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坚老师医案五则
(一) 真武汤 吴茱萸汤合潜阳丹治疗血管性头痛案
周某,男,67岁,退休教师, 1997年7月26日初诊:
患者身体素好,多年来经常头部冷痛,终年不能脱帽,即使大热天仍然如此,起因于十余年前冬天,外出淋雨所致。经过无数次检查,三年前确诊为血管性头痛。患者自诉头部疼痛剧烈,发冷发紧,得热稍舒,口不渴,大便干结,每头痛时,即头部大量出冷汗,血压升高,眼珠发红,持续半小时左右,头痛消失,眼珠红色消退,血压也恢复正常。察其面容晄白,舌胖淡,舌苔白腻,脉浮紧,时值夏天,仍然头戴绒帽,取帽以后,触摸其头部,感到头皮发凉,冷汗粘手。此为阳虚寒凝,当温阳散寒,处以真武汤合吴茱萸汤加减: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
1(太阳营卫)有受寒史,头部剧烈疼痛,发冷发紧,得热稍舒,触摸其头部,感到头皮发凉,时值夏天,仍然头戴绒帽,脉浮紧-------麻黄5克 细辛5克 “吴茱萸15克 党参10克 大枣6枚 生姜10克 红糖30克” + 白芍10克 + 白芥子10克
2(阳明里热)每头痛时,血压升高,眼珠发红,持续半小时左右,头痛消失,眼珠红色消退,血压也恢复正常--------龟板15地龙30
(阳明胃实)--------?
(阳明肠实)大便干结-----地龙30
3(太阴水饮)头部大量出冷汗,舌苔白腻,头皮冷汗粘手,舌体胖大-----法半夏10克 砂仁20 生白术20克 茯苓20克
4(少阴阳虚)面色晄白,舌淡------制附片10克 炙甘草10克
二诊:服上方后,疼痛完全缓解,精神好转。仍用原方5剂,吴茱萸改为5克,每剂加雪莲花一朵,制成蜜丸,每服10克,日二次,早晚各一次。服完一料,大约两个半月之后,疼痛不再,至今未发,冬天也无须带帽。
体会:本案属于寒证头痛,有阳气虚寒、虚阳上浮、寒湿凝聚三种病机,故一诊选用真武汤合吴茱萸汤、潜阳丹三方合方。患者正在发病,疼痛剧烈,因而吴茱萸之用,超过常量,加红糖同煎,是出自蒲辅周先生的经验,可以减缓大量用吴茱萸带来的温燥之弊,也可纠正吴茱萸的口感;再加麻黄、细辛、白芥子,散寒、通阳、化痰,增强止痛作用,其中暗合麻黄附子细辛汤于中。患者头痛发作时,每每眼珠发红,血压升高,这揭示了另外一种病机,即寒湿内盛、逼阳上浮,原方已经不能完全解决,故加大量砂仁入太阴温阳化湿,加龟板、地龙潜阳,是合用了郑钦安先生的潜阳丹。
仲景治疗各种阳虚寒湿的方剂,都以温阳、通阳、渗利为法,没有芳香化湿。叶天士云“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首创芳香化湿之法,徐灵胎评曰:“治湿不用燥热之品,皆以芳香淡渗之药,疏肺气而和膀胱,此为良法”。但叶天士的芳香化湿,是针对湿热交缠而设的,而清末四川名医郑钦安则针对寒湿内盛、逼阳上浮的病机,创制了一首“潜阳丹”,药仅四味:附子24克温阳,龟板6克潜阳,甘草15克和中,砂仁30克化湿,砂仁量大如此,其辛温芳香之性,既可入太阴,温化水湿;又可入少阴,纳气归原。如此病机阐释,如此组方思维,无疑对仲景学说是一大贡献。地龙一味,咸寒 润下,既可降压 潜阳,又可润下通便。
(二) 柴胡桂枝汤合二妙散、止痉散治疗身体疼痛(太阳营卫病)
周某,女,62岁,农民,2010年4月24日初诊
患者四肢疼痛 酸胀多年,遇到天气变化或劳累则加重,时发时愈,做过各种检查,类风湿因子不高,有轻度腰椎骨质增生,饮食 二便可。最近周身疼痛,右下肢从臀部到小腿胀痛厉害,活动稍舒,躺下尤剧,以致心烦不眠,舌淡,舌苔薄黄,脉弦细。
1(太阳营卫)周身疼痛,右下肢从臀部到小腿胀痛厉害,活动稍舒,躺下尤剧----
桂枝10克 + 白芍30克 + 全蝎10克 蜈蚣1条
2(少阳枢机)发病多年,时发时愈(休作有时);脉弦细,心烦不眠,舌淡----- 柴胡10克 黄芩10克 法半夏10克 生姜10克 党参15克 大枣10克 炙甘草10克
3(阳明里热)舌苔薄黄----黄柏10克
4(太阴水饮)天气变化易发作,酸痛------苍术10克
