拆建为五星电影院。童氏宗祠,西大街,拆建为民宅。郑氏宗祠,西大街,拆建为民宅。王氏宗祠(槐里王),后街,拆建为西门村办厂。程氏宗祠,将军路,拆建为城关医院用房。沈氏宗祠,西大街,拆建为民宅。刘氏宗祠,柔石路,改建为民宅。徐氏宗祠,登台路,拆建为民宅。林氏宗祠,登台路,拆建为民宅。

南门:邬氏宗祠,下叶巷,改建为民宅。吕氏宗祠,桃源南路,拆建为二轻招待所。赵氏宗祠,桃源南路,拆建为供销大楼。孔氏宗祠,上金竹岭巷,拆建为房管会公房。柴氏宗祠,桃源南路,拆建为宁海剧院。陈氏宗祠,桃源南路,拆建为宁海电影院。应氏宗祠,环南中路,拆建为建设银行。薛氏宗祠,环南中路,拆建为南门市场。

北门:顾氏宗祠,水角凌路,改建为住宅。水氏宗祠,水角凌路,正厅二间改为住宅。储氏宗祠,水角凌路,拆建为北湖晒场、仓库。赵氏宗祠,县后巷,作县圃村仓库。项氏宗祠,水角凌路,正厅三间作调剂商店用房。章氏宗祠,县后巷,拆建为县圃村晒场、农舍。钱氏宗祠,县后巷,改建为房管处。方氏宗祠,县后巷,改建为房管处。鲍氏宗祠,县后巷,改建为教学仪器厂。王氏宗祠(石柱王氏),二亩园路,正厅改为北山村农舍。

街中心:朱氏宗祠,大米巷,拆建为城关镇财税所。

01

乡镇宗祠选例

(1)卢氏宗祠,坐落在桑州田洋卢村东面,建于清雍正年间。坐北朝南,台门左右各有三道马头墙,两旁分立旗杆。入台门有前天井,天井之后有三洞仪门,接着为戏台,戏台前有工字廊接正厅。正厅面阔三间,东西有二层楼厢房。屋柱、抬梁的直径为50-60厘米,柱额雕有鸟兽,脊饰为动物堆塑。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该村历史上出过八位进士,宋时还出过兵部尚书和驸马。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卢原质廷试登甲三名,朱元璋钦点“探花”,系宁海功名之最。由此按探花规格建祠,卢氏宗祠又称“探花祠”。  

(2)岙胡胡氏宗祠:岙胡胡氏于明初〔1393-1457〕建村于项岙,后易名岙胡。嘉庆二年〔1854〕建祠,咸丰四年前厅3间为楼房5间。上世纪20年代,改建戏台和工字廊,增设藻井3个。于2006年5月25日古戏台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胡氏宗祠,又名为“积庆堂”。朝西偏北,仪门筑以围墙。戏台内额枋正中挂《飞云驻》小匾一块,上台门挂《来兮》,下台门挂《归去》。柱联为“一方平台演尽古今风流,数尺之基走遍天南地北”。原有牛腿,今无存。

积庆堂不但以刻工精美华丽而著称,最大特色更以三连贯藻井而闻名。

岙胡胡氏宗祠三连贯藻井

胡氏宗祠内的彩绘按原貌保存,有许多的戏曲故事,如前廊绘有“鲍金花打擂”“姜太公卖粉” “黄飞虎反五关” “通天河”“双龙会”“金沙滩”“木牛流马”“诸葛亮送徐庶”“狄青与韩探花比武”;戏台梁枋上,左边绘“刘关张赵”,右边绘“孙周鲁吕”“八仙钓蟾”“百犬同槽”“比干取心”“回荆州”“姜太公烧琵琶精” “纣王宠妲己”。工字廊左枋上绘“伐子都”“曹操宛城遇张秀”;正厅绘“关公关平周仓”“诸葛亮、张飞、黄忠”。

(3)前童大宗祠:位于石镜山路,建于明洪武十八年(1395),由童贤母率子伯礼、伯谦等四兄弟所建,明儒方孝孺参加设计。有明代建筑的规范,雀替为卧蚕形,梁架上几处见枫拱。据《塔山童氏宗谱》载,明初大儒方孝孺先生曾题铭此祠为“谨节”,故原称“谨节堂”。大宗祠台门口前有两副石制旗杆夹,一于康熙庚子年为童历亭竖;一于嘉庆年间为童梅亭竖。前者中举人,后者举贡生。各高1.82米,宽0.56米,厚0.18米,原旗杆与旗斗不存,今重修。旗杆夹石每面都镌刻有松鹤鹿图文,意为“鹤鹿同春”,是早期的吉祥图案。宗祠为一座典型的封闭式宗法建筑,墙体为错缝摇斗到顶。

前童童氏大宗祠

正厅通面宽13.5米,通进深8.4米,三间二弄。厅内立有一块道光三年(1823)的“祖训碑”,委额,高2.1米,宽0.57米,厚0.12米。后出土一块“圣旨碑”,委额,碑额上有高浮雕双龙。

关于宗祠的各部位,还有一些遗闻轶事。原来的正厅坐落在更南边,而戏台的位置却在现天井中间。东西发阁位置未变。约在民国三十年代,前童村因人口增多,宗祠的空间显得狭窄,故决定将正厅向北移约二十来米。移屋那天,全村男壮丁都集中到祠堂内,举行仪式后,再掀去正厅屋顶上的瓦片,大家抬着32根柱子,由族长喊号子,齐崭崭地迈着脚步,把正厅向北移。宗祠戏台从明代开始, 演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忠烈的故事。上演的多为京戏,也演平调。舞台上的忠臣良将的豪情侠义,影响着世世代代的前童人,为增强宗族的凝聚力起过很大的作用。但戏台立在当中,也影响了祭祀、看戏等群众性的集会。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村里决定将它拆掉,向前推移6米,重建戏台。拆掉的老戏台原先是戗角起翘、歇山顶,上有罗旋式叠涩藻井,用八柱,分内外二槽。戏班子到此,都感到戏很难做,因这里的柱子比其它地方戏台要多。其实,这是明代戏台的一种建筑风格。老戏台拆掉后,村里马上决定重建新戏台,柱脚与及楞木还是从逆水兜上砍来的,那时的大树已有好几抱大,现存的戏台就是那时建造的。戏台建好后,请县平调剧团来开台,演出《姣姣斩独角龙》。

两廊发阁也是明代建筑,东边发阁于民国年间修理,西边近年按原样重建。正厅挂有数块木匾,其中有:《赉我思成》,康熙岁次癸未桂月之吉,甬东仇兆鳌题,上钤两方印。裔孙履祥,佳梁敬立。据传,此匾是为纪念方孝孺而制作的。匾义可释为:是他的帮助和资助,使我们获得成功,我们不要忘记他,要思念他。《世德作求》,清乾隆四年〔1739〕,博学鸿词翰林院大学士齐召南题。出自《诗·大雅·下武》,原是歌颂周武王的“王配于京,世德作求”,译文:把祖宗的德行作为人生的追求目标。《进士》,光绪庚寅恩科钦赐一甲第三名恩赏国子监司业衔裔孙瑞丰。《派祖高阳》,大江以南初无二童。据仰韩《童氏宗谱》,童氏发源于高阳,世居于雁门,故称高阳为童氏发源地。

大宗祠正厅内的32个圆柱,似乎有着全族一盘棋的寓意,而全村大小宗祠也恰是32所。历史上曾有过许多次的祭祀集会和重大事件的集结。从明洪武十八年至1995年,前童共七次修谱,每次关谱都集结于此。明代到清代的“钩军案”“方党案”,也在此聚议大事。同治年间太平军借路,也在这里谈判。

除了大宗祠之外,前童还有31座小祠堂。明正德年间,由童濠(继乐)修建了杨柳洪砩,灌溉大片田地,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使前童人生活逐渐富裕,人口增多。为此各房纷纷建立支祠,共有31座:俨思祠、司牧祠、追远祠、世德祠、仁本祠、永思祠、著存祠、崇本祠、思成祠、赉思祠、其新祠、崇礼祠、善继祠、德磬祠、报德祠、爱日堂、维则祠、裕后祠、德盛祠、栅下祠、孝二公祠等。此外还有祭祀忠烈的方公祠、六义士祠、孝女祠,凭吊孤魂野鬼的孤魂祠等。如今上述小祠大多废圮,上世纪八十年代尚存6座。

