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不辩才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
意思是说世人所称谓的勇者,一定有过人的操守,一个平常人受到侵犯时,拔着剑跳起来,挺身出来打架,这不能算是勇敢。世间有大勇的人,是遇到突发事件不惊慌,受到无端的侮辱,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因为他的胸怀博大,修养深厚,志向高远。
苏东坡所说的“大勇者”,是摆脱了狭隘自我的得道者,代表一种“宠辱不惊,淡定从容”的大境界。
人一旦被自我的牢笼困住,对于别人不同于自己的意见,就容易争论;被人误解,就急于表白;要是被人诽谤,受到侮辱,就“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是常人的境界。
其实,忍辱不辩才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积德修福的必要条件。
有一次魏老先生被请往一病人家中治病。他离开后,病人发现藏在枕头下的十两银子不见了。病人的的儿子,怀疑是魏老先生拿了,就到老先生家,对他说:“有桩疑难事,想问先生,但是又怕老先生见怪,不敢说。”
魏老先生说:“你说吧,不责怪你!”
病人的儿子就把银子丢失的事说了。老先生把他请进密室,说道:“银子是我拿了,我是想暂时拿去以应急需,本打算明天复诊时偷偷还回去。今天既然你来了,我这就还给你!”说完马上给他十两银子。
因为这件事,对魏老先生的诽谤议论之声四起。老先生听到之后,神态自若,毫不在意。
不久,病人痊愈,自然要清理打扫一下自己长久卧病的床铺,结果在床下发现了原以为丢失的银子。病人大惊而后悔地对儿子说:“银子并没有丢失,我们错怪了魏老先生,现在我们应该马上去老先生家,当着众人的面把钱还给他,不能再让他蒙不白之冤!”
魏老先生笑着把他们扶起来,说道:“这有什么关系?不要放在心上!”
病人的儿子问魏老先生:“本来是我诬赖先生,为什么先生甘愿忍受污名而不解释呢?”
魏老先生笑着说道:“你父亲与我是乡亲邻里,我素来知道他勤俭惜财。他正在病中,听说丢了十两银子,病情一定会加重,甚至会一病不起。因此我宁愿受点委屈,背上污名,使你父亲心安,病自然会好起来。”
听到这里,父子俩又跪在地上,叩头不止,魏老先生扶起二人,设酒款待,尽欢而散。从此,老先生“魏善人”的名声就传开了。
自古就有“德为福寿之本”“仁者寿”的说法。
积德行善的魏老先生福报很大,儿孙显贵,他的儿子魏廉访高中进士后,又做了一省的臬台。在老先生八十大寿时,受到了朝廷的封诰。
被说的人要是自己卷进去,必成风暴之眼,自找苦吃,其实这些好坏说辞与被说者毫无关系,就让争辩双方闹去吧。
——若本文对您的内心有所触动,恳请随喜转发,这样可以让更多人受益,可能很多人会因为您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