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荣敏 | 太姥山:白茶山
自古名山出名茶。东南名山太姥,地居海陆之间,百物丰藏,所产之茶,曾一度以“太姥茶”“绿雪芽”而被外界熟知,如今,福鼎白茶声名鹊起,因源于太姥山,故又有“太姥白”的雅号。太姥山与茶,其渊源深,其意蕴厚,其韵味长。本文就说说太姥山与“白茶”的渊源关系。
说起太姥山与白茶,人们最常引用的就是:“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这句原为《永嘉图经》里的话,因被《茶经》引存而广为人知。《永嘉图经》是大约成书于隋代的一本地方志。所谓“图经”,“图”为舆地之图,“经”为纪事文字,有图文并茂、互为印证的特点。因该书已经失佚,这句文字没有“图”的旁证,又因为永嘉县东三百里实为海,故“白茶山”便成为历史之谜。
于是便有了猜测,有学者认为,“东”应是“西”之误,疑是关于安吉白茶的记载;有人说,白茶山应该是乐清的雁荡山。陈椽教授在《茶业通史》中说:
永嘉东300里是海,是南300里之误。南300里是福建的福鼎,系白茶原产地。
近年来,陈椽教授的这个判断较为人们所接受。其实也不必去争论,可以只看事实,最“硬核”的事实就是,正如陈椽教授所说,福建福鼎是白茶的原产地;而福鼎境内的太姥山自古以来就是一座“白茶山”。
说“白茶山”,要先说“白茶”。它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由植物品种变异形成与茶树绿叶不同的白色芽梢制成的茶叶品种;二是指按特定制茶工艺加工的茶叶特产。茶界学者把第一种称为物种类白茶,第二种则为特产类白茶。第二种好理解,我们经常喝的福鼎白茶就是;但“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所指的“白茶”则可能复杂一些。因为,一般来说特产类白茶产生的时间比较迟。陈椽教授认为六大茶类的白茶是在19世纪50-60年代才开始创制。《茶及茶文化二十一讲》一书也指出,唐、宋时的所谓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制成的茶,这种白茶实为白叶茶,仍属蒸青绿茶。但也有论者指出,茶叶最早的加工方法是自然干燥,据此推定特产类白茶是中国最早的茶类,“古代采摘茶枝叶用晒干收藏的方法制成的产品,实际上就是原始的白茶”。有论者则根据成书于1554年的明朝田艺衡《煮泉小品》中“芽茶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生晒茶,沦至瓯中,则旗枪舒畅,青翠鲜明,尤为可爱”的记载,认为福鼎白茶所属的特产类白茶发明制作于这一历史时期。陈椽教授《茶业通史》引用明代闻龙《茶笺》“田艺衡以生晒不炒不揉为佳,亦未之试耳”来肯定《煮泉小品》的记载与现在的白茶制法完全相同。
撇开当年太姥山人用“生晒”“不炒不揉”的方法制作“原始白茶”的情况,本文只想说说太姥山与物种类白茶。我想简单地把物种类白茶的茶树简称为“白茶树”。其实可以这样通俗地理解,“白茶山”就是一座生长着许许多多白茶树的山。
除了《永嘉图经》和《茶经》的记载,关于白茶,接下来就是宋徽宗赵佶所著的《大观茶论》,其文曰:
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盖非人力所可致。正焙之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銙而已……
这长于崖林之间的自然就是白茶树,赵佶说的白茶是北苑贡茶,北苑位于现在的建瓯,可见北宋的福建,已种植白茶树。陈椽教授在《茶业通史》中引完《大观茶论》这段话之后说:“当时的白茶可能就是现今的大白茶种。”
依《大观茶论》“崖林之间偶然生出,盖非人力所可致”的描述,当时的白茶还不是人工种植,而是山中的野生茶。从野生茶到如今的大白茶种,其培育和发展经过漫长的过程。先从利用野生树种开始,再到人工栽培,中间经过自然驯化、种植和不断选育。福鼎拥有优质的大白茶良种,比如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被誉为“华茶1号”和“华茶2号”,福鼎大白茶于1965年和1973年两次被全国茶树品种研究会确定为全国推广良种,并列为全国区域试验的标准对照种,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茶树良种。
福鼎这么好的茶树良种,它从哪里发展而来?追根溯源,答案指向太姥山的野生茶树。
茶树育种专家郭元超等1957年开始就对太姥山野生茶树进行跟踪考察,考察对象就是鸿雪洞顶众所周知的那株大白茶母树,据说现在制作福鼎白茶所采用的品种之一福鼎大白茶都是由此繁殖而来,这株名为“绿雪芽”的大白茶母树被称为“真正意义的白茶生产历史见证的‘活化石’”。郭元超先生的考察报告指出,太姥山野生茶的叶形,锯齿与叶尖等并不十分典型,但其果实,种子却很特别,在茶树分类上具有独立的特异性,这是很有价值的,需要进一步加以繁育与利用。我想,这一结论正应和了《大观茶论》中关于白茶“崖林之间偶然生出”特点。《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说这些野生茶树的嫩芽满披白毫,正是生产白茶的茶树良种。