(4)潘家岙潘氏宗祠:潘家岙原称文岙,潘氏宗祠就位于该村中部,建祠距今已二百二十年。于2006年5月25日古戏台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潘家岙潘氏宗祠

宗祠坐东朝西,沿中轴线,依次为台门、戏台、天井、正厅。台门面阔5间,设3门,余塞板为石槛壁,大小卷棚。明间檐柱用狮子牛腿,北次间边柱饰和合二仙,南次间边柱饰刘海戏蟾。月梁刻作龙凤及戏剧战斗故事。用瓜楞形柱础。重檐歇山顶。

戏台四柱方形,围以工字格栏杆。工字廊一间,纵向,小歇山顶。三面额枋无平板枋,藻井一个,呈八角形,戏台与工字廊额枋上原有多幅“三国演义”戏剧故事彩画,现依稀可辨。

两厢各2间2弄,单檐二层硬山顶。

正厅面阔三间,设一新龛,内立“文岙始祖”扑额牌位,春秋奉祭。

(5)孙氏宗祠:唐广德元年〔763〕,浙东统兵防御孙功裴因平袁瑛乱而疾卒,其子奔丧而迁居樟林〔即樟树村〕。后于宅西俞家故址建祖祠五间,建时不详。乾隆三十九年议迁宗祠,于乾隆四十年〔1776〕选址显佑庙前,建九架堂屋七间。乾隆四十五年〔1781〕建横厢、前厅及仪门。乾隆五十四年,在祠前砌堪。上世纪1956年,“八一台灾”,海浪裹挟大船撞毁台门及两厢,灾后重建两厢。2002年重建台门,并进行全面维修。

宗祠东为村道,南为铁江,西为村道,北为显佑庙。台门五间,2002年修复。戏台与工字廊梁架连结一体,内顶共有藻井3个,俗称“三连贯鸡笼顶”。正厅面阔7间,进深4间,单檐硬山顶,抬梁穿斗混合结构。

2003年3月28日,县文物办公布戏台藻井为县文物保护点;2003年列为3级旅游资源单体。

(6)邬氏宗祠:明正统八年,邬成童输粟二千石助赈,旌为义民。子邬宗斌〔1397-?〕相继输粟,并旌为义民,后由璜溪口析居义门。其孙邬永正倡修邑庙,世称“义门”。现存义门宗祠始建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竣工于道光七年〔1837〕年,前后历时六十年。

义门邬氏宗祠(火灾前的旧照)

义门宗祠坐东朝西,由西向东,沿中轴线依次为门楼、前天井〔包括泮池〕、前厅、戏台、后天井、正厅。全长为59.6米,宽24.47米。

原有门楼3间,嵌立“旌表义门”石匾一方,清道光年间(1821-1850),由乾隆奉邑进士孙仕林书丹,孙为安徽知县,与太公善。两旁为花坛。后因办轧米厂,改建成平房7间,上世纪八十年代,县文物普查组发现“义门”石碑移用为该祠窗顶石枋,当即叫村民卸下保存。门柱上有铭联,字迹漫漶,依稀可见:“恩葆自苛铭金级■■,惠传于今衍第福此■。”

前院有泮池一口,池上架设东西走向圜桥一座。前院两厢为单檐二层楼房,面阔5间1弄,村民呼为“苏州楼”,明显异于祠内其它建筑,有着园林建筑的风格。苏州楼粉墙薄壁,屋架狭窄,造型灵巧,用小方柱,花篮柱础。

前厅,俗称官厅,单檐硬山顶,面阔7间,左右各立马头墙,分二级。正中3间,前后透空,无槛墙。明间设柱头科,额枋上施平板枋,置平身科4攒,两次间各为2攒;角柱上为丁头牌科,半攒。檐廊为轩顶,檐柱与金柱之间用穿插枋,枋上无平板枋。各施刻花坐斗2个。拱心置正心枋,刻作成雀替状,承托轩顶枋。

戏台为歇山顶,正脊左右用亮花筒,上堆塑一圆盘,盘上插有一锥形铁棒,高约0.5米。除有与天界神灵相通的含义外,可能还起到避免雷击的作用。垂脊完整,岔脊上神人、海马等雕塑无存。山面上用博风板与山花。三面屋脊用飞椽,以增其高度。戏台四面额枋均铺平板枋,上各安平身科4攒,各出3跳。上层用一道正心枋,一道挑檐枋。角科呈翼状,正中出一昂。两翼各出6道斜昂,各安由昂二道,以承托老角梁与挑檐枋。

藻井用八卦阶梯式叠涩而上,犹如盘香,层层收缩。共分12层,每层阳马相连,刻作成龙形,共16条,8条至顶,与明镜相交,明镜中彩绘太极图。

后院南厢有马头墙,分二级,北厢马头墙无存。两厢各3间2弄,均为单檐硬山顶。有柱头科,雀替呈蚕形。

正厅面阔6开间,通进深10.5米。抬梁穿斗混合结构,明间次间各用抬梁,随梁枋上各用内架科,各安2个云头花结夹堂板。抬梁上用狮头形坐斗3个,中坐斗用童柱,其上再用宽厚的月梁,上承脊檩及上金檩,落地柱4根。梢间用穿斗,6柱落地。檐柱与金柱之间用卷棚轩顶,穿插枋上刻作有历史戏曲故事,多反映出刀马人物的战斗埸面。丁头拱上刻作有松鼠偷葡萄纹;月梁上刻作有戏曲人物练武图。明间小额枋刻作4个大花结:蟠桃、丝瓜、豆荚、蟠桃。额枋花芽子上镂空刻作为凤穿牡丹等图。尾座上双面深雕刀马人物。

檐廊地坪比金柱后地坪低0.09米。檐柱础为花篮式,余皆为圆鼓形,下设顶柱石。(此文为大维修前的记录)

(7)王家宗祠:位于西店王家村。宋建炎迁宁海始祖王子华后裔所建,建祠时间不详。除后堂与原戏台等为清道光年间建造外,余皆留有明代的风格。

宗祠南向,台门为硬山重檐,左右设石库式大门二个。中立单门石牌坊一座。中设假门,堵塞不通。牌坊额坊上,前镌“宪台济美”四字,背刻“科甲传芳”字样。村中还有绣衣坊遗迹,因汉代称御史为绣衣直指,也称宪台,故称绣衣坊。这些坊表都是后人为王中立的。王中(1438-1508)字时中,自号梦卜子,宁海西店镇王家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登进士,官授南京河南道监察御史。王中益励清操,指不染尘。及年老多病去职,身边只有一老婢服侍。去世后,家人扶丧始过杭州,有人根本不相信他的清廉,特地借故揭其行囊查看,惟见敝衣书卷,别无余物,围观者叹道:“真天下穷官也。”

宪台坊中凿佛龛一个,浮雕坐像与云龙。东西二门门楣上刻饰镂空“双狮滚绣球”。东门门匾上题刻“敬思”二字,门联为“春烁通关怀霜露,水木长绵溯本源”。雀替上刻饰“和合二仙”。西门门匾上刻饰“仁本”二字,门联为“百代孝慈山仰止,万年支脉水流长。”二雀替为“刘海戏蟾”和“凤择高枝”。台门面阔5间。东厢5间,西厢4间,均为单檐双坡硬山顶。门口有三只石狮,母狮高1.46米,一只倒卧在地,不能扶起,有讲究。戏台藻井呈阶梯式,底部阳马出踩,雕作升龙状。戏台为圆形石柱,铭联:“听月窟清音返虚入浑,传梨园佳趣与古为新”。

正厅三间二弄,单檐硬山顶,抬梁穿斗结构,明间檐柱后地面上铺有金砖,俗称水磨砖,面积7.55×4.3米。

享堂〔后配殿〕面阔3间2弄,单檐硬山平房。东西次间两缝为穿斗结构,各4柱落地,明间为抬梁式。挂有重立之匾“三槐堂”“监察史”“瑞绍槐堂”。

(8)尤氏宗祠:峡山村距县城东北22公里,宗祠坐落在村中部。祠前原为海滩,建国后筑坝成旱地,并建村舍。明洪武十七年〔1384〕,尤本信自南田徙居峡山。此后于乾隆、道光都建过宗祠,后圮。民国十八年〔1929〕选址伴柱头,重建宗祠,号“云松堂”。

