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宁海】龙山老樟哀送老友

- 龙山老樟哀送老友(葱丛执笔) -

龙山村,居长街镇之东,村后群山蜿蜒如龙,环形围抱。漫漫六百余年,陈姓与吴姓聚族而居,与龙山相依,与阡陌相融,一代又一代。

初冬微雨,村头老樟,黄叶纷飞,哀然而泣,就在冬至的那一天,又忍痛目送一位朝夕相处七十余载的老友悄然离去。

鹉飞笔下的《缑城草木记》曾打动了无数读者,田间地头绽放的花草,碗里香甜的农家美食,满满的童年记忆,浸润着浓重的母慈父爱。

首次随鹉飞走进龙山,不是急于推开熟悉的娘家门,而是跨过村前的一垄垄田埂,在金秋浩荡的田野里寻找着父亲的身影。老人个子不高,墩实有劲,他侍弄的“植物园”,有青菜、芹菜、胡萝卜等等,深耕细作,井然有序,一看就是一把种植好手。他精心挑选了上好的蔬菜,承载着如山的父爱,装了一大筐塞进我们的车子里。

第二次刚弯进村子,武飞把车子停在了村口的一个粮仓。她说上几年老爸被一个种田大户请去做技术指导,结果种田大户拖欠老爸一人辛苦工钱就达三十多万,另有一笔钱还是爸替“老板”临时垫付的承包款,也被一并卷走了......从来都相信世间有诚信的老人,这回伤心太平洋了。

当个别人的诚信跌落尘埃时,朴实的老人仍停留在他的善良层面,三个女儿都婉言劝慰他,钱财乃身外之物,只有身体是最值钱的。老人终于走出了阴影,捧着他一颗“红心柚”般的心,重拾信心,又种起了百亩农田,待金黄的稻谷入仓时,倔强的老人终于展颜而笑。

村头的老樟,目睹着老友晨迎朝阳,扛锄暮归,风雨无阻,一生留恋于泥土的芳香。终于有一天,就在红心柚成熟的季节,日日相见的老友身影悄然消失在村子尽头,忆起往日点滴,止不住哀痛的泪水,随叶坠落。

哀乐响起,老友一路走好,待他日你长眠龙山,我安守村头,看春华秋实,一朝又一朝。

每每周末看看父亲

总觉得看一次少一次

今生至亲的父母渐行渐远

直至看不到忙碌的身影

才发现自己是一个虚壳的人

那种被悬空恍恍惚惚的感觉

似冬雨在空中飞旋,着不了地⋯⋯

- 质朴无华的小故事(鹉飞口述) -

抲猪仔

八八年的正月十六,父亲赶在长街市日头“抲猪仔”去。溜了一圈猪市场,他看到一个得过小儿麻痹症的腿脚不便的男人与他老婆在春寒料峭中出售一只半大猪,看上去这只猪仔出栏后,养了毛两个月了,猪的背条与脚样都长得贼好。

父亲是养猪能手。年年家里养两只猪,一大一小。接龙一样养个一年余,每头猪都超500斤以上。年里头,养了一年四个月的600斤大肉猪刚出栏宰杀,家里猪栏里还有一只半大猪,心想趁着春天再抲只“小猪仔”接上班。

此时,父亲左瞧右看这对夫妻的猪仔,觉得十分蹊跷,先天介好背条的大猪仔好好再养个一年定能成“大器”,怎么在这里出售大猪仔?

父亲便凑过去与他聊天。男人说,儿子考上上海某大学刚读了一学期,正月返校开学没学费了。因为夫妻体弱多病,育有两个儿子,又没什么特别的手艺,他说自己是“无告用人”(没能力的人),向别人借钱开口借钱也讲勿出,十分自卑的样子。

父亲一听,二话没说,掏出一早从母亲那里“领取”的200元抲猪仔钿,塞给了他们夫妻,只说了一句:我是龙山人,200元钱你拿去给儿子读书,什么时候有就什么时候还,没有不还也没事。并再三叮嘱夫妻俩,介好的猪苗带回家好好养,不要再卖了。养大了卖个好价,来年儿子读书的钱就不用愁了。

父亲就晃着空手回家了。

回到家,母亲问:“今天猪仔又没看上喜欢的?”父亲已经逛了好几趟长街市日,没看中喜欢的猪仔。今天好容易看上了,又没买下。

“猪仔倒看中了一头,我让那个人捎回去养,还把200元钱送给了他⋯⋯”父亲还津津乐道。

母亲听了父亲的话,又好气又好笑。家里有“四只书包袋”等着开学付书钿。三个儿女有师范的有读高中的,小女儿还在读小学。全靠长年辛苦劳作,精打细算,才养得起“四只书包”。八八年的200元,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父亲竟然没问对方哪里人,叫什么名字就把200元钱“资助”了。

到了六月份,卖猪仔的男人在自己村口乘凉,讲起正月十六遇到一个龙山介好的人,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我大姨娘正好路过,有人说,她是龙山来的媳妇,可以向她打听打听。大姨娘根据他的描述人的样子,就说:这个人我忖忖要么就是我姐夫,龙山人除了我姐夫,很少有人干这样的傻事。

此事,我母亲也压根儿没跟大姨娘说过⋯⋯大姨娘回娘家时,就向我母亲问起这事,母亲才知道父亲帮的人是大湖村人,两夫妻家里人单力薄,育有两个儿子长得聪明英俊。村里人眼里是“无告用人”,但夫妻人穷志不穷,想尽办法在培养儿子。看来,父亲真没看走眼,爱怜心又一次温润了一个生活中需要关爱的人。

