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解三国(20):诸侯分裂,赵云择主

董卓劫帝迁都  诸侯离心

董卓见吕布失败,听从心腹李儒的计谋,将天子和洛阳百姓劫往长安,董卓杀尽洛阳富户,抢夺财物,挖掘帝王陵墓,盗取金珠财宝,走后,将整个皇宫和繁华的洛阳都城,烧为焦土,迁徙过程,百姓备受虐待侮辱,死者无数,其逆天罪行,已无可复加。曹操虽然在众诸侯攻入洛阳后,有始有终追赶董卓,但毕竟一支军队,仅有万人,无法抗拒吕布十几万的大军,中了埋伏,最后以残军500,仅仅逃得性命的惨败,给这场义举画上了句号。

孙坚因整理被烧毁的宫殿,于井中发现失踪的传国玉玺,于是认为未来的帝王天命在于自己,因此决定藏匿玉玺回江东图谋未来,这件事被袁绍得知,要他交出玉玺,孙坚却当众发誓否认,两人因此结怨,孙坚带兵自回江东,而袁绍却发书让荆州刘表拦截孙坚,夺回玉玺。刘表与孙坚也因此结仇。众诸侯从此各怀异心,各自离去。

历史进入各为其主的阶段

这场大规模的讨伐国贼的起义结束后,历史便正式进入诸侯各自为政,相互兼并,天下分裂的阶段。也就是说,从此以后,各地诸侯竞相争战,有的不分廉耻,抢夺地盘,有的只想守住现状保住地盘,有的想成为未来的中原之主,当然刘备,为的是复兴汉家,总之这样的阶段,必然让天下能人义士,自觉选主,直到最后分成三国,也就是三大主要力量。这个过程,也就自然演变成各家能臣武将各为其主的特点,义理基点,转向各为其主,直到三家被晋所灭,从新形成新的天下定主。由于献帝帝王名义还在,因此,这个阶段,维护汉家维护献帝,虽非主流,但也是一种必然的忠义,两种忠义基点并存,各自演义的历史,就是从此时正式开始的。

袁绍与公孙争锋  看赵云择主

诸侯分裂,各自为政后的第一仗,来自袁绍与公孙瓒争夺冀州的仇怨。袁绍为夺得冀州立足,拥有广大的钱粮图谋未来,骗公孙瓒出兵攻打冀州,相约将来平分冀州土地。公孙瓒因此起兵。原冀州牧韩馥本是袁绍家族的门生旧吏,惧怕公孙瓒身边有刘备三人相助,惊慌之下,请袁绍掌管冀州,正好中计,被袁绍不费一兵一卒,骗得冀州,韩馥后悔已晚。袁绍为独自拥有冀州,杀掉公孙瓒按约定派来索要冀州一半土地的使者,也就是公孙瓒的亲弟弟。这才引发了公孙瓒为报仇向袁绍兴师问罪的战争。

这场战争,公孙瓒总是败给袁绍,却引出了三国演义中大家非常熟悉的英雄,那就是赵云,赵云两次于公孙瓒惨败的时候,性命攸关之际,令公孙瓒扭转战局,但不被公孙瓒信任和重用,反倒成全了一段难得的缘分,那就是因此战役,让刘备因给公孙瓒助战得以与赵云相遇相知。

如果抱着天下有定主,处于正常时代的忠义观点看问题,会看不懂这个故事,认为赵云换了好几次跟随的主公,先是袁绍,后放弃袁绍投奔公孙瓒,最后来到刘备身边。这是否不算真正的忠义。其实,这就是借赵云这个典型人物,在告诉人们,这是一个真正的义士在选择仁义之主的过程,在没有选定之前,不会轻易奉行一般的忠义。当定下辅佐刘备后,这才不离不弃,生死不悔。也就是说,天下无定主的历史阶段,选择能为天下百姓着想的仁义之主,成为要展现的首要的义理。通过赵云,就在讲这个忠义的基本义理。旨在教会后人碰到这样的时代,如何选择和判断,如何奉行义理。