峡山尤氏宗祠

尤氏宗祠坐西朝东,沿中轴线,依次为台门、戏台、天井、正厅。仪门面阔7间,设3门,用乳钉门扇。檐下用网拱,明间9朵,余皆为6朵,出7踩。柱头前饰狮子牛腿,枋上有雕刻,用彩绘。第三跳连拱板上嵌立圆形字板,每板一字,楷书,左右连读为“长山缭绕接近峰,砥柱回滥在此中;最是渔村风景好,归帆箫鼓夕阳红。”明间篆体,成单句,连读为:“于穆清庙展也大成”。

戏台为歇山顶,额枋上各设四攒,内外拽各7踩。枋下有“松鼠偷葡萄”花芽子。藻井呈螺旋形递升,井中天花板上雕刻有“英雄独立图”。戏台枋头上各嵌立新刻圆雕“八仙”角神。角科由13组重叠由昂组成,成翼状。台正中挂匾“人鉴台”。台柱对联为“各有心肠终属存仁心者获福,同是面孔究竟涂花面者吃亏。”

厢房面阔各3间1弄。柱联有:“寒岁贞松寸心金石摩苍汉,疾风劲草大节冰霜倚碧天”“春祀秋赏尊万古圣贤礼乐,左昭右穆序一家世代风流”。

挂匾有康熙四十三年张邑候题写的“行隆孺慕”,指康熙年间峡山尤大虬赴岛救父之事。“孺慕之情”的出处是《礼记·檀弓下》:“孺慕”之“孺”,本指孺子,即幼童。“慕”是追思的意思。因此“孺慕”的原意是小孩哭悼追思死去的父母,后来用以指对父母的孝敬。又引申指对其他长者和对老师的思慕和怀念。“力雪父冤汤平海寇,顾亲思养峻谢朝尊”,此副对联也指此尤大虬的孝义忠烈之事。民国三十一年宁海县长题写的“彤管流芳”。彤管流芳,出自《诗经·静女》。彤管:杆身漆朱的笔,古代女史记事用。后多用“彤管流芳”指女子文墨之事,也有纪念母亲高风亮节之意。

(9)魏氏宗祠: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上虞清潭的魏道六行商至宁海薛岙,筑室而居,主要从事海运贸易,客死琉球国。魏氏后裔于清康熙八年〔1669〕建大堂3间,安妥先灵。道光年间扩建成5间。光绪十六年〔1890〕建台门、戏台、厢楼等,并按各房派负责施工,故风格各异。历年有修理,近年大门修理一次。于2006年5月25日古戏台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魏氏宗祠系封闭式宗法建筑。坐西朝东,平面布局沿中轴线依次为照壁、前天井、台门、戏台、内天井、正厅。实木拼合的门扇上各彩绘有程咬金、尉迟恭、裴元庆、罗成等门神。山墙裙肩上石刻有“马放南山”等。门对联为:“汾水龙门久传文教,清潭燕翼共感孝思。”副阶铺以石板,中门挂“魏氏宗祠”木匾一方。大门青石槛墙涤环板上各镂雕有戏曲故事及吉祥图案:东方朔偷桃、刘海戏蟾、八仙过海、凤凰朝仪等。

魏氏宗祠门神

厢房面阔3间1弄,单檐二层硬山顶。柱头各有垂花柱、雀替,槛墙为红石板构筑。二楼围栏南北有别。北为万字大花结,南为万字小花结,风格各异。这是因为修建时后舟,下洋两村各负责一半所致。包括大殿亦都如此,俗称“劈作做”。南厢墙角上刻有:“万物尽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北厢墙角刻“南极迎祥”石碑一块。

戏台为硬山顶,额枋头出跳,上安角神及凤穿牡丹等圆雕件。藻井圆形叠涩牛毛罗旋状,呈S形递升,似乎产生一种不可捉摸的神力。以一种旋风式的设计,既收到视觉上的美感,又起到扩音拢音的实际功效。内额正中挂一匾,上书:“可以观”。台后立屏风8扇,彩绘八仙故事,并书“月落乌啼霜满天……”诗句。

纵向工字廊一间,歇山顶,正脊牌珠顶塑“和合二仙”,两头堆塑吻兽。置八卦台阶式藻井1个,刻作16个龙凤阳马小坐斗,以重翘连接,八龙至明镜,八凤至第11层连拱板。

正厅面阔5间,单檐硬山顶,五花山墙 ,正脊之中饰一牌形宝珠顶。南梢间檐柱头牛腿刻“风送香辇”“凤穿牡丹”。明间正中二檐柱为倒挂狮子。北梢间为牛腿刻作“醉卧东风”“凤穿牡丹”。月梁抱梁头,呈云头状。各与檐,金两柱间的丁头拱上下衍接,组成一个弧形大板雕刻件。上刻“空城计”“华容道”“煮酒论英雄”等三国戏曲故事。柱础为花篮式、八棱台式和圆鼓形,下用顶柱石。

挂光绪二十三年重立匾“妣节怀清”,怀清,又叫巴寡妇怀清,丈夫逝后终身不嫁,中国最早的女企业家,曾出巨资修长城,为秦始皇陵提供大量水银。秦始皇誉怀清为“贞妇”,为表彰其贞节,命令巴郡的郡守在怀清生前,为其在今重庆市长寿区江南镇龙山寨修建了“怀清台”。

挂乾隆贡生奎国的重立匾“文元”。据清史稿所载,乡试考中的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其意是地方选送给朝廷的第一名人才;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其余的称为文魁,也就是文元。挂重立匾“钜镳发祥”,钜,坚硬的铁,镳,马嚼子上的横铁。据当地人说,此地古称钜镳,是魏氏发祥地。四暗抹头。

挂旧匾“文魁”,布政使、按察使、漕务道为恩科中式十二名副榜魏登龙立,四暗抹头。 挂“进土”匾,裔孙国杰立,四暗抹头。挂新匾“同宗拜流”,黄坦魏家裔孙赠。

(10)孙氏家庙:夏樟村距县城西北23公里,北与奉化为邻。孙氏家庙南面为村道,三面皆村舍。元代,西店樟树村的孙安一〔1300〕解甲归田,游至该地,插樟为记,其木成活,遂擎子牵妇以居焉。旧有简陋祖祠,后遭火焚。乾隆丁酉年〔1777〕孟冬始建宗祠,甲辰年〔1784〕始告竣工。嘉庆丙寅年〔1806〕挂 “追远堂”匾。咸丰戌午年〔1858〕重修台亭、仪门、正厅、厢房,并在祠前筑桥,以利往来。宣统二年〔1910年〕重修戏台、墙垣等。1995年再次大修。

家庙前砌东西洞门2个,西门外额匾“咸与维新”,指一切除旧更新。内“保世滋大” 意思是保持爵禄、宗族或王朝的世代相传的基业,滋大是发展、增益的意思;东门外“皆安如故”,内“薰德善良”。联日“祖武绳绳其址仍旧,孙谋贻厥栋宇凉爽”。南为照壁一通。家庙坐北朝南,沿中轴线,依次为台门、戏台、正厅。台门3间2弄,设3门。中门余塞大板刻财神送子,腰板刻人物花卉。

戏台为歇山顶,无脊饰,台后屏风12扇,涤环板刻“渔樵耕读”“春江垂钓”等图。藻井叠阶式。额枋立面各镶贴花板,花板上雕刻着刀马人物的戏剧故事,刻工精细。厢房各3间,单檐硬山顶楼房。

正厅面阔3间,单檐硬山顶,5架梁 。厅内有挂匾“登科”,道光戊已年裔孙殿光立。另有新刻匾“护家为国”“神祖佑之”。后金柱夹堂板上依稀见有清代学子中式“捷报”6张

(11)杨家小祠堂:黄坛杨位于县西,距县城6.5公里。元初,松坛杨镇龙抗元起义失败,元兵将松坦村火毁后,夷为平地。杨镇龙,生卒年月不详,约生于宋理宗年间。又名震龙,谱名应龙,字子翔,宁海松坛(即今浙江宁海黄坛镇)人。自幼习韬略、练弓马,宋末以右科登第。元兵南侵,杨镇龙回宁海组织民众,以白莲教名义,起兵反元,攻占宁海、象山。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起义队伍由宁海向西进发,经天台至东阳县玉山(东阳县城东七十里,旧辖二十五都)时,已聚众十二万。即以玉山为根据地,杀马祭天,宣布授天命立国,定国号为大兴,年号为安定,并自称为大兴国皇帝。又御封厉森、楼梦才为左、右丞相,李祥为平章,李继为参政。