二诊:臀部及小腿胀痛显著好转,全身酸痛也有改善。现:颈部不适,精神疲倦。
1(太阳营卫)周身疼痛,右下肢从臀部到小腿胀痛厉害,活动稍舒,躺下尤剧----
桂枝10克 + 白芍30克
颈部不适:葛根30
2(少阳枢机)发病多年,时发时愈(休作有时);脉弦细,心烦不眠,舌淡----- 柴胡10克 黄芩10克 法半夏10克 生姜10克 党参15克 大枣10克 炙甘草10克
3(阳明里热)舌苔薄黄----黄柏10克
4(太阴水饮)天气变化易发作,酸痛------苍术10克
5(少阴亏虚)精神疲倦-----黄芪30克
三诊:头颈部及上身疼痛完全缓解,精神亦好转。现:仅臀部留有酸胀感,舌脉同前,仍用原方加减:
1(太阳营卫)周身疼痛,右下肢从臀部到小腿胀痛厉害,活动稍舒,躺下尤剧----
桂枝10克 + 白芍30克
2(少阳枢机)发病多年,时发时愈(休作有时);脉弦细,心烦不眠,舌淡----- 柴胡10克 黄芩10克 法半夏10克 生姜10克 党参15克 大枣10克 炙甘草10克
3(阳明里热)舌苔薄黄----黄柏10克
4(太阴水饮)天气变化易发作,酸痛------苍术10克
臀部酸胀------木瓜30克 怀牛膝15克 生薏仁30克
5(少阴亏虚)精神疲倦-----黄芪30克 当归10克
服后臀部酸胀感消失,一如常人
体会:经方中治疗因为风寒湿热导致周身疼痛的方剂不少,大多数单纯从太阳营卫不通+阳明里热+太阴水饮切入,以温阳散寒 利湿 清热为治,如乌头汤、白术附子汤、麻黄杏仁薏苡甘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等。习惯于用经方者,常常根据辨证论治的需要,选取以上方剂。然而柴胡桂枝汤的立意却与以上方剂显著不同。《伤寒论》第151条云“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从证候来分析,“支节烦疼”是指四肢烦劳酸疼,虽不剧烈,但缠绵不已;从方剂的组合来分析,是由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合方,两方都以“和法”为治疗原则,而不是以祛风、散寒、去湿、止痛为目的。这种病痛,最常见于中老年或体质虚弱的患者,最容易在劳累过后、天气变化、季节更替时发生,各种检查都显示不出有严重疾病,用药偏凉、偏温患者都感觉到不适。实际上这是身体虚弱或年龄趋于衰老的“虚人”,肌肉 筋骨不胜劳累,不能适应温差、湿度变化所致,这种因为身体不能和调而出现的病痛,不能当做风湿一类病来治疗,应当视为“亚健康状态”,而采用“和法”调治,故以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合用,“和阴阳,和表里,和营卫,和气血”。全方药性平和,不偏温,不偏凉,具有调补与治疗兼施的特点,故在中老年人和亚健康人群中运用很广。若疼痛是因为气候变化引起的,如开春季节湿热萌生时发作,加苍术、黄柏;如属劳累所致,加黄芪 当归;因烦疼而致睡卧不安者,加鸡血藤;酸枣仁、茯神;疼痛以臀部 腿部为甚者,合用四妙散(黄柏+苍术 生薏仁+怀牛膝);若疼痛牵涉到颈部,加葛根;疼痛剧烈者,合用止痉散,即加蜈蚣、全蝎等。
(三)桂枝茯苓丸合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犀角地黄汤治疗痤疮案
尚某,女,27岁,2010年6月15日初诊:
脸上长痤疮几年,色红密集,挤压时疼痛,有白色分泌物,每于月经前加重。4月份未行经,5月份行经2次,六月份尚未来月经,常经期紊乱,经色暗,经量较少,偶尔有血块,腹不痛,大便难解,一年四季手足冰凉,面色晦暗,皮肤油重,舌暗红,舌苔黄 腻,脉弦细。
1(太阳营卫循环)痤疮密集;月经色暗,量少,有血块;面色晦暗;一年四季手足冰凉。
肉桂10+丹皮10赤芍10炒桃仁10制乳香5制没药5穿山甲5皂角刺5+浙贝10
2(阳明里热)痤疮色红,舌暗红,舌苔黄-----黄连10黄芩10黄柏10栀子10连翘15天花粉10
(阳明胃实)---------?