我们看到,公孙瓒和袁绍,在抢夺冀州时,完全不顾及原冀州牧的感受,可谓出师无名,只为强行夺取土地钱粮。袁绍面对冀州牧原是自己的家族门生,竟然毫无怜惜之心,反而利用门生的信任,骗得冀州,一旦骗得,袁绍又撕毁信义,毫无廉耻地栽赃董卓来杀掉公孙瓒的弟弟,独霸冀州,可谓十足见利忘义的小人。这才是赵云离开袁绍,投奔公孙瓒的原因。但赵云后来发现,他们俩人均可以臣服董卓,由此十分失望,赵云在刘备离别公孙瓒,回平原时,对刘备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某日误认公孙瓒为英雄;今观所为,亦袁绍等辈耳!”刘备安慰他“且屈身事之,相见有日。”意思是,虽然如此,刘备自己不能破坏与公孙瓒之间朋友的信义,马上接纳赵云,让他等待机缘。由此结下缘分。

后来,袁术听说袁绍夺得冀州,就向袁绍借马,袁绍不给,向刘表借粮,刘表也不给,结果袁术同样不顾及兄弟情义,仅仅因为这一点小利得不到,就反目成仇,利用袁绍和刘表之前逼迫孙坚交出玉玺而发生的仇怨,约孙坚起兵攻打刘表和袁绍,要除掉袁绍和刘表。只因两番借物资不得,就要向兄弟开战,比袁绍更加自私无情,可谓六亲不认。因此,这两兄弟的灭亡,不过早晚的差别。演出了各路诸侯中,典型的不义之举。孙坚因袁术的邀约,复仇攻打刘表,应誓言而亡。

古语有言:士择明主而事,鸟择良木而栖。选择明主也需要有眼光和机遇。眼光不行,看错人,就一生碌碌无为,抱憾终生;机遇不对,选错点,就一生默默无闻,悔之晚矣。

纵观赵云,在择主这个问题上,处理很是恰当,值得借鉴。赵云初仕袁绍,未能从出身“四世三公”且最具实力的袁绍身上看到丝毫忠君救民的心思,一心就想得争抢地盘。接着,赵云在界桥之战救下九死一生的公孙瓒,并改投有“白马将军”美誉的北平太守公孙瓒,依然从出身北方贵族且威震塞外的公孙瓒身上看到任何匡扶汉室的想法,跟袁绍是一路货色,没啥两样。正当赵云怨天尤人,萌生去意之际,改变赵云一生的福星出现了,刘备在平原得知公孙瓒与袁绍相争,跑去界桥帮助公孙瓒打袁绍。

在界桥之战中,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匡扶汉室的壮志和坦诚相待的诚心打动了年轻的赵云,而赵云能征善战的勇猛、出类拔萃的胆识和忠君救民的仁心搅动了中年的刘备。

界桥之战期间,刘备赵云就暗通款曲;解救徐州之战中,刘备赵云更是心心相印;古城相遇,赵云正式加入刘备集团,开始跟随刘备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正式开始波澜壮阔的戎马生涯。特别公孙瓒兵败身亡,袁绍数次要招赵云于麾下效力,赵云不忘初心,从北到南,由东向西,投奔刘备。

赵云之所以非得认准刘备就是自己要效力并为之卖命的明主,是由于如下四点原因。

其一:赵云有忠刘之心。赵云虽是武人出身,将兵征战,却是以士人为榜,忠君救民,自小接受儒家思想灌输、教育和冼礼,一生心系社稷之志,一生匡扶汉室之向。要实现人生的志向,忠刘之士依旧习惯、适应于统一政权的政治观念和汉朝名义的统治秩序。为此,赵云忠刘之心,是忠于仁义天下,获得人心的明主。

其二,赵云有忠民之义。如果说忠君是爱国的话,那么忠民是仁义。赵云初归袁绍复投公孙瓒尽忠刘备,三次择主,所选择的标准就是归顺于仁政所在,所制定的目标就是解民于倒悬之径。赵云选择明主,不是出自于个人私利,也不是私人感情,而是心系百姓,心系民生。在东汉三国,赵云不同那些一味为主效力的将领,而是忠民和忠刘共同结合下实现自己“忠君救民”的人生理念。

其三,赵云报知遇之恩。知遇之恩,指理解、相知、赏识并予以重用的恩情。前有蔡邕为报董卓知遇之恩而抚尸体痛哭并为王允所杀,后有关羽为报曹操知遇之恩而华容道放生并甘受军法处置。赵云一而再选择明主未遂,直至界桥之战方遇到刘备,才算是真正觅得到明主。而刘备见赵云第一次,就是敬爱不舍;第二次还是依依不舍;第三次竟是念念不忘。士为知已者死。赵云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终生忠汉,一生为刘,为光复汉室尽心竭力。