杨镇龙起义震动京师,元统治者急忙起用谪居在婺州的诸王翁吉带为统帅,会同左丞相莽哈岱等领兵镇压。随后又派元朝名将史弼挥师南下。联合东阳的地主武装王道恩部队夹击起义军。由于起义队伍缺乏训练和战斗实践,激战中失利较多,主要将领先后被元兵擒杀。为保存实力,杨镇龙即率领队伍自义乌突围回宁海松坛,元将数十人紧追不舍。至宁海,十万元兵围剿松坛,纵火烧杀,杨氏宗人四散逃亡。杨镇龙兵败后,隐匿深山,后卒于牖下,葬宁海鲍公岙印山。

当年杨姓族人星散,后复归,定居于松坛南面的洋畈上,遂名黄坛杨。明末,在村东建有大宗祠。后西头房派于清末民初,再建小祠堂。因工艺精美,人称“花祠堂”,坐落在村庄中部。东为村道,南为民居,北为民居,西为杨家小学。近年两侧厢房改建成新式楼房,为老年活动室。

该祠系侧入式宗法建筑,台门东向,主体建筑朝南。台门口用青石垂带踏跺5级。廊式单门平房,五架梁带前后廊。檐廊用小卷棚,脊檩用扶脊木,太平梁为月梁状,下用随梁枋。门口两旁各立石柜一个,虎爪长石凳二条。入内为通道,东西走向,用正方形石板平铺地坪。南侧围墙裙肩用石板整齐构筑。

仪门面阔5间4弄,计211.9平方米,设踏跺一级,地坪也用正方青石板铺筑。重檐硬山顶,五架梁,柱础下用青石覆盆。后檐柱左右各设一门,中为戏台,后柱与仪门后柱交结一体,戏台为歇山顶,脊兽均新修,有藻井,额枋用坐斗,假昂,枋下两侧用垂花柱头。用16个台柱,三面敞开,柱础下均用覆盆,计32.4平方米。入内的通道从戏台底下通过,台前,又设踏跺三级,至石板天井。两厢已改建成新楼。正厅面阔5间,除后檐廊为素面外,余皆梁枋均为彩绘。

(12) 林氏宗祠:位于加爵科村中部,于2006年5月25日古戏台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围墙新筑,配以铁门,沿中轴线依次为倒座、戏台、东西厢房、正厅,总建筑面积942平方米。重檐硬山顶,台门面阔5间,通面宽18米,通进深7.5米。梁架五檩用三柱,前后双步,两山墙上有丫形山尖。明间设平身科6攒,出偷心造假昂7踩3跳。明次梢间各有柱头科,明次间挂狮子牛腿,二梢间各挂白象牛腿。枋下各设雀替,加固枋柱的交结点。每间均用大小卷棚,横架轩梁各二根。月梁各刻作龙凤,图中开旋子处均有“授徒”的画面。中门额枋上挂“林氏家庙”新匾,明间柱础刻作蝙蝠纹。

戏台无望柱栏板,三方敞开,四柱落地,台后柱用屏风,为二连贯藻井,通面宽6.9米,通进深9.4米,额枋上挂小匾:“今古奇观”。台前擎檐面,柱与工字廊并用衔接,有柱联:“事异忠奸看人心各判,报分善恶知天道之差。”落款为“秉可有道德风全立”。三方额枋上均铺平板枋,各施平身科3攒,内外拽,各出2跳。角科与工字廊共有,内外拽,各出正心昂,斜昂2跳。工字廊前柱二根,有抱联。

戏台藻井口径特大,上下分三道。第一道呈八角形,红底板,无刻饰,其上周绕竖向弧形木条。第二道亦呈八角形,井口刻作有连枝花卉,井壁内依八角弧线间以斗拱8攒,九踩五跳,层层上挑,其中第三跳不用华拱,却以荷花花结代替。第三道圆形,周绕透雕花板。井口内各用葵花盘花结与下层华拱相接。井顶平铺木板,正中贴一镂雕“团寿”图,周绕以透雕五蝠,图意为“五蝠捧寿”。井圈边四角平棋板较狭,刻作有龙凤,均施以彩绘。戏台石质永定柱狮子有移位现象。

工字廊藻井一方抹角梁由戏台额枋及角科外拽的斗拱所承托,藻井用纵向的大小卷棚。左右月梁单面刻作,为高浮雕,图文为双龙戏珠、和合二仙。枋与柱交结点均用云纹逸仙等雀替。

厢房为双层单檐硬山顶,双层,面阔3间1弄,用车木栏杆。通面宽11.4米,通进深6.3米,梁架六檩用四柱前后双步,祠内柱础有圆鼓式、花篮式等几种。

正厅坐北朝南,五间,单檐硬山顶,通面宽18.9米,通进深12.7米,梁架九檩用五柱前双步后单步梁。厅前设石阶一级,厅内分高低二道。硬山顶,丫形山尖。抬梁穿斗混合结构,五架梁,前单步梁,后双步梁 。明间抬梁,次间梢间为穿斗,脊檩下用随梁枋,月梁下为荷叶墩,下用垫拱板。明间抬梁式,随梁枋中间嵌立双蝠金钱纹,用丁头拱。

檐廊用人物图纹牛腿,挑梁头上安方形坐斗各一个,承托挑头檩枋。挑梁头上刻作云纹博古图,用雀替承托挑檐枋。图纹多为林和靖“梅妻鹤子”的内容及渔樵图。东梢间自东向西,为野逸、牧羊图以及双鹤双梅、苦读诗书、谢官归隐、福禄寿三星、仰梅慕格、田园耕读、深山樵读。这此图文都是为纪念祖上北宋文人林逋的。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林和靖,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柱础均为青石,露明柱础匀为高足扁体,呈花篮式;余皆匀为圆鼓形。戏台与工字廊柱础多为红石,有圆鼓形和须弥座形。

正厅挂匾有:明间“和靖先生”落款为“林逋在宋仁宗帝时赐,辛巳腊月重立”;后额枋上挂匾 “双桂流芳”,落款为“辛巳腊月重立”。

东次间前额枋上“文节”,落款为“林逋在宋哲宗宰相时赐,辛巳年腊月重立”。后额枋上“松筠勤操”,落款为“辛巳腊月重立”。

西次间前额枋上“节孝”,落款为“咸丰五年岁次乙卯长至月日吉旦。署台州宁海县正堂林钧于道光三十年奉恩诏访各州县节孝妇,汇册申详,合建枋表。今据石埠庄绅耆采访呈册,故儒士林元高之妻邬氏节孝,系生员林丙楠家媳,贡生邬抚辰三女之姑,生员邬澜女,进士文涛之姐,也悬一额,以光大典。为,钦旌” 。落款为“林儒士林元高之妻邬氏、继男洪焘敬立,内侄邬攀桂端书”。 “一脉同堂”匾,落款 为“奉化桐照村民贺”。

(13)陈氏宗祠:位于龙宫村口,坐北朝南,为侧入式建筑。总体布局沿中轴线依次为:照壁、前天井、仪门、中天井、工字廊、内天井、正厅,总建筑面积786平方米。于2006年5月25日古戏台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宫陈氏宗祠

仪门单檐硬山顶,面宽3间,设3门,通面宽14.2米,通进深2.9米,腰檐下月梁柱头科均有刻作。额枋上刻有八仙的木雕。前天井铺筑石子。中厅三间二弄,重檐,牛腿雀替,穿斗结构。厢房为双层单檐硬山顶,3开间。

戏台与工字廊梁枋交结,枋头交结占用丁头拱和雀替承托,用飞椽。通面宽6.4米,通进深4.7米。戏台藻井圆形,呈八卦盘香式,叠涩盘筑,用连拱板为联络材。正厅单檐硬山顶,山墙头盖瓦,中脊堆塑“福禄寿”。三间二弄,挂有“星聚堂”等挂匾。

(14)俞氏宗祠:坐落在马岙村中部,西南朝向。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顺治五年(1648)因俞抒素领导的“白头翁”反清起义,宗祠被清兵烧毁。康熙九年(1680)于原址上重建。宣统二年(1910)遭火灾。民国元年(1911)族人推俞民承为经理筹款重建,戏台也建于同时。宗祠后边的石板街道就是“黄道街”,相传马岙俞氏20世祖为南宋将军,因年事已高,就告老还乡,皇帝允其造府第,立圣牌,黄恩浩荡,宅前的街道就叫“黄道街”。沿中轴线,依次为台门、前天井,仪门、戏台、厢房、正厅,总建筑面积806平方米。仪门面阔3间2弄,通面宽16米,通进深4.7米,柱头科,平身科用三挑网拱连结。两旁的楹联道出了俞氏渊源:发源由剡邑,溯本自青州。于2006年5月25日古戏台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岙俞氏宗祠