(阳明肠实)大便难解---大黄10克
3(太阴水饮)有白色分泌物,舌苔腻,皮肤油重,脉弦细------茯苓30克
三剂为蜜丸,每次10克,每日2次,饭后开水送服,大约可以服一个半月。
二诊:上方服完后,脸上痤疮不再发作,手足冰凉显著改善;大便秘结显著改善;月经仍然不对期。原方继服一料,巩固痤疮疗效;同时以加味逍遥散调治月经,数月而愈。
刘某,女,24岁,2009年10月5日初诊:
从18岁起开始长痤疮,延绵不断,天热时痤疮变红、变大,甚至化脓,触之疼痛,月经提前、量多,大便偏干结。察之面色红,舌苔薄黄,脉沉涩。
1(太阳营卫)痤疮------桂枝10+丹皮10炒桃仁10赤芍10
2(阳明里热)天热时痤疮变红、变大,甚至化脓,触之疼痛,面色赤,舌苔薄黄;月经提前、量多------黄连10黄芩10金银花30连翘15蒲公英15野菊花15紫花地丁15天葵子10;水牛角15生地30。
(阳明胃实)--------?
(阳明肠实)大便偏干结------大黄10
3(太阴水饮)茯苓10(控油)
三剂为蜜丸,大约可以吃两个多月,每日2次,每次10克
二诊:服上方后,痤疮开始好转,月经提前、量多的情况改善,大便通畅,舌脉如前,仍用原方为蜜丸继续吃三个月,后以原方去五味消毒饮加凌霄花、茜草、藏红花为蜜丸消除痤疮留下的疤痕,告知避免熬夜,禁服辛辣、发物及油炸食品。
体会:痤疮为青年男女易患的疾病,现今中年人发病的亦复不少,除了西医认为的雄激素过高容易导致之外,日常油脂、蛋白摄入过多,抽烟、喝酒、熬夜,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中医一般从火毒炽盛或湿 热蒸熏两途入手治疗,用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黄连解毒汤等煎剂,有时有效,有时无效,爆发期有效,慢性期无效,长期服用则患者感到全身乏力,食欲下降,此为过用寒凉所致。临床报道桂枝茯苓丸加大黄可以治疗痤疮(太阳+阳明+太阴,此乃痤疮的基本病机),通过通阳 活血使郁火消散,痤疮平息,患者多有手足冷、大便不畅等证候,但较为严重的痤疮,此方效果不理想。以上说明痤疮的治疗,需要太阳的通阳 活血与阳明的清热解毒两者结合。我常以桂枝茯苓丸加大黄为主,痤疮散大、红肿为甚者,则合用五味消毒饮;痤疮硬结、分泌物多者,则合用仙方活命饮;痤疮密集、油脂较多者,则合用黄连解毒汤。患者明显有手足冷、舌质暗的,桂枝改用肉桂,加强其通阳的作用;大便稀溏的,去大黄,酌加少量干姜;月经提前量多色红的,合用犀角地黄汤凉血;皮肤油脂特多的,加猪牙皂角强力化痰浊。一概制成蜜丸或水丸,便于缓图,长期服用,以避免汤剂的寒凉过度。配合得当,临床效果颇佳。
(四)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茯苓丸合百损丸、阳和汤治疗股骨头坏死案(太阳营卫病)
胡某,女 65岁,农民,2009年11月10日初诊:
患腰腿疼痛十多年,从去年开始,出现左侧臀部以下骨头痛胀,跛行,不能任力,每走十余步即须休息,怕冷,饮食 二便尚可。西医诊断有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左侧股骨头坏死。察之面色不华,舌暗淡,脉沉缓无力。
1(太阳营卫)麻黄10克肉桂5克细辛5克制附片15克干姜5克炙甘草5克 + 丹皮10克赤芍10克炒桃仁10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三七15克琥珀10克血竭10克 骨碎补10克鸡血藤15克白芍15克自然铜15克地龙15克炮山甲10克 + 炒白芥子10克全蝎10蜂房10克土鳖虫15克
