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桐尹山庵
梓桐尹山庵
南宋严州图经遂安县境图就标有梓桐乡双桂源尹山。明朝府县志有文字记载尹山及尹山庵。尹山在县西南七十里,两峰南耸,跨石如桥,倚石如人,中有石室石棋,皆天然之胜。尹山有尹山庵,宋淳熙七年建。清乾隆、光绪县志记载,其佛为新安汪越国公华第八子(汪俊)修真化此,至今佛龛尚存。
旧志还记载了仙人桥和尹山僧。仙人桥,在县西八十里尹山洞(峒),古有汪老僧庵,桥居庵前,北一石俨立若人,乡民因以祷祀。尹山僧,俗姓汪,结庵于邑西梓桐乡尹山之麓。既示寂,其徒以顶骨纳琉璃瓶中,瘗之。岁久,欲迁葬,夜梦僧指其处。及出,瓶腹大颈小,顶骨依然,莫知所从。人人以为异。至今里民水旱祈求多灵应。
从旧志记载来看,尹山庵似有两说,一是山上尹山庵,供奉汪华八子汪俊(神化人物);一是山麓尹山庵,祀奉俗姓汪僧(佛教人物)。
尹山俗姓汪僧确有出处。梓桐与姜家郭村交界处有花果山,古有花果庵,至今保存有郭村庄口汪氏元朝重修花果庵记石碑。碑记,花果庵圣僧菩萨,金华兰溪,姓汪,法名大德,唐贞观间寄钵遂安禅师堂,后游历郭村,结庵花果山。后飞锡尹山,幻化而去,现黄金锁骨于岩下。淳安县志尹山僧或许就是指圣僧汪大德。
不管尹山庵是建于唐,还是建于宋,它在明清时期确实是淳安一方名胜,官宦文人多所游历,并留诗篇。
元末明初,歙县郑玉就同淳安徐大年(徐尊生)、俞士渊(俞溥)一起游尹山,留下诗篇:
白发萧萧老郑处,相邀同上尹山巅。
新秋昨夜过微雨,古树空岩生翠烟。
山佛倚天形耸瘦,仙桥驾壑影空圆。
欲题姓氏留山骨,藓滑苔深不可镌。
明朝尚书徐贯也有尹山庵诗:
梵宇萧萧山外山,欲穷幽讨未能闲。
千寻拔地青峰耸,一道沿崖碧水湾。
古木雨晴猿正挂,长林烟暝鹤初还。
万缘到此都成幻,不在寻常色相间。
明朝洪武年间罗田县丞何溥诗,仔细看下,象是郑玉诗的和韵:
佛殿何年此揭虔,山僧相见但童颜。
钵盂晓贮银床露,禅褐时飘宝鼎烟。
幡影舞风吹宛转,梵音随磬出清圆。
他年尘主无知者,好把新诗石上镌。
清朝梓桐剑溪徐懋功,与遂安文豪毛际可是老朋友,作为梓桐人,也有游尹山诗:
名岩秋色溶,登眺共扶筇。巅环瓐珑石,云连缥缈峰。
危桥侵碧汉,飞瀑咽青松。胜地扳题跋,何当彩笔逄。
到清乾隆年间,知县刘世宁主修淳安县志,大概跑了不少淳安名胜,尹山便是其中之一,有诗题颂:
南峙峰联跨石桥,为棋为室并岧尧。
不须紫气青牛绕,关令居然姓氏标。
此外,姓氏宗谱也有记载。汪氏统宗谱就录有淳邑蜀阜人、明万历进士、湖广布政参事徐应簧尹山十景诗:
狮象关
汪公飞锡彩云间,足蹑青虬不可攀。
四首故山衣钵在,独留狮象守玄关。
飞仙桥
凌云台畔树苍苍,下有天台百尺梁。
览胜只凭双不借,步虚那用觅慈航。
望佛石
老纳飞身事有无,巉岩石上隐双砆。
维摩只在人间世,赚得凡人望眼枯。
碧霄巅
鸟道层层糜鹿踪,风云长获碧霄峰。
游人莫向岩前过,洞里希夷睡正浓。
圣水岩
杜陵忧国愿年丰,我向西郊学老农。
乞得圣泉涌滴水,化为霖雨报商宗。
龙门峡
天门杳杳曙光微,听法神龙尚未归。
昨日灵湫施法水,龛中湿却家僧衣。
飞瀑崖
户处泉声入绛幛,水晶宫殿锁葳蕤。
明珠万斛重重帘,帷白鹤飞不敢窥。
化龙池
槛处寒泉浸碧峰,藻频开处见鱼鳗。
放生池上无鲁古,留作盂中唤雨龙。
翡翠屏
白玉宫前翡翠屏,炉烟长对佛头青。
神灯一点照林樾,有鹤夜深来听经。
石仙人
仙人高峙白云层,云是莲台判斛僧。
欲问西来旧行径,不知何处见南能。
鸠坑乡严家村与梓桐相邻,其严氏宗谱有鸠源八景诗,其中则有“古寺闻钟”:
尹山古寺镇南屏,无复高僧解说铃。
犹幸梵钟鸣五夜,几人酣梦几人醒。
佛道修真之处往往自然景观特别之地,尹山又有众多名人游历并题诗,更显其引人入胜。笔者前年也趁假日登临游览。
尹山处在梓桐与鸠坑交界,一条山岭古道相连通。现有乡村公路盘山而上,直达尹山。尹山有几个微型自然村落散布于天上人间。环境还是很有特色的,它是一个高山平台,并不象其他山村一样是狭长的山涧地形。村民开垦了一片山地,种植五谷杂粮。这里也属岩溶地貌,周围分布着不同的石景。尹山庵就建在平台中间,如今破旧不堪,仅存右后两墙,右墙上嵌有石碑一块,碑名《灯田记》,碑文斑驳难辨。但是景观仍然不错,一株高大的银杏耸立于庵左附近,春绿秋黄,风韵可人。庵前流水潺潺,还有流水人家。庵右有巨石壁立,如同玄关,其中有一道石门通向山下。石壁之下是红豆、珊瑚朴等名贵古木群,枝繁叶茂。虽未见前人所述石棋石室,却能看到通往鸠坑的山岭上有石人石马。那上面还有开矿遗址,有矿洞和洗矿池。岭顶则是石块垒墙的凉亭。应该是一处有闲人休闲度假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