厢房通面宽8.6米,通进深3.9米,均为双层楼房,左右各七间。栏干上刻有圆图形对子:逸事放当年,乐奏升平,岁歌大有; 闲情消永昼,花簪妇女,竹马儿童。

戏台为歇山顶,无脊饰,屋面较低矮,以免遮挡背后的五指山。藻井异形拱昂组合成螺旋形,

正厅朝南偏西。单檐硬山顶,后金柱联,“留一点心田百世儿孙耕不尽,绵万年血食四时祖考享无疆”。内金柱额枋上挂有圣旨箱(仅存盖),刻龙纹。东次间金柱额枋上挂匾:“永思堂”“飞骑上尉”“殿中执法”、“源远流长”、“文魁”、“云骑三尉”等。

(15)金家宗祠:位于涨家溪村。涨家溪村位于县城北14.7公里的滨海平地上,有溪绕村而过。据该村《金氏宗谱 》载,金义卿 〔1275-?〕,由赤城杨柳巷迁此,赘张浣之女而定居。该村古称张溪,《缑城金氏宗谱》载: “张溪者,因溪而得名也,以溪常开张弯抱,故而得名。”后改张溪为涨家溪。

祠南有“世德塘”一口,设望柱栏板。上嵌碑文,书“世德塘,乾隆廿年造,公元2004年重修,老年协会立”字样;左右两望柱柱头刻作狮子,为旧物。

台门东向,双坡顶,中设双扉,南设边门〔新〕,系侧入式宗法建筑。仪门南向,面阔7间,设祠门3洞,重檐硬山顶。藻井三角平棋上雕饰蝙蝠纹和圆图字体:“神听和平”,此句出自《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译义为“神灵若听见,会赐与和平”。后额枋上挂“思无邪”匾额。思无邪,原是《诗经·鲁颂·駉》中一句诗:“思无邪,思马斯徂”。拱形门上二小匾上刻“出将”“入相”。戏台柱头呈方形,柱头刻饰狮子,东母西公,柱身刻垂障纹,仙鹤和仙鹿。下部垂障纹用云头纹,接呈须弥座,下为青石扁鼓形柱础。 工字廊共用柱10根,枋上有铭文“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诗经·大雅》有一篇叫“抑”,作者是卫武公,姬姓,是一位很长寿的君王。在位55年,能自责,很善于采纳群臣建议。据说这篇“抑”就是他95岁所作,用以提醒自己。其中有“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无日不显,莫于云;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句子。大致意思是说:你自己独自在房内做事,也要对得起神明(屋顶上就有神明)。不要说别人看不见,不要说别人看不清,神明说来就来,是不可猜度的。“格”是到的意思,“思”是语助词,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神明在此”,说明神明无处不在。

东厢面阔3间1弄,单檐硬山顶。栏板为工字直格,系“劈作做”。从金氏宗祠世德塘及匾上的落款看,始建年代应在清乾隆廿年。特别是梁枋上对“神”的赞语,及深藏玄机的“偈言”,是其它宗祠所末见的。

(16)潘氏宗祠:梁坑村位于宁海县城西北,距县城22公里,一条长洋溪把村隔成东西两半。该村由梁姓始居,故称梁坑,今梁姓无存。潘姓于南宋德佑年间〔1275-1276〕迁此,村名沿用,后建宗祠在长洋溪西面,太平军路过时被烧毁。后村民在溪东面重建,即现在规模,系晚清建筑。

宗祠朝西偏北,沿中轴线,依次为:台门、戏台、天井、正厅。台门5间,设3门,重檐硬山顶。门联:“派出荣阳世泽,支分康谷源流”“春祀秋赏,千年血食留斋;左昭右穆,历世音容如在”。

戏台藻井呈圆形,口径特大。纵向工字廊1间,上用壶把式长方形轩顶。厢房单檐重檐,各3间1弄。正厅3间,单檐双坡硬山顶,阴阳合瓦,两侧山墙用丫形山尖。明间阑额正中挂“振世堂”匾。

(17)徐氏宗祠:岭徐村位于县城西北,距城23.7公里。属山区,北与奉化为邻。徐氏宗祠位于村东口,西为村庄,东南为田地,北靠山。

宋末元初,新昌莒根村的徐名奎“避元兵变,隐宁海旗山筑室焉。”后子孙蕃衍成村,名日“岭徐”。后裔建有祖堂祭祀祖先。约在乾隆年间,建造祠堂。后裔曾多次修葺。

宗祠坐北朝南。台门面阔5间,设3门,用大小卷棚,月梁上雕刻有双凤、人物等。挑檐枋下刻作有龙凤雀替,均彩绘。

戏台歇山顶,藻井简单,内用八块大板斜铺,彩绘象、猴、鹤等。厢房各3间1弄,单檐双层硬山顶。正厅面阔 3间,单檐硬山顶。台门东梢间有一匾移作门扇,上书“乡进士”,乾隆二十八年岁次癸未县正堂杨为。

(18)应家山陈氏宗祠:位于城东北18公里的应家山村村外,坐北朝南,前厅为五开间,重檐楼房。厢房各三间,正厅三间。前厅与正厅之间有工字廊相接。

戏台为歇山顶,用九脊,阑额作补间铺作,斗拱出跳。藻井精美,施以彩绘,某些图案用透视法。此宗祠布局合理,保存基本完整。特别是戏台的构筑与彩绘有其特色。

(19)山上方氏祠堂,位于宁海一市镇山上方村。明建文四年(1402)方孝孺拒草诏书,罹灭十族。族人方克浩幸免于难,藏匿于新岭深山,依母姓改姓郑。至清康熙三十年(1691)才恩准复方姓。因此山为方姓居住,村名就称“山上方”,谐音“山藏方”。方氏宗祠始建于晚清,曾聘请文人墨客撰写情景祠联,反映了方姓渊源。宗祠在文革中破坏严重,1984年进行了大修。

台门南向,偏西。门口有水泥踏跺数级。仪门面阔5间2弄,单檐硬山顶。戏台歇山顶,正脊用亮花筒,无吻兽垂脊和饰件。藻井呈八卦式,角科刻作为飞凤,用摘檐板,内柱头用三幅云。挂重立匾“ 台镜偕老”。贴联“想姬公礼乐攸关非嬉戏,看优孟衣冠假借总虚文”;“各有心肠终属存仁者获福,同是面孔究竟花面者吃亏”。

正厅单檐硬山顶,用甘蔗脊,正中用牌科珠顶,山尖用丫形。面阔3间,檐柱头有柱头科,挂狮子、白象牛腿。后檐廊内额枋上施平板枋,明间用4攒,间以透雕护拱板。整座构架用材粗壮,柱础特大。例金柱,围1.54米;柱础围2.27米,高0.45米。

重立匾额有“理学名宗”。早在北宋时,程颢、程颐兄弟就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在这套体系中,他们提倡理学,说“理”就是世界的本源,万物皆由理而出。南宋朱熹接受了他们的学说,并且有不少发展,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伦理体系。方孝孺一生崇尚心学,即理学,所以称理学名宗。另有挂匾“方兴未艾”“望重河南”“方公遗范”。

更为突出的是方氏后裔与方孝孺同宗同脉的关系,原祠堂柱联收录在册集中,从中可看到这种血浓于水的情怀,与方孝孺难以割舍的亲情,摘录如下:

“存亡各有心,情灭十族犹留一线;家国本无异,理所能移孝可作忠”

“死者长已矣,想当日慷慨捐躯蔓延具不顾十族;生果幸免乎,念来慈馨香告庙芹祝赖以永千秋”

“大节难磨郁郁苍苍比松柏,丞尝弗替绝绝蛰蛰衍螽斯”

“读圣贤书敢忘成仁取义,为祖宗计暂作易姓更名”

“挈家向南轰此惟与宅,望门投止宿天作高山”

“觐亲恩岂忘君难在天之灵谅也鉴我,惟孝子能为忠臣易地而处差堪慰余”

“邑志表先芬鼎升当年推溪下,家声绵后裔丞尝奕叶启山藏”

“有君有臣法三王而制治,难兄难弟拼十族以成仁”

“人字可大书何惜粉身碎骨,一脉几中断特来斩棘披荆”

