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还有多少老建筑?
清末的成都老照片
成都人一向以“从未改名的城市”、“扬一益二”、“中国十大古都”等煊赫名目为傲,然而有一个颇令成都人尴尬的事实,那就是现在成都这座城市里,已经找不出多少资格的古建筑了。
如果只看地面建筑(也就是不算遗址、墓葬之类),如今的成都市区,最古老的建筑只能追溯到清代,大名鼎鼎的杜甫草堂、武侯祠、青羊宫、文殊院,统统是清代重修的。
当然,毕竟成都在明末清初时遭遇战火,整座城市几乎毁于一旦,所以找不到明代以前的地面建筑,也可以理解。但是最近几十年来,成都仍有大量古建筑和年代建筑被拆毁,却不得不让人耿耿于怀了。
比如位于市中心的“皇城”,原为明蜀王府,占地广阔、规模宏大、园林精致,清代改为贡院,可同时容纳万名以上士子考试。民国时期,贡院虽然先后被改为政府机构、学校等,但建筑大体完好。可惜在“文革”初期,有着600年历史的皇城被拆得片砖不留,如今已毫无踪迹。
未修天府广场前的成都皇城坝,还保留有大量的历史街区
再比如,成都当了几百年省会,省、府、道、县各级官衙一应俱全,然而我们今天翻开成都老建筑名录,却会发现上至总督衙门、巡抚衙门,下至成都、华阳两个县衙,乃至各级文庙、武庙、城隍庙,竟无一保留下来。唯一幸存的成都府文庙大成殿,还被远远地搬迁到了金堂县,如今已经几乎被人遗忘。
除开官府建筑,成都的民间建筑也曾蔚为大观。各省各地的会馆、高官大贾的宅院、近代军阀政商的公馆、各种信仰的寺观祠庙,很多都堪称建筑精品,而这些老建筑,如今除少量幸存外,绝大多数也已经灰飞烟灭。
举个例子,成都文殊院附近白云寺街上有一个门楼,这座门楼风格独特、气势不凡,但为啥只剩这一个孤伶伶的门楼了呢?其实它原来位于鼓楼南街,是刘文辉的部下石肇武的公馆大门,可惜1990年石肇武公馆被拆除,仅存门楼。2006年因城市建设需要,又原样迁移到现在的地方。石肇武只不过是刘文辉手下的一个旅长,其公馆都修得这么漂亮,可以想象,成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消失了多少像这样有价值的老建筑!
石肇武公馆门楼
再比如大名鼎鼎的九眼桥。九眼桥位于成都东门外锦江上,原名宏济桥,又名镇江桥,是古成都的地标性的建筑物,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距今约400年的历史,是锦江上最大的一座石拱桥。1953年,为方便机动车通行对九眼桥进行了改造,削拱降坡,将拱背状改为平面状,铺设水泥混凝土桥面,并增设了栏杆,但桥墩和桥孔仍保留古石桥原状。
可能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想不到,这么古老的九眼桥居然是在1992年被拆除的。1992年啊同志们!改革开放都十几年了,保护文物的观念已经初步形成了,居然在这个时候还拆了一座地标性的古桥!据说当时很多专家、市民都发声,反对拆除老九眼桥,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古老的九眼桥还是以“妨碍泄洪”的理由被拆掉了。
可怜九眼桥躲过了战争、躲过了洪水、躲过了“破四旧”,偏偏消失在了1990年代。
九眼桥一拆,成都市区内再无古桥,什么万里桥、十二桥、驷马桥、五丁桥、送仙桥,没有一个是古代遗留下来的文物。2001年11月,在老九眼桥原址2公里外的地方,又新建了一座仿古九眼桥,虽然还是九个孔,但再也找不回古建筑那种沧桑厚重的历史感了。
拆除前的老九眼桥(左侧)
2001年建设的新九眼桥
当然,城市要发展,不可能原封不动,中国大部分城市的老建筑在城市改造中都损失惨重。不过像成都这样对老建筑一扫而空的建设方式,即使在中国城市里也不多见。举个例子,在中国的大城市里,北京还保留有大量的老胡同,上海有外滩建筑群,天津有五大道近代建筑群,武汉有汉口近代建筑群,广州有沙面近代建筑群,南京、重庆都保留了大量民国时代的公馆或名人故居,沈阳、青岛、大连都有成片的近代建筑,西安虽然老建筑也拆得厉害,但至少城墙保留下来了……而成都除了宽窄巷子那几条可怜巴巴的老街,还有成片成规模的老建筑吗?
好在这几年来,成都总算开始重视对老建筑的保护了,除了对成都市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严格保护外,还公布了18批314处历史建筑名单。为方便大家掌握成都文物古迹和老建筑的踪迹,公众号“巴蜀风物志”特整理了目前成都市域范围内的国家、省、市、县四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名单,建议大家收藏,以便寻访老建筑、感受文物古迹的魅力。
四、成都市各县(市、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共337处,因资料来源不一,可能存在遗漏)
附注:以上名单截止2020年12月,如有错漏,欢迎指正,转载请注明出处。
每天推送一篇有关四川的高质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