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师范院校考生的好消息,师范毕业可以免试领取教师资格证了

【平湖一柱 第1231期】

【核心提示】8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进师范毕业生教师资格认定改革;审核通过院校的师范毕业生可免试认定教师资格,便利师范毕业生就业……

8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进师范毕业生教师资格认定改革;建立教师教育院校对师范生教学能力进行考核的制度;加快推进允许教育类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开展教师教育院校办学质量审核,审核通过院校的师范毕业生可免试认定教师资格,便利师范毕业生就业,提升教师队伍素质。(8月17日新华网)

这也就是说,凡审核通过的师范院校,合格毕业生,教师资格证书可“免试认定“,毕业同时领到两个证——毕业证和教师资格证。这对今年报考师范院校的同学来说,不啻是一个好消息!

“师范”在我国有着特定的含义,就是专门培养教师的学校。在过去,“师范毕业当老师”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非师范类院校当教师那是“非专业”的。

但随着教师资格证制度的实施,教师需要“持证上岗”,同时,教师资格证也面向社会公开统一考试,凡符合条件者均可以报考,“师范”院校毕业生也不再“特殊”,也要参加统一的考试,考试、面试合格,方能取得教师资格证书,方有资格从教。这也就意味着,师范院校的“师范”二字只成为一个校名,和教师职业再无直接的关联。

但教师这个职业,毕竟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活”,并非某些人想象的那样,能识几个字、会算几个数就可以进学校、上讲台、当教师。“道”如何“传”?“业”如何“授”?“惑”如何“解”?不仅需要扎实的学识、深厚的教育学、心理学内功,更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爱生如子的仁爱之心,而所具备这些“功力”,非一日之功,,要在天长日久的专业环境熏陶中才能形成。因此,要培养不仅“手中持证”,更要“功底过硬”的合格教师,师范院校的专业培养便必不可少。

师范院校毕业生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主要来源,师范类专业办学质量水平直接决定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是影响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而原来的“学证”分离——师范毕业没有教师资格证,不仅影响了优秀考生报考的积极性,更直接导致师范院校培养目标的“散化”——要为毕业生的就业而考虑,从而导致师范专业教育的弱化。

国务院17日常务会议“推进师范毕业生教师资格认定改革”的决定,让师范教育回归其本来的应有要义,有利于更多优秀学生报考师范,促进更多的师范毕业生从事教育,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促进我国中小学教育稳固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 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