“一生在君父恩中敢无报称,万事看儿孙份上姑息从容”

“扶万世纲常奇节共台峰并峙,绵千秋血食苦衷与庙貌长存”

“意而来有故人念,霜压瘦梅花欲开”

“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绕尾岚光三经客,满帘风雨一床书”。

(20)叶氏宗祠,位于一市镇里岙村。据《叶氏宗谱》,宋初叶温誉隐居七市小梅枝,其四子仁海分居于此。此祠系叶姓后裔所建。村位于一市西南2.2公里小鳖岭脚。祠堂门口为村道,另三面皆为民居。

平面布局:台门5间,重檐硬山顶,设三门。戏台为歇山顶。正厅3间1弄,单檐硬山顶。厢房各项3间,重檐硬山顶。

梁柱斗拱:戏台方形,用四根圆形立柱,台顶用圆形藻井,呈S形牛毛纹旋转,直达井顶明镜,镜中悬雕一盘龙。正厅五架梁,用柱头科,雀替成蚕形。

其它:正厅正脊为亮花筒,梁柱上大多见彩绘,箍头上见旋子。重绘山水图案。阑额挂“南一台”匾,正厅挂重立一匾“一经传德”,落款为“康熙庚辰”;戏台低栏用生铁透空浇铸。

(21)双桧堂,位于西店镇礼村。五代时,刘尧卿由天台迁此定居,该村为宋名士刘倓、刘庄孙故里。现存双桧堂为清代建筑物。西南方为香岩山,余皆紧靠村舍。藻井2个,一圆藻,一卷棚。正厅五间,三级台阶,厢房各五间。祠堂总体布局为长方形。戏台歇山顶,阴阳合瓦,压六露四,未见瓦当。山墙上安博风板,绘山花,正脊作成亮花筒,脊中堆塑火焰宝珠,左右安。

吻兽。岔脊上有仙人、凤、狮、麒麟、天马、海马、鱼、吼猴、但已残缺不全。纵向工字廊1间,屋面与戏台相连。正厅面阔5间,进深7间,前后单步梁。

(22)戴氏宗祠,位于柘坑村。前天井分立旗杆夹2对,刻有花卉及“庚辰进士”字样,为御前侍卫戴恩立。台门为侧入式,保存较好。沿中轴线依次为前天井、仪门、倒座、戏台、后天井、正殿。倒座面阔三开间,单檐硬山顶。明间前檐卷棚、月梁雕刻精美,有龙凤等图案。仪门有花卉、树枝等砖雕饰件。后檐设一戏台,呈方形,戏台为歇山顶,通面宽4.5米、进深4.4米。保存较为完整,藻井圆形,高1.5米。东西厢房各为二层三开间,单檐硬山顶,正厅单檐硬山顶,坐北朝南,面阔五开间,明间为穿斗抬梁混合结构,次间、梢间同之。前檐穿插枋头雕饰花卉等图案,雕工精湛。整体基本完整,局部有破损。

(23)胡氏宗祠,位于宁海县深甽镇大蔡村村南,象源溪南岸,于2006年5月25日古戏台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蔡胡氏宗祠堂号“追远堂”。据当地《胡氏宗谱》记载,大蔡胡氏宗祠建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坐南朝北,沿建筑中轴线从北至南依次为门楼、戏台、正殿,东、西厢房分列两边。门楼为单檐楼房,硬山顶,面阔五开间,中为正门,腰檐下月梁以及明间檐柱上的牛腿雕刻为狮子造型,雀替刻作龙形。次间两缝檐柱牛腿也雕刻成垂狮造型,坐斗用假昂,出五踩,承托挑檐枋,柱础为花篮式,下用覆盆顶柱石。戏台与工字廊梁枋交接,枋头交接处用丁头拱和雀替承托。戏台藻井呈八卦盘香式,层层叠涩盘筑,歇山顶,工字廊上设小藻井一个。戏台面阔4.8米,进深5.8米,高1.6米,四柱落地,台前柱上有抱联一对:“明眼者直视观我,慧心人可当读书”。正殿为单檐平房,硬山顶,面阔五开间,正中挂“登科”牌匾,系嘉庆戊午科胡大成立。东、西厢房均为单檐楼房,硬山顶,面阔三开间,余塞板上刻有博古、蝙蝠图。正厅夹堂板上雕刻有一老者阻止青年伐树的图案,这是古代爱护古木的写照,可见古代族规中就有保护森林资源的条文,违者当受处罚。

大蔡胡氏宗祠木雕饰件和堆塑较为丰富,工艺精美,二连贯的藻井,在县内所见不多。与其它古戏台藻井相比,该藻井在工艺上用材方折,粗放中见精巧,保持了清前期的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24)徐氏祖堂,位于岭徐村。坐北朝南,据90岁老人徐德宽口述,此堂于咸丰辛酉年被红巾军烧毁,重建后又于光绪已卯年失火,此为民国十年重建。三开间,东西次间是楼房,硬山顶。明间通面宽13.9米,通进深12.25米。单层中空,特别高峻,据说为二丈九尺六寸。穿斗结构,五架梁,用七柱。脊檩下有随梁枋。前后上金檩用童柱。前后金柱上用额板。后墙挖有一佛龛,檐额堆塑为发角式,上有一匾,垂花柱,对联,素面,无刻饰。板壁上贴有《大堂前重修记》。

祖堂往往是一个氏族在未建宗祠前的祭祖场所,如前童的“职思其居”宅、黄坦的“厚诒堂”,保存的数量很少,特别是徐氏祖堂,流传有序,保持原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03

 结 语 

建村的规范是“自古立于大宗祠之处,族人阳宅四面围住,以便于男妇共祀其先,切不可近神坛寺庙。”民居立于大宗祠周围,这是后人注重宗祠仪规,讲究血脉亲缘关系。不近神坛寺观,因这些地方是神佛居住的神圣场所,不听喧哗之音,不见污秽之物。而宗祠奉祀的是自己的祖宗,有着亲情,能佑护自己的子孙。

综观宁海的宗祠,似乎每个家族都有堂号,堂号多源于自本姓祖上某一历史典故或趣闻佳话。后来堂名号也应用在佛堂、商号上。宁海现存的家族堂名匾大多挂在祠堂中,这似乎是一个家族的徽记。如星聚堂、一本堂、善继堂、本仁堂、信序堂、孝思堂、永慕堂、八仁堂、双桂堂、崇礼堂、裕后堂、纯孝堂、追远堂、永思堂、积庆堂、佳于堂、从正堂、云松堂、振世堂等。

龙宫陈氏宗祠堂名

宗祠里都挂有光宗耀祖的匾额,有的还是皇帝亲赐的,如西岙的“冢宰大宗祠”、“四大名宗”等。也有“状元及第”匾,石舌章及岔路东山、渡头章姓宗祠就挂有咸丰壬子(1852)恩科殿试第一甲第一名进士及第章鋆的直笃匾。章鋆是宁波人,但他的根却在宁海石舌章,是章姓的第十九世孙。中状元后,章鋆到石舌章来拜祖祠,祠门大开,红烛高照,好一番热闹场面。

石舌章章氏宗祠状元及第直笃匾

在陈姓的宗祠里,也见到挂有武状元陈桂芬的直笃状元匾,如岔路干坑、王爱岭头陈村等。陈桂芬是天台城关东门人,清同治七年(1868)戊辰科进士 第一名,恩赐武状元,授一等侍卫,官至二品之职,后任广东南雄协镇。

此外,宗祠内挂有历代乡试同考官、宁海县事、地方文人、本族有名望人士的题赠匾,也有多块贞节牌匾和敬老匾。如柴氏宗祠内的“德音孔昭”匾,译义为:德音就是道德品行,孔昭是十分彰显。见《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德音孔昭”。又如“太邱遗范”,见《后汉书、许劭传》,说的是颍川陈蹇,东汉时曾为太邱长,故称太邱。他很有名望,交游甚广,世人称陈太邱。又如嘉庆十九年长亭盐场的《衣冠巨族》,衣冠指的是读书人。又有“唐时潢胤”,匾义:“潢池”,即天潢,本是星名,转为天子之池,借指皇室。意思说,他们是唐朝贵胄后裔。

