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味儿”作家老舍:与女作家同居,67岁投湖自尽,女方终身未嫁
#老舍#
他出身寒门,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被誉为中国“大文豪”,经常被人拿来和日本的川端康成,美国的海明威相提并论。
一直以来,一直流传这么一个传说:
“如果老舍不自杀,196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就轮不到日本作家川端康成。”
不管传说是真是假,足于看出老舍在文坛上的成就,并非一般。
作家老舍
读过老舍作品的人,可能都对他的作品有种小人物大情怀的感慨,这无论是从他的《茶馆》、《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经典作品来看,皆是如此。
(往期回看)重读《茶馆》与《骆驼祥子》,看老舍作品中的那些京味民俗事儿
和鲁迅激进的抨击文风相比,老舍更擅长采用细腻的手法来展现社会人性,各个不同阶层人物的人生命运。
作为京味儿的开山鼻祖,老舍在文学上斩获的成就,不言而喻,是众所周知的。
老舍作品《骆驼祥子》
而除了文学上的成就,老舍在情感婚姻和人生遭遇上,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婚姻上,老舍和许多民国的文化名人一样,有过让人非议的婚外恋情。
在人生遭遇上,老舍也同样是一个比较凄苦的文人,尤其是他的跳湖自杀之死,更让人感到诧异和感慨不已!
01 出身寒门,19岁当上校长
老舍,1899年出生于北京,父亲是个满族的护军。
在他1岁多的时候,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其父不幸阵亡在这场战乱中,自此,家庭支柱倒下,其母只能靠给人洗衣裳做活计来维持全家的生计。因为家庭贫穷,老舍经常吃不饱饭,为此身体长得瘦瘦弱弱的。上学,那就更成了遥不可及的奢侈之事。
直到老舍9岁时,一个叫刘大叔的有钱人,资助了老舍上小学。
可以说,也正是如此,老舍才得以靠读书走上了文坛,改写了自己的人生命运。
老舍虽然家境贫穷,但是却不能阻碍他对知识的追求。后来,因为学习成绩出众,老舍考上了不收学费的北京师范学校。
上师范学校之后,老舍更是奋发图强,常常读书到深夜,仍舍不得放下手中的书。对于这个勤劳上进的学生,校长很是喜欢,经常喊他到自己家里做客,并开放自己的藏书给老舍阅读。
在那个物资贫瘠的年代,老舍很感激老师给的机会,更是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类书籍。
几年过去后,他从师范学校毕业,被校长保举,直接当上了小学的校长,那年,他才年仅19岁。
如此年纪,就能当上校长,这放在今天也算是罕见之事,这也足于看出其才华之出类拔萃,碾压众人。
也正是如此,25岁那年,他被邀请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教师,教外国人学中文。而出国教书,洋人不知道有没有学到知识,反正老舍在国外确实读了不少的西方英文著作。
当时,由于文化和语言差异,想要通透地阅读西方原著几乎不可能,老舍只能请教身边的当地人。
老舍几乎是一个嗜书如命的人。在国外教书,工资并不高的他,为了赡养母亲,每个月除了需要将一部分工资寄回国内,其余的大部分薪资都用来买了书。为此,以至于因为没钱吃饭,而常常饿肚子。
4年后,直到他回国,也依旧不忘了将自己的几大箱书籍带回国。
作家老舍和家人
02 老舍与胡絜青和赵清阁的相识
1931年夏,老舍和一位名叫胡絜青的女子结为夫妇。
胡絜青,北京满族正红旗人,1905年生,比老舍小6岁。因为出身还不错,胡絜青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熏陶,从小酷爱书法绘画艺术,且得以有幸上学念书,在绘画艺术上有不小的成就。
1930年,25岁的胡絜青受邀到北京的西城烟筒胡同拜访白涤洲先生,而当时也恰好是老舍从国外教书回国,住在白涤洲家,于是两人冥冥之中就这样相识了。
老舍夫妇
作为老舍的小迷妹,胡絜青早就对老舍的才华有所耳闻。
由于两人都是满族人,加上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相同,在结识后,便常常以书信交谈,且渐渐地互生情愫。
老舍在齐鲁大学教书时,常常给胡絜青写信,诸如此类:
“我不会欺负你,更不会打你……让你挺神气地在前头走,我在后头伺候你。
咱们要和和气气,一辈子不吵嘴。整天吵嘴,你鼓着,我瘪着,多没意思……
1931年,胡絜青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两人顺理成章结了婚,并生育了几个孩子。
结婚后的老舍,经常到各地大小师范院校教文学课。
1937年,抗战爆发后,夫妻二人更是聚少离多,胡絜青带着孩子和母亲一块生活,而老舍只身离开,去往了“大后方”武汉(当时,大女儿4岁,儿子2岁,幼女年仅3个月),而这一告别,整整持续了6年。
对此,有人质疑这是“抛家弃子”,“投身抗战”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老舍到了武汉之后,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