无独有偶,陈椽教授的《茶业通史》记载了太姥山上的那株野生大茶树:
在我国东南茶区,福建的野生大茶树也分布很广,1957年和1958年,在闽南和闽西以及闽东北茶区陆续都有发现。如福鼎太姥山上的最大茶树,高达6米以上,主干基部直径18厘米,周围35厘米,树冠直径2.7米,分枝离地高达2.5~3.4米,叶长17厘米,阔5~6.6厘米,叶脉10对。
这株母树在1957年郭元超等考察时已经枯死,1984年他们再度考察太姥山时发现原地又长出一株,当地群众确认为原枯亡株重新萌发,时隔20余年已生长高达3.3米。
郭元超认为,太姥山耸立东海之滨,约位于北纬27°10′,东经120°15′。山上岩峰林立,石洞遍布,山涧内日照少,漫射光多,同时风力极微,土壤属山地红壤或过渡性黄红壤。腐殖质层厚,气候温暖多雨,全年雨量充沛,湿度高,云雾多,气温年较差较小,无霜期长。这些都为野生茶树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闽东茶叶历史文化》说:“闽东茶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为野生茶树原产地。……境内已发现野生大茶树群落十多处主要品种7个,选育和栽培有性系和无性系地方良种十多个。”该书把“太姥山大茶树”排在主要7个品种的第一个来进行介绍。可见其典型性和重要性。
民国卓剑舟先生《太姥山全志》载:“太姥岩茶,邑中随处皆有。茶产山中者为上,曰太姥岩茶。”福鼎茶界认为卓剑舟所指的太姥岩茶有一些是俗称为福鼎菜茶的品种,它们在福鼎当地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茶树,是制作特产类白茶的上好原料。茶界泰斗张天福在《福建茶史考》中说,白茶首先由福鼎创制,当时银针采自菜茶树上鲜叶(闽东北的原生茶树种)。茶叶专家张堂恒《中国制茶工艺》中记载,清嘉庆元年(1796年),福鼎茶农用菜茶的芽头制白毫银针。
近些年,福鼎茶办的杨应杰先生不断地对太姥山野茶树进行调查,他在太姥山一片瓦、白云寺、普明寺、天门寺、青龙洞、龙虎洞、蝙蝠洞、蛤蟆洞、梅花田、玉湖等周边均有发现年代久远的野生茶树群落。特别是青龙寺前的一株特别高大,呈乔木状,树高达5米,有五个分枝,树冠很大,长势良好,每年都会开花结果。青龙洞僧人说,它是福鼎菜茶品种,由鸟类或风力传播茶树的种子,遇到适宜环境萌发生根。
鸟类或风力传播野茶树的种子,使得太姥山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白茶山,杨应杰赞叹,太姥山就是一座野生白茶树的宝库。的确,在太姥山风景名胜区山岳景区2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只要游客有心,就会在或茂密或疏朗的植被当中相遇自在生长的野生茶树。
而太姥山野生茶树为福鼎茶农培育茶树优良品种提供了种质的保证。《太姥山全志》所载陈焕移植“绿雪芽”的传说堪为经典:
陈焕,湖林头村人,光绪间孝子,家贫。一日,诣太姥祈梦,姥示种绿雪芽可自给。焕因将山中茶树移植,初年仅采四五斤,以茶品奇,价与金埒,焕家卒小康。自是,种者日多。至民国元年,全县产量达十万斤矣。
现在人们把鸿雪洞旁的那株大白茶母树称为“绿雪芽”,与大家耳熟能详的太姥娘娘与绿雪芽的传说有关,这个传说的本意要说的是太姥娘娘所生活的上古时代太姥山就产茶,人们就开始用茶治病救人普惠百姓,传说反映人类与茶树之间的美好关系。考相关记载,“绿雪芽”之茶名在明末才出现,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可能是文人给予命名的茶名,太姥山在有“绿雪芽”的茶名之前,文人墨客但凡在诗文中写到在太姥山喝茶或喝到太姥山生产的茶叶,大多以“太姥茶”名之,而有了“绿雪芽”这个名称之后,它几乎成为“太姥茶”的代名,故明末清初周亮工才写诗夸赞:“太姥声高绿雪芽。”文人们不关心茶种,只关心他们喝的茶,因此那时候的“绿雪芽”是太姥山茶中已经制作好的茶叶名称,而《太姥山全志》所载陈焕移植的“绿雪芽”却实实在在是一种茶叶树种。有资料显示,太姥山鸿雪洞旁的那株绿雪芽和陈焕移植的太姥山绿雪芽茶就是后来被唤作福鼎大白茶的茶树品种。《太姥山全志》的记载揭示了大白茶树种在清光绪年间开始从太姥山移植到太姥山的周围广大乡村,到了民国年间被普遍种植。同时这个名字也反映了大白茶的茶芽因满披白毫而色白似雪的事实。
据《福鼎县志》记载,点头翁溪村汪家洋自然村有一个农民林圣松,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在太姥山麓五蒲岭发现了福鼎大毫茶,移植后发现产量高品种优,后被大量推广种植。福鼎大毫茶生长的芽头肥壮,挺直如针,遍披白毫,色白如银,是制作白毫银针的上好原料,如今已是福鼎境内的当家茶树品种。
种植的同时当然还进行精心的培育,这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艰辛过程,今天,六大茶类中的福鼎白茶有这么优秀的品质,令世人瞩目,让茶人倾心,首先应该得益于特定地域条件下培育出的茶树品种的优质,亦可谓“一方水土培育一方茶”。
峰岭层叠、怪石嵯峨、云雾缭绕的太姥山,的确是优质白茶树的故乡!
一株伟大植物的传奇,果然有其不同凡响的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