许多宗祠里也挂有“进士”匾,如王石岙宗祠,就是为始祖王石青立的。越溪、前童也见进士匾。又见“登科”、“叔侄登科”匾。也见乡试的举人匾,文元、文魁、选元、拨贡、恩贡、明经匾。章姓宗祠里还见到一块“文魁”匾,上题正科壬寅庚子(1900)辛丑(1901)浙江乡试中式九十九名举人章梫立。章梫是三门海游人,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清光绪三十年登进士,殿试选授翰林院检讨,此匾是他乡试中式之匾。至于职官匾,在宗祠里也有所见,比如深甽的“国子监学正”、前童的“钦加四品”、马岙的“飞骑上尉”、“云骑三尉”等。

马岙俞氏宗祠挂匾

更有柘坑村戴氏宗祠内的直笃挂匾“御前侍卫”,是光绪年间为戴恩立,有着传奇的故事。戴恩(1788-1837),道光二年考进武进士,敕封御前侍卫,道光皇帝赏赐黄马褂。除此外,宗祠内还挂有褒扬忠义的匾额,如康熙皇帝亲题方孝孺的“忠烈明臣”匾;如石舌章宗祠内,挂有为藏方孝孺文稿而慷慨赴死的进士章朴“翰林讲士”匾;有民国都督蒋尊簋为辛亥志士题赠的“有勇知方”匾;此匾译义出自《论语、先进》“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何晏集解“方,义方”。蒋尊簋题赠的“有勇知方”匾在宁海不至一块,西溪徐家徐良臣、黄坛镇东山村娄烘灯、茶院乡庙岭村辛亥王士官、田洋卢卢相汤、西店王任芝等人都得此殊荣。

“为国立功”匾,在下枫槎村宗祠内。题跋:“光复浙江,攻取南京,渡江北伐,安徽平匪,效力有功。奉大总统袁会同浙江都督朱瑞 ,转咨陆军部注册,候补额外军官。”落款:中华民国二年〔1913〕菊月谷旦,浙江十二旅旅长叶颂清赠、裔孙其昌顿首拜。

有的宗祠的额枋上挂的“圣旨箱”,雕刻有云龙纹,金光闪耀,这是宗族内奉立皇帝圣旨用的。有的还挂有“钦赐粟帛”直笃匾,这是清代延及周文王以孝治天下的尊老礼仪。清代,逐年上报长寿者,朝廷赏给老人绢、棉花、肉,九十岁以上加倍给予。60岁以上的老农会得到一顶“老农顶戴”,70岁以上还能得到官员的品级顶戴,并赐匾额。 

从工艺上分析,各姓的宗祠又各有特点,如藻井,往往建造于大木作建筑中,是尊卑等级制度在古建中的反映。传说是根据八卦六十四爻的原理制作的,是神灵降临的必经之路。它与功名科举制度又有联系“早〔藻〕发翰林”,即以藻井偕指。在实际功用上,它能起拢音扩音的作用,使舞台艺术更臻完善 。在工艺上,采用最精致的手法。早期的六角形,圆形、盘香式、用镂空花板层层盘筑,上有古镜。晚期的藻井则成罗旋式,十六条阳马叠涩盘筑,龙凤之形明显。宁海西店石家崇兴庙,梅林岙胡村胡氏宗祠,西店樟树村孙氏宗祠的三处三连贯藻井,为省内所罕见。宗祠的戏台与工字廊梁架连结一体,内顶共有藻井3个,俗称“三连贯鸡笼顶”。近年,在西店外塘村宗祠戏台上发现五联贯藻井,即正中一大井,四边各设一小藻井,这种工艺在宁海还属首次发现,可能仅此一处。这种藻井不但造型奇特,却又十分美观,在实用意义上可能会增加立体声的作用,在寓意上有“五子登科”的意义。因为藻井的“藻”本谐音“早发翰林”的“早”。

宁海宗祠还有一个建筑现象,是比较奇特的,俗称“劈作做”,这在古建著述中还找不到适当的术语。这种技法原因往往出自族内的兄弟各负责建一半之故,为此也造成了两班工匠竞技的局面。他们同时开工,要同时竣工,中间隔以竹簟,互相保密,设计者不向外泄露各自的意图。如那一班不能按时完工,或质量低劣,就会自觉丢人。完工时,打开竹簟,五彩缤纷,四远乡邻都来观看,各有评说。这种“劈作做”方法,无形之中将建筑行业卷入“适者生存”的淘汰机制中去,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局面,为此工匠们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他们在时间与质量上都不得不发挥出最大的潜能。采用“劈作做”方法建造的宗祠,在技艺上争奇斗艳,精益求精,为此,这种宗祠往往构思巧妙,质量上乘。

宗祠梁枋上的彩画是点缀建筑的又一个装饰,它与楹联,匾额一起,共同营造了古代公共建筑的文化氛围 ,是古建筑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古建梁枋上多见有彩绘。到清晚期,西画风格在宁海开始造成了一种影响,一些西画的技法也在画界传播。特别是关于透视法和明暗法,更使许多画家接受,并也影响到工匠阶层。

有的宗祠注重名人教育效应,如方孝孺参加了前童大宗祠的建造设计,并制定了大宗祠的制度:“祭祀敦、孝、悌以上的列祖列宗,秉行以下,虽贵不得入”。方孝孺还书写了“诗礼名宗”匾额一块,挂于正厅,并在堂上著“贤母传”碑,镌立于此。又在两廊发阁上,东写“石镜精舍记”,西写“书斋格言”。总祠龛位,昭穆之规,是仿方正学家礼而定。可见,方孝孺与大宗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整饬族内纲纪,宗祠中立有《祖训》碑,清道光辛卯年(1831)立,是童氏先祖教育后代,致力“耕读传家、奉礼完课”的族训。

林氏宗祠直接将祖宗林逋的生平故事刻作于宗祠中,以告诫子孙要正直善良,清白做人,具有名人教育效应。加爵科林氏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从杭州仁和市里迁此。又因与奉化黄贤村的林和靖先生系血缘宗亲,村民多景仰之。祠后一山称泗顾屏,林立言于光绪五年〔1879〕去杭州孤山请林和靖像归,重立“孤山道院 ”,此也为该祠的佐证。所以,宗祠中多雕作有关“梅妻鹤子”的题材,并引伸为渔樵耕读的农家内容。且祠内设有双藻井,具有一定的规格。正厅的用材较为粗壮,刻作粗犷夸张,似有野逸之气。我县诸多的宗族中,历古出名人的也不少,但如林氏直接将林逋的内容刻饰于宗祠内,以示光大的,可能仅此一所。林逋是历史上的名人,他的高雅情操历来使人乐道 。

祠堂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如前童方祠位于大宗祠西首,奉祀方孝孺神位。童氏族人认为,建此祠是为了“有志训后者,当再建以垂不朽”。又如前童原有一座建于清雍正时的孝女祠,建祠者的目的很明确,要用唐时的前童汪孝娥为“孝”的典范,以她的孝道来训化童家子弟。再如前童支祠爱日堂不只是“妥神灵”的地方,而且又是一所书院,“楹悬木梆”主要目的是起警示学生的作用。目的是使学子们不要贪图安逸而荒废学业,应以悬梁刺股的精神去奋斗。将木梆悬挂于宗法建筑之中,极其少见,这也是前童宗法建筑中的一大特色。有的宗祠里办义塾,立有石碑,如东仓上郑祠堂就立有光绪二十四年(1898)的《祠堂膳田碑记》,碑是郑氏十七世孙举人冈陵题撰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凫溪祠堂发现一块光绪十五年七月立的《义塾碑记》,又在麻岙发现一块道光十二年刘震雷题写的《宁海陈氏义田捐碑记》,是陈氏捐义田办学的佐证。 

宗祠的布局都有规制,但宁海有些宗祠却以奇巧的布局和繁复的雕工名扬一方。如西店王氏宗祠,该祠以特殊的平面布局而异于我县各祠。中门以“科甲传芳”坊所代替;在正殿之前建独立的一厅也是一个特色。宗祠有一定的文化底蕴,综合了书法、木雕、石刻等艺术,显示了王羲之家族后裔的辉煌。黄坛杨家小祠堂主要特色是布局别致,精美浓缩,尊卑有别。该祠的主要特色有:一是设计别具匠心,台基分段递升,使正厅显得庄严巍峨;戏台之下为通道,节省了地皮面积,使宗祠布局更为紧凑;二是刻作精美,用工规范,特别表现在地面的方形石板及柱础覆盆上,刻作非常规正。三是横厢二楼的楼梯从台门直上,不经过天井,以示男女有别。为此,该祠因有独特的建造风格和严谨的刻作匠心而被美称为“花祠堂”。龙宫陈氏宗祠,它的布局与众不同,仪门与倒座各自独立,中间相隔一个小天井,这种形式的宗祠在宁海是非常少见。另一个特点是表现在它的雕饰件上,如仪门平板枋上代替斗拱的圆雕八仙,只在五份头民居中见到,其它宗祠所未见。根据宗祠各部份的造作形制,可以看出建造年代存在着先后现象。如戏台与正厅有着粗犷大气之态,其它则显得纤细工巧。总之,这座存在于高山深处的宗祠,在绿荫的掩映下,显得很有艺术的神韵,尤其那高高的马头墙 。