其四,最为重要,两人有共同理想。刘备在东汉官场奔波,一直标榜仁义天下,得民心。赵云的人生理念则是忠君救民,系民生。刘备赵云两者人生追求虽有所不同,但理想追求竟是异曲同工,堪称是志同道合,并肩奋斗。共同理想,让赵云选择了刘备这个草根袅雄。

从古城起,赵云开始卖命给以“汉室宗亲”自居,以“匡扶汉室”已任的刘备,也开始舍命给以“忠君救民”之心,以“定定天下”之念的理想。当然,赵云之所为所念,要比多次背主、堪称三姓家奴吕布强太多。

关羽失荆州后,刘备一即帝位就要大兴倾国之兵东下伐吴,夺回荆州,同时为关羽报仇。史载群臣多谏,但具体讲了哪些话缺乏记载,语焉不详,只有赵云的话完整保留了下来。当时赵云向刘备苦谏道:“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如先灭了魏,孙权自然会归服。现在曹操虽死,曹丕则己篡汉自立,这正是顺应人心图取关中的时候,应当占据黄河、渭水上流险要之地以讨凶逆,关东(指函谷关以东地区)义士一定会起来响应,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将魏放在一边而跟东吴交战,如果一交战,不会马上解决,只会对曹魏有利。”赵云这番分析十分中肯、十分深刻,直截了当批评刘备战略目标不当,话是很重的,这要有胆气。从这段话里,可看出赵云也不是反对夺回荆州,只是个时机问题。他说先灭魏,孙权自会归服,就包含有这个意思。但刘备当时只想到荆州对于实现隆中决策的重要性,再加上年岁已高,时不待我,有一种紧迫感,所以执意要伐吴,赵云的话没有起到作用,相反,倒使刘备对赵云生出疑心,有所戒备。伐吴这样重大的战事,刘备竟没让赵云参加,把他留在了江州。其实,赵云对刘备一直耿耿忠诚,他敢于直谏,实际正是忠心为国、期望刘备一统天下的表现。当刘备伐吴失利的消息传来,赵云迅即率兵赶来救援,及到永安,吴兵已退,刘备已安身无恙,赵云才落下心来。

刘备对赵云,一向原是很信任的,十分赏识他的忠心和胆大心细的作为。长坂坡落败时,众人失散,赵云因救护阿斗母子,未及与刘备会聚,有人向刘备报告说:赵云向北投奔曹操去了。刘备不信,坚定地说:“子龙不会弃我走的。”平定汉中时,赵云配合黄忠劫取曹操军粮,陷入敌阵,曹兵大举进攻,而赵云当时只带了数十骑,情况危急,赵云大开营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优兵,回头退走,赵云营中擂鼓震天,向曹军弓弩齐发,曹军以为伏兵杀来,大为惊骇,自相践踏,掉进汉水中死了不少。次日一早,刘备到赵云营寨四下一察看,不禁称赞道:“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军中于是传为美谈,给赵云起了个虎威将军的绰号。

赵云的才识不凡,按理是可以担当大任的,但刘备没有充分发挥他的作用。起初只是个“主骑”,长坂之战后升为牙门将军,入川时平定郡县有功,也只是个翊军将军。翊是辅助之意,翊军将军并非主将名号。刘备称帝时,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并封为前、后、左、右将军,而赵云未晋升,跟他们不属同列。到刘禅即帝位那年,赵云才被封为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亭侯是侯中地位最小的。陈寿作《三国志》,将赵云写在四人之后,定名为《关张马黄赵传》。《三国演义》可能就是据此把他们五人称为刘备手下的“五虎将”的,并将赵云提到马超之前,这是合乎赵云的实际的。有的论者认为赵云未能与关张马黄同列,是因为他只是马军卫队长出身,是讲究门阀、论资排辈的意识抑屈了人才,这有一定道理。恐怕主要还是个识人不够的问题,与未能让其担当重任有关。比如让赵云与关羽一起守荆州,赵云的作用会更好发挥。如果这样,荆州很可能不会失掉。

(0)

相关推荐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赵云篇(上)

    三国良将系列之赵云(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银盔银甲亮银枪,胯下坐骑白龙马,相貌英俊潇洒,为人忠肝义胆,一生从无败绩的常胜将军,这便是赵云深入人心的民间形象.这位<三国演义>中的 ...

