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史上有两座函谷关

因一人,移一城:为什么史上有两座函谷关

文学家蒲松龄的名著《聊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他还有一幅著名的对联知道的人也应该不在少数: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里的“百二秦关”说的不是秦朝的边隘有一百二十座,而是“以二敌百”。《史记》中说:“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悬)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即是说引百万之众来取秦地,二万人便足以守住,言极秦地险要,易守难攻;《读史方舆纪要》中也提到:”自新安西至潼关殆四百里,重凤叠阜,连绵不绝,终日走硖中,无方轨列骑处……真百二重关也。“无方轨列骑处”意即走在函谷关的路上,连马车都要改成小型车,两骑并行也不能够;《水经注》更是称之“车不能方轨,马不能并辔”。八里百秦川便是以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秦国领土,从地形上看,陕西和山西之间有黄河天险,故秦国与中原的唯一通道便是豫