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历史,蔡桓公是谁?
《扁鹊见蔡桓公》是《韩非子·喻老》篇的节选。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东周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著有《韩非子》一书。韩非认为“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倡导“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并以典故“扁鹊见蔡桓公”为例加以论证:“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蔡桓公是谁?桓侯又是谁?
同一典故,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的记载是: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这里没有提到蔡桓公,提到的是齐桓侯、桓侯。看来,韩非和司马迁所说的“有疾”之君“桓侯”和“齐桓侯”是同一人,这个人就是扁鹊见到的“蔡桓公”。那么,问题是:“齐桓侯”为什么可称之为“蔡桓公”呢?
原来,周王朝实行分封制度,按地位和功勋依次封爵为公、侯、伯、子、男,管辖不同大小的区域。《孟子》记载:“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太公望吕尚者,......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於齐营丘。”《封神演义》载:齐─姜姓,侯爵。......太公在齐,治国有法,使民以时;不五越月,而齐国大治。
然而,到齐康公时田和为相。公元前391年迁康公于海上,食一城,奉其先祀,田和自立为齐君。次年,齐师伐魏,取襄阳。不久田和与魏文侯、楚人、卫人会于浊泽(今河南长社县境内),求为诸侯,魏文侯为之请于周安王。前386年,田和立为齐侯,列于周室。前379年康公死,齐国姜氏为田氏取代,史称“田氏代齐”。太公望至此绝祀。田氏齐国田和谥号“齐太公”,第三代田午谥号为“齐桓公”。为避免与“春秋五霸”的姜氏“齐桓公”混淆,通常人们称田午为“田氏齐桓公”。因桓公午曾迁都上蔡,人们又称其齐国为“蔡国”,所以韩非把田午称作“蔡桓公”。
以地名冠爵号、冠国号,史有惯例。如: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而称梁惠王;韩哀侯灭郑国后迁都于郑(今河南新郑)而韩国又称郑国。历史可以相似,时代总是不同。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时期的“蔡国”(公元前1046—前447年)早已灭亡,那时的“蔡桓侯”(公元前714年—前695年在位)也随之而去。韩非讲“蔡桓公”、“桓侯”,矢口不提“齐”字,是否隐含正统观念我们不得而知。但这里的“蔡桓公”(公元前400—前357年),的确就是“齐桓侯”,是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与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同时代的悲剧人物。
《韩非子·孤愤》有言:“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扁鹊曰:“病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庭花》,其辞轻荡,其音靡靡,而其乐甚哀。终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天下大事莫过于生死存亡,人之生在于扶正祛邪,国之存在于正道沧桑。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如今,“两个务必”正如扁鹊观相,家国同理、人事同由。讳疾忌医不可取,防微杜渐是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