  • 领导为啥不信任你?快看看这四点做好没有!【三国争霸23】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献皇帝 初平二年 公元191年 常山赵云为本郡将吏兵诣公孙瓒,瓒曰:"闻贵州人皆愿袁氏,君何独迷而能反乎?" 云曰:"天下讻讻,未 ...

  • 《史说三国》之八:刘玄德投公孙瓒

    公孙瓒,辽西人.张温讨伐韩遂时,曾征调乌桓突骑兵三千,涿郡派公孙瓒率领.渔阳人张纯气忿不得带兵,与张举和乌桓大人丘力居反叛,杀右北平.辽东太守,侵犯青.徐.幽.冀四州.灵帝诏骑都尉公孙瓒讨伐,双方在属 ...

  • 公孙瓒手下有3大猛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个,剩下的人才是最厉害的

    东汉末年,各地群雄逐鹿,英雄辈出,最为熟知的就是三足鼎立时期的魏蜀吴,三个国家的主公分别是曹操.刘备.孙权.但是在当时的北方还有一位霸主,虽然实力上不如前三位,但是手底下也是名将如云.不过后来,大部分 ...

  • 该成语出自赵云之口,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只可惜所托非人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时间是在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故事的主人公为赵云和公孙瓒.原文如下: 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 ...

  • 公孙瓒知道赵云很厉害,为什么把他借给刘备?

    作者:竹林 配图:竹林/ 编辑:清懿 公孙瓒,大家对他的印象,应该就是刘备与赵云曾经都是他的手下,对公孙瓒的事迹大多没有了解.其实,公孙瓒挺厉害的,作战勇猛,强硬对抗少数民族,稳固了边疆.自从得到了总 ...

  • 义解三国(1):《三国志》与《三国演义》

    中国人熟知的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曹操等三国历史的上百个经典人物故事,大多出自<三国演义>,但它的原型,却来自<三国志>,那么这两本书,区别何在? 简单的说,前者是小说,就 ...

  • 义解三国(2):何为义?

    <三国演义>演的是"义",因此开卷的第一个经典故事,就是"桃园结义",刘备,关羽和张飞,在张飞的桃园结成了没有血缘的义兄弟的关系.那么这个" ...

  • 义解三国(4):张角恶用道术,宗教邪变

    "黄巾贼"定位史书 "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注解:刘备)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这句话是史书<三国志>"先 ...

  • 义解三国(5):刘备登场,德先行

    上篇交代,因黄巾军叛乱,张角一军来犯幽州边界,情势危急,幽州[注1]太守刘焉,发榜各县召集义兵,榜文行至涿县[注2],这才引出刘备,正式登场. 刘备登场  德志先行 于是桃园结义的故事正式开始,刘备首 ...

  • 义解三国(6):张飞大义助刘备,刚柔相济

    "及刘焉发榜招军时,玄德年已二十八岁矣.当日见了榜文,慨然长叹.随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 ...

  • 义解三国(7):桃园结义,重在誓言

    关羽:相貌堂堂  威风凛凛 刘备与张飞相遇后,接着就是关羽的出场.张飞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关羽则貌若神将,一身神威,令人一见心生敬畏.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 ...

  • 义解三国(8):张飞怒鞭督邮,蕴含两大目地

    张飞怒鞭督邮,是<三国演义>第二回的一个经典故事.这个故事不仅为了表现张飞正直仗义,敢于为民除害的品性,它还成为详尽描述灵帝时期,宦官"十常侍"把持朝政,为所欲为,欺君 ...

  • 义解三国(9):以书传道,为人解惑

    天经地义:天在导  地在演 古人做人讲"天经地义",不仅仅指符合天理与人道.<三国演义>其实就在揭示"天经地义"的另一深层内涵:朝代的更替,是天在经 ...

  • 义解三国(11):董卓谋废帝,卢植驳谬论

    百官众将,找到被宦官劫持的汉少帝与陈留王后,来到京城的西凉刺史董卓,便趁乱而入,以保驾的正当名义,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直接冲到了少帝的身边.等于直接将朝廷众臣和帝王,绑架在手,因此,他很快做出了废帝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