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安安这道题丢了分,赶紧请海淀老师给支了个招

ID:haidianpangbaba

胖爸有话说

进入中学以后,安安的语文,总体还比较顺利,对此,我可不敢贪功,主要原因应该归功于,海淀重点小学的两位语文老师,她们给孩子的底子打得好。

但是,上次期中考试,有一道基础题做错了,病句改错。这个题型好像在小学时练得不多,所以,她有点摸不着套路和头绪。我作为一个码了几十年字的,虽然可以告诉她答案,却实在说不清所以然。要搁别的家长就该焦虑了,我不怕啊,读者们当然也都不用怕,因为咱有智囊团啊!

今天,就请来自海淀的沁老师,为我们讲一讲病句改错的那些事,看完后应该干啥来着?点赞,点在看,转发朋友圈,不但是对老师的尊重,还能收获一份独家资源!

当胖爸给出这个命题时,我很惊讶、欣慰于家长们对于孩子语文学习的深谋远虑。对于当下重文化熏陶、轻语法教学的语文教育来说,虽然病句已经很少以独立成题的方式出现在试卷中,但它却影响着孩子在听、说、读、写四大方面上的能力发展,同时也彰显着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和文学底蕴。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去年央视举办的《主持人大赛》,看着台上几乎无需打腹稿、出口即成章的主持人们,相信没有人不惊叹于他们的口才。其实不光是上台主持,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各行各业都会让人更具优势、脱颖而出。不论是口头,还是书面,要做到流畅表达,减少语病,甚至于消灭病句是最基本的。

在小学阶段,大家可能普遍认为只有口语交际和习作才会涉及到这方面的能力,其实不然,就平常发言和考试答题而言,如果是充满病句的回答,那么即便观点再准确、思想再深刻,也无法让其他人明白你想要表达的内容,更别说产生共鸣了。

因此,今天,沁老师就跟大家说一说如何分析、解决病句问题。

一、分析病句

病句的分析离不开对病句类型的了解掌握和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然而,语言感知能力是不能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熏陶。因此,沁老师今天主要跟大家说说病句类型,它可以立竿见影地帮助大家及时发现表达中的病句问题,并且指导孩子如何有效避免或修改病句问题。

病句类型一:成分残缺

1.缺少主语:即没有执行句中行为或动作的主体。

例如:在沁老师的分享中,明白了如何分析病句。(句中缺少谁明白了如何分析病句)

应改为:在沁老师的分享中,我明白了如何分析病句。

2.缺少谓语:即句中没有说明主语、陈述主语某种性质、动作、状态。

例如:现在的社会,仍有人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应改为:现在的社会,仍有人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3.缺少宾语:即句中没有动作的接受者。

例如:胖爸致力于解决教育资源不均。

应改为:胖爸致力于解决教育资源不均的问题。

病句类型二:语义重复

主要是词义的重复,即多出了一个含义相同的词语,使句子啰嗦,甚至结构受损。

例如:沁老师反复多次修改这篇文章,力求让每一位读者都有收获。(句中“反复”和“多次”含义相同,重复使用让句子显得啰嗦)

应改为:沁老师多次修改这篇文章,力求让每一位读者都有收获。

或改为:沁老师反复修改这篇文章,力求让每一位读者都有收获。

病句类型三: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句子主体和它所执行的动作、呈现的状态等不搭。

例如:老师敬业的精神和瘦弱的身影,经常浮现在我的眼前。(句中“精神”和“浮现”不搭)

应改为:老师敬业的精神,经常影响着我;他那瘦弱的身影,经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2.动宾搭配不当:句中动作和动作支配的对象不匹配。

例如: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句中“提高”和“知识”不搭)

应改为: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3.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修饰谓语的词使用不当。

例如:我们一定要严肃地研究病句问题。(句中“严肃”和“研究”不搭)

应改为:我们一定要认真地研究病句问题。

4.关联词搭配不当:前后关联词不符合逻辑。

例如:只有了解了病句的类型,我们就能有意识地避免在表达中出现病句。(关联词的正确搭配是“只有……才……”或“只要……就……”)

应改为:只有了解了病句的类型,我们才能有意识地避免在表达中出现病句。

病句类型四:分类不当

例如:海淀区是北京城八区。(北京的城八区共有八个,海淀区只是其中的一个)

应改为:海淀区是北京城八区之一。

病句类型五:褒贬不当

例如:敌人的神机妙算最终被我军识破。(“神机妙算”一词是指惊人的机制,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这个词具有褒义色彩,用来形式敌人、坏人等不恰当)

应改为:敌人的阴谋诡计最终被我军识破。

病句类型六:句式杂糅

典型错误1:……的原因,是因为……(应改为:“……是因为……”或“……的原因,是……”)

典型错误2:是为了……的目的(应改为:“是为了……”或“……的目的是……”或“是以……为目的的”)

典型错误3:大多是以……为主(应改为:“大多是……”或“以……为主”)

典型错误4:有……组成(应改为:“有……”或“由……组成”)

以上是一些小学阶段经常出现在孩子表达中的病句类型。这部分内容涉及到一些枯燥的语法,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建议家长先了解,再引导孩子有意识地规避或修改。因为语文学习究其根本还是感性的,所以孩子关注的重点应该更多放在表达的内容上。同时,家长们还要避免传递给孩子一种学习语文、训练表达就是在理性学习语法、训练语法的刻板印象和错误观念。

二、解决病句

引导孩子在听中发现病句

在日常交流和表达中,建议有心的家长引导孩子关注交谈和对话中出现的语病现象,并规范自己的用语,减少过于随意、语病频出的情况,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当孩子听出他人语句中的病句问题时,家长们应及时给予肯定,并指导孩子进行修正。长此以往,孩子就能形成良好的语感。

引导孩子在说中避免病句

不论是课堂发言,还是与人交谈,都要引导孩子关注自己表达上的病句问题,当然这是建立在孩子已经解决了表达欲望和表达内容等问题的基础上。同时,还要引导孩子尽可能地少使用或不适用“嗯”、“昂”、“这个”、“那个”和“然后”等口头语,让表达更加干净、简洁。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家长们首先要鼓励孩子抓住课堂发言或当众演讲的机会,多表达、多锻炼。其次,可以建议孩子在表达之前先在脑海或心中先打个腹稿,这样不仅可以提前规避表达时可能会出现的病句问题,还可以建立信心。久而久之,孩子渐渐可以脱离腹稿这一拐棍,形成出口成章的能力。

引导孩子在读中品析语句

在阅读中,引导孩子关注文中语句的正确表达方式。这不光是语文课堂上需要做的,更是孩子们在课外阅读中要培养的意识。

不仅如此,朗读也是培养孩子语言感知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建议大家选择一些经典优秀作品,让孩子出声朗读。

引导孩子在写中修改病句

习作是病句问题的“高发地”。因此,建议孩子们在写完作文后,不但要检查错别字,而且最好能出声朗读自己的作文。因为有时候光靠默读难以发现病句,所以要引导孩子们通过眼、耳、口、心的配合来发现自己习作中的病句问题,并动手将不通顺的地方修改过来。如果忽视此过程,将它交给语文老师去批改,那么孩子对于病句的感知力和修改能力很难得到提升。

最后,我为大家找到并整理了一份巧记病句类型和修改方法的歌谣,以及一份在习作中修改病句的符号指南,希望能帮助大家彻底攻克病句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