拐脚胡叔叔终于知道了帮他的人叫陈用林,龙山村里被称为第一“石骨硬”的副村长。

暑假时,冒着暑气买了两篮包子来我家感谢,父亲母亲买来好菜热情招待他们。

又到寒假正月时,让他儿子来我家拜岁,陪同的当时有个叫“胡国平”的我长街中学学长,我们认识,便知道拐脚叔叔的儿子也是高我两届的长街中学学长。

父亲母亲又一定塞给他一些压岁钱,虽然不多,略表心意。再后来,拐脚叔的老婆得了重病,父亲让母亲在大姨娘的陪同下,送了一些营养品去看望她。

助秧苗

给父亲守丧的第三个日子里,我去娘娘宫市场买点东西,村口偶遇邻村的陈用建叔。

他搭上我的车,一路上说我父亲是好人,告诉我一个不知情的故事:

有一年他撒了杂交水稻谷种,苗儿勿出,但再播种已错过时令,一家四口的几亩责任田眼看要荒芜了,急得团团转,想到父亲的水稻合作社,于是到钢棚厂里找父亲想办法。

父亲热情接待,满口答应,对用建叔说,给你种种的秧苗有的是,尽管来拿。

用建叔要用钱来买,父亲一分不收。用建叔说父亲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换作别人肯定趁机可以卖点钞票增加收入。

一世勤劳传佳风

终身俭朴留典范

父亲是个红心柚●鹉飞

(0)

相关推荐

  • 乡土散文:留在我身上的乡恩乡情

    文:吴建昌 图:来源网络 今天是重阳节,加上又是星期天,上午休息.虽地处水乡平原无山可登,但陪母亲在小区内散散步那是必须的.早上,吃过早饭,便开始陪母亲在小区里散步.阳光灿烂,秋高气爽.不知不觉在小区 ...

  • 知否大结局:盛紘宠妾灭妻影响儿女人生,女儿低嫁,儿子不近女色

    盛家几个儿女除了华兰外,都受到了父亲盛纮宠妾灭妻的负面影响,可以说影响了儿女们一生的性格命运! 长柏受到刺激最大,因此他立身最正. 小说里长柏最厌恶侍女花红柳绿,活泼轻浮的一概不许留在院内服侍. 因为 ...

  • 【百鸟朝凤】颜征在,中国的圣母

    颜征在的故事 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 姓名:颜征在:性别:女:民族:汉 生卒年代:前568-前537(31岁) 职业:家庭主妇:封号:启圣王夫人 社会关系:叔梁纥·丈夫:封号:启圣王 古代女人封号的获得 ...

  • 书评A220:晚风细雨沾衫袖——读《晚风细雨》

    文/望月听雪 薄薄的一本精装小书,两个中篇,未曾想篇幅并不长的两篇小文,看下来竟然觉得恍若隔世,时代的沧桑沉重感,好似踏破了几十年轮回,海峡两岸的如许时光里,隔开的翘首盼望,隔不断的情深意长.通篇直觉 ...

  • 【阅读悦读丨小说】韩雪丽《木莲》(三)

    三国时期的那些奇葩的两性关系:奉献寡嫂,讨好兄弟 [作者简介]韩雪丽,石家庄人,热爱诗歌,有作品发表在<现代诗歌><诗歌网><长江诗歌>等刊物.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 ...

  • 【阅读悦读丨小说】韩雪丽《木莲》(二十二)

    [阅读悦读丨散文]鲁京<怀念老友古丽> [作者简介]韩雪丽,石家庄人,热爱诗歌,有作品发表在<现代诗歌><诗歌网><长江诗歌>等刊物. [本文由作者授权 ...

  • 李纨:母亲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的高度

    <红楼梦>中描写的母亲很多,贾母.王夫人.邢夫人.薛姨妈.赵姨娘.王熙凤.尤老娘等等. 李纨显得与众不同,她是一位注重教育.有大格局的母亲. 李纨与贾家同辈的媳妇王熙凤.尤氏等相比,存在感 ...

  • 【阅读悦读丨小说】韩雪丽《木莲》(二)

    [阅读悦读丨散文]刘茜<寻找蓝色记忆> [作者简介]韩雪丽,石家庄人,热爱诗歌,有作品发表在<现代诗歌><诗歌网><长江诗歌>等刊物. [本文由作者授权 ...

  • 【阅读悦读丨小说】韩雪丽《木莲》(四)

    [阅读悦读丨散文]李芳洲<晒拍癖> [作者简介]韩雪丽,石家庄人,热爱诗歌,有作品发表在<现代诗歌><诗歌网><长江诗歌>等刊物.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

  • 贾政真的是假正经吗?

    本文音频:贾政真的是假正经吗? 贾政是贾宝玉的父亲,贾母的次子,荣国府的二老爷,可以说是荣国府正儿八经的男主人,他的妹夫林如海评价他说: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 读遍红楼梦我 ...

  • 【阅读悦读丨小说】韩雪丽《木莲》(十)

    [阅读悦读丨小说]林克于<背着儿媳去"上门"> [作者简介]韩雪丽,石家庄人,热爱诗歌,有作品发表在<现代诗歌><诗歌网><长江诗歌> ...

  • 新聊斋|墓中姨娘

    明朝,一员外妻子与小妾不和.员外身亡后,妻子编造谎言,说丈夫托梦要小妾陪葬.小妾不信,妻子便晓之以理,说动了小妾,小妾换上盛妆,与夫同葬墓中.十年后妻子身亡,儿子再将母亲合葬进来,却发现姨娘竟没有死. ...

  • 鲁院有约 | 生命里的枣树

    自强文苑微刊        总第98期 生命里的枣树 河南省|韩报春 一 我家在豫西南部山区,村子不大,天高地阔,人烟稀少,就是树多,出来门东沟沿边上长满了榆树.枸树.苦楝树.洋槐树等杂木. 最多的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