2(少阴)杜仲10克续断15克补骨脂15克鹿角胶15克龟板胶15克海马15克
二剂为蜜丸,每日2次,每次10克,大约可以服两个月。
三诊:上方服完一料,疼痛大为减轻,跛行亦不明显,腿脚有力许多,能够行走几百米,近日天气升温潮湿,腰腿又觉得有些酸胀,原方加苍术15克 黄柏15克,为蜜丸续服。一年后随访,病情稳定,行走自如,未继续检查。
(五)小青龙汤、乌梅丸合缩泉丸、玉屏风散治疗过敏性鼻炎案
辛某,女,39岁,2005年6月5日初诊。
患过敏性鼻炎十余年,每天早晨打喷嚏、鼻痒;流清涕如水;须持续一个多小时,不能自止,四季无差别,天冷尤剧,做过各种检查,服过多种中西药,均疗效不显,近年来,嗅觉下降,月经尚正常,白带较多清稀。察之患者面白,舌胖淡,津液多,口不渴,小便少,偶尔黄,脉弦细。拟用小青龙汤合缩泉丸加减:
1(太阳营卫不和)每天早晨打喷嚏、鼻痒------
黄芪30克白术10克防风10
麻黄10桂枝10细辛5蝉衣5僵蚕10 + 乌梅10白芍10五味子10
2(太阴水饮)鼻涕清稀如水,白带较多 清稀,面白,舌胖淡,津液多,口不渴,小便少,脉弦细------法半夏10干姜10茯苓30蜂房10
3(少阴)益智仁10乌药10山药30炙甘草10。 14剂。
二诊:上方服后,鼻痒、喷嚏;流清涕;程度减轻,时间也缩短,但月经提前一周,量多,白带偏黄,如豆腐渣状,月经前后阴部瘙痒,有慢性阴道炎,口苦,咽微痛,舌苔薄黄,脉细数,拟用乌梅丸加减:
1(太阳营卫不和)鼻痒、喷嚏-----
黄芪50白术15防风10
麻黄10桂枝10川椒5细辛5制附子5干姜5炙甘草5苏合香10蝉蜕10僵蚕10 + 乌梅60诃子10五味子10
2(太阴水饮)鼻涕清稀、量多--------蜂房12
3(少阴)温化鼻涕-----益智仁10乌药10山药15
4(阳明里热)月经提前一周,量多,白带色黄,如豆腐渣状,月经前后阴部瘙痒,有慢性阴道炎,口苦,咽微痛,舌苔薄黄,脉细数-----黄芩15黄柏15苦参10+白鲜皮15蛇床子15川槿皮15露蜂房10。
二剂为蜜丸,每天两次,每次10克,大约可服两个月
服上方两料后,过敏性鼻炎基本治愈,嗅觉逐渐改善,追踪三年,未曾复发。
体会:过敏性鼻炎以打喷嚏、流清涕、鼻痒为主要证候,从病机上分析,多为太阳伤寒挟有太阴水饮,用小青龙汤是为正宗。然而,有时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反复发作的过敏性鼻炎,因为一味温散,反而会使肺气更伤,故必须标本兼顾,本案一诊采用了小青龙汤、玉屏风散、缩泉丸三方合方。缩泉丸本为治疗肾气虚冷、膀胱失约、小便频数而设,曾读一位中医前辈的书,他认为:过敏性鼻炎涕流不止者,当用缩泉丸,固下即可以摄上。这个观点颇有创意。三方合用,以小青龙汤温肺化饮,玉屏风散益气固表,缩泉丸温下摄上,温散与补益、固摄熔铸一炉。用药后,虽然取得初步疗效,究竟药性偏温,带发了慢性阴道炎,出现月经提前、瘙痒、口苦、舌苔薄黄等热像,说明本案的病机较为复杂,阳明有伏热,且不再适合于用汤剂求速效,故二诊改用乌梅丸合玉屏风散、缩泉丸,制成丸剂缓图。针对过敏性鼻炎的特殊情况,乌梅丸中以黄芩代黄连,加诃子酸收,与乌梅相配,收敛止流的作用大增。黄芩、黄柏、苦参+白鲜皮、蛇床子、川槿皮等,针对阳明里热的阴道炎。方中的蛇床子、川槿皮,很少有人内服用于止痒。我从朱良春先生的著作中读到蛇床子可治咽喉痒,试用于临床,确实有效。朱良春先生善用白槿花治疗过敏性结肠炎,白槿花长沙药店无货,只好用川槿皮代替,亦有效。蛇床子性温,川槿皮性寒,两者同用,则不温不凉,我常用于鼻痒、咽痒、皮肤痒、阴痒等症,感觉比传统止痒抗过敏的对药如荆芥、防风、蝉蜕、僵蚕效果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