尽管社会环境不尽如意,但是生活总是要过的,也在这时,老舍与另一个女人扯上了联系,此人便是民国时期著名女作家赵清阁,当时身任“秘书”。
赵清阁生于1914年,1933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是当时《女子月刊》的撰稿人,还曾得到过鲁迅的接见和关怀。
由于工作关系,老舍与赵清阁很快便熟络了起来。
对于老舍,赵清阁曾说过那么一段话:
“让我们想法子逃到遥远的地方去,找一个清静的住处,我著书,你作画,与清风为友,与明月为伴,任天塌地陷,我们的爱情永生。”
这句心声的吐露对象,无疑就是才华横溢的作家老舍而言的。
而对于赵清阁,老舍也是非常欣赏:“流亡到武汉,我认识了许多位文艺界的朋友,清阁女士是其中的一位,那时候,她正为创刊《弹花》终日奔忙。她很瘦弱,可是非常勇敢。”
出于崇拜、出于欣赏,出于扶持,两人互生情愫,很快“住到了一起”。两人常常一起畅谈人生,一同写作,赵清阁的到来,无疑给孤独的老舍,带来了心灵的慰藉。
几年之后,胡絜青曾带着孩子历经波折前去找老舍,当时的老舍事先还不知情。
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千里寻夫的母子几人,几经辗转,历经奔波来到重庆,第一时间见到的不是老舍,而是协会成员。
正在吃饭的老舍,听闻妻子要来的消息之后,吓得不轻,惊得连筷子都要掉了。
当时的老舍,既没有马上去接胡絜青母子,也没有让胡絜青母子几人马上过来。最后,当胡絜青母子历经十多天在别处住,再到北碚之后,此时的赵清阁也已经搬了家。
于情理来说,胡絜青时隔多日,终于与丈夫团聚,两人应该是泪眼汪汪。而从实际上看,夫妻二人却各有想法,对于胡絜青而言,或许更多的是愤怒、无助,“谁解其中味”。
而于老舍而言,其心也早已随着赵清阁而去。面对眼前的妻子,内心除了五味杂陈,剩下的或许是愧疚与不安。
不久之后,赵清阁离开重庆到了上海。之后,老舍也随着去往了上海,而胡絜青也随后“追”了过去……
老舍和家人合影
03 婚外恋:各据一城,永不相见
赵清阁与老舍在上海见了面之后,送走了老舍,并用八个字结束和概括了这段恋情:“各据一城,永不相见。”
最终,抗战胜利后,赵清阁一直居住在上海,且终生未婚。
赵清阁曾说:“老舍骗了她。”
赵清阁的姑姑谢慧中,也曾直面剑指老舍的“不负责”行为:“你骗了清阁。”对于这样的“批判”,老舍“无语,面容哀戚。”
不过,尽管赵清阁决绝地结束了这段恋情,但是她对老舍的深沉之爱,却也难以抹灭。
在《老舍与三个女人》一文中,曾提及,赵清阁终生未嫁,晚年还保存了100多封老舍的信。
曾经,老舍给赵清阁写过无数动人的情书,一如:
“风雨八年晦,霜江万叶明。扁舟载酒去,河山无限情。”
然而,在错的时间相遇,注定是一场有始无终的结局。
她虽然深爱着这位才华出众的男人,但是他已经有自己的家庭,属于另一个女人。她不得不放下这份不受众人叫好的感情。
而于老舍而言,他对赵清阁的爱与思念,反而在她决绝之后,更加与日俱增,难以释怀。
他终究没能放下,也实在不忍抛弃一心为家,默默付出的妻子。最终,他选择了远渡重洋,只身到了美国,独自承担那一份煎熬和痛楚。
他曾给她写过信,请求她来到马尼拉,与他一起生活,她没有答应,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介入”将会对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面对着赵清阁的决然告别,老舍无可奈何,只能在无声中沉默中渐渐地接受这一事实。
只是,在岁月的磨砺中,曾经承受过多少的痛心,大概就只有当事人能意会了。
1966年8月24日,一个67岁的老头,从家中告别出来之后,走到了北京太平湖边上,毅然地投进了湖里。
之后,有人在太平湖畔上看到,似乎有个人漂浮在湖中,匆忙喊了附近的几人前来打捞。最后,一具冰冷的尸体被打捞上岸,这时,人们才得知,此人正是北京城里著名人民艺术家老舍。
关于他的死,公认的说法是,他因被文革迫害,不忍屈辱,自沉于太平湖。而同样有很多人认为,他的自杀,和他爱而不得的纠纷感情,离不开关系。
不过,再多的猜测也只能是猜测,昔人已去,留下的只有故事和传说。
04 读书君说
早在几十年前,张爱玲就曾说过那么一段经典的话:
“每个男人都有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的那一颗朱砂痣。”
这段话对说得多少有些残酷,但它似乎又是一个事实,它多少道出了一个人性真相。
人,似乎很难满足现状,当一个人一无所有的时候,想要的东西很简单;但是一旦拥有,又容易开始想要更多。
婚外恋,一直是大家诟病的一个话题,也是从古至今,恒古不变的话题。
在过去的旧时代,女人地位低,基本上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男人三妻四妾是常态。
直到1912年,即中华民国的元年,宣布取消一夫多妻,实行一夫一妻制,男女关系才相对有所平等。
不过,尽管如此,在那个时代,不少的文人同样闹出了不少的婚外情事件。
比如此前我们说过的沈从文、徐志摩、胡适,甚至于说鲁迅,皆是既娶了妻,又与其他女人有瓜葛而老舍,也同样走向了这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