也有修旧如旧,主要规模与构件未作改变的宗祠,如夏樟孙氏家庙,它的涤环板刻有“渔樵耕读”“ 春江垂钓”等图,额枋上刻有刀马人物,房屋的梁架与装修都有一定的特色,如木雕狮子腿部特别颀长。此祠为清乾隆时的规模,后经同治,宣统的几次大修,但还保留着始建时的信息,宗祠建造的时间跨度较长,未作改变,保存了各时期的构件,这在县内其它建筑中就不多见。又如马岙俞氏宗祠,这座戏台为歇山顶,无脊饰,为的不遮挡前面的五指山。藻井由异形拱昂组合成螺旋形,用16条阳马垂昂。这座建于民国元年的戏台,也体现了台州式的风格。它说明了深山中的工艺与山外的工艺已互为参照。戏台较低,更突出了用材粗壮大殿的巍峨。峡山村原为海岛,尤氏宗祠就立在海边。民国时期,峡山村民从海路运来砖石木料,建造如此精美的宗祠,难度比一般村庄要大。特别是门楼的网拱,虽属异形拱,但做工复杂,气势非凡,为整座宗祠增添光彩。这座宗祠建造时间虽晚,但破坏很少,保存了原貌,气势不凡。

也有一种以民居形式出现的祭祀集结地,称祖堂,在宁海更为少见,如岭徐村的徐氏祖堂。祖堂往往是一个氏族在未建宗祠前的祭祖场所,如前童的“职思其居”宅,黄坦的“厚诒堂”,因保存的数量很少,就显得更为珍贵。特别是徐氏祖堂,流传有序,保持原样,对研究一个宗族的迁徙兴衰都有一定的价值。

宗谱是宗族不可分割的脉络,是古建筑中内在的灵魂。深甽镇■■村,保存着一册宋代的金字谱,系宋德祐乙亥年〔1275〕季春翰林学士吴浩所撰。这册宗谱族人视为将它视为珍宝,长期以来有专人保管。

宗谱与宗族的历史紧密相关,是编写志书、国史的重要资料。我国的族谱,在宋代形成气候,而这本宗谱却是这个时代的遗物,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从中,我们不但会了解到这个宗族人口繁衍的情况,而且也能了解到姓氏来源、人口繁衍、支脉迁徙、人物传志、地理风光等。

宋代宗谱是宋代谱式、书法规范及用纸原料的实物资料,也是宁海宗祠古建筑的内涵之一。

第11期

古 道 探 古

作者:古 道

图片:古道(部分来源网络)

编辑:紫 岚

审核:浩海紫烟

出品:文化宁海

(0)

相关推荐

  • 【歙县1018】连载:风水宝地璜田村 人才辈出振乡声

    风水宝地璜田村, 人才辈出振乡声. 曹胡江程大人物, 太子太保登都京. 民俗活动意味浓, 御赐徽班老庆升. 戏剧薪火代代旺, 徽剧摇篮誉更兴. 歙南街源璜田乡璜田村位于街源中心腹地,东至街口镇的雁州田 ...

  • 乡土情怀 | 《宁海古戏台》序

    ? 做戏与看戏 浙江是个好地方,经济和文化都很发达.经济文化发达,文物就多,而且爱护保护文物的人也就多. 东海之滨的宁海县,在浙江省算起来,不很大,不很富,也不很强,但是它竟保存下来了明清两代的古戏台 ...

  • 舒氏宗祠

    舒氏宗祠 舒村祠堂古戏台:     位于北舒村祠堂内,据<京兆嵩山舒氏宗谱>卷之序记载:     "于民国27年间(1938年建造,1946年完工),由余贤契舒绍基发起,召集族中 ...

  • 湘潭这些古祠堂,你知道几个?

    - 全文4678字 阅读约12分钟 - "古色"湘潭丨湘潭古祠堂 徽派的青瓦白墙,京派的对称分布,苏派的山环水绕--千百年来,由于不同地区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中华大地上留下了许多各 ...

  • 考略|金华市严店 祠堂与戏台

    图一:严店村<清湖严氏宗谱>(2011-4-9) 清同治甲戌年(1874年)重修的<清湖严氏宗谱>告诉我们,元末明初,严店村的始迁祖严正(1326-1401年)因为水患由睦州严 ...

  • 浙江宁海“继序堂”郭氏宗祠

    整个建筑由门楼.南厢房.北厢房.戏台.正殿共五部分组成.正殿为单檐平房,硬山顶,面阔五开间.南.北厢房均为单檐楼房,硬山顶,面阔五开间,屋檐下装饰有狮子.凤凰.大象牛腿各一对,雕工精湛.门楼为单檐楼房 ...

  • 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的福清叶氏宗祠

    福清叶氏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福清叶氏宗祠是一处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叶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位于福清市港头镇后叶村,系明内阁首辅叶向高的祖祠.其坐北朝南,由戏 ...

  • 【古道探古】宁海有银子矿吗?

    古代人的愿望是美好的,总希望家乡有阿里巴巴宝藏. 西溪银子矿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来到西溪乡沙地村普查.当地人说这里有个银子矿,我们觉得又好奇又高兴,就请了当地一个向导,去探索银子古矿洞. 银子矿不远 ...

  • 【古道探古】寞然独立的宁海石碾子

    恩格斯说"是大自然恩赐的石头完善了今天的人类".石碾就是大自然最后恩赐的石头. 作者:古道 远古的石碾 新石器时代,人类从采集经济进入了定居生活,发明了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有了农业 ...

  • 【古道探古】宁海祈雨

    古 代 祈 雨 人们对天的认识,应该是从对水的需求而开始的.认识了水的作用后,才会认识了天. 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远古,从野蛮到朦昧时代,先民们对大自然充满奇幻的想法,抵抗力很弱,产生敬畏的心理.早在3 ...

  • 【古道探古】刘伯温路过宁海

     记忆中的碑文 上世纪八十年代,普查组来到桑州镇X村采访,一位75岁的陈姓老人拿出一本光绪年间的手抄本,书中有一篇刘伯温题写在宁海白峤岭的碑文.老人说,刘伯温是来过宁海的,白峤岭头确实立过他写的石碑. ...

  • 【古道探古】宁海古民居花样百出

    宁海古民居的寓意和象征 全文约5000字 细读需10分钟 古典干货涨知识 宁海古民居是寄寓意与象征的艺术宝库,如黄坛四堂的建筑者们寄五世其昌.读书求仕的希望于严氏后人,这种良好的愿心,处处反映在古民居 ...

  • 【古道探古】谁分得清宁海的寺庙庵堂?

    全文约9000字 细读约20分钟 宗教建筑涨知识 佛教建筑 公元一世纪,佛教从南天竺传入我国,洛阳的"白马寺"为我国第一座佛教的寺宇.佛教建筑往往是沿中轴线,先后毗连,形成一个庞大 ...

  • 【古道探古】宁海柴株人与天趣根雕

    李和康作品 全文约4000字 细读涨知识 第 12 期 根雕起源于中国 根雕起源于中国,这是由于中国古代特定的文化.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它与中国古文化其它艺术所产生的审美观有着密切的关系. 原始社会,人 ...

  • 【古道探古】长亭老街

    老 文/古道 街 长街古称长亭.主居王.谢.张.胡诸姓.长亭老街沿香花山麓构筑,长二里许,后因商贸繁荣,店铺增多,商街延伸,故又称长街.西为香花山,北为巡检司城. 宁海县最长的老街 长街,自东折南而至 ...

  • 【古道探古】石吼宋桥 千古之谜

    作者:古道 摄影:清涟 西岙,位于东南滨海平原之中,即长街镇东北6.5公里王家岭西面山岙间,古称西洲. 宋代惠德桥为南宋单孔石拱桥,坐落在西岙村村口.惠德桥西北邻胡陈乡.三面山体如屏,一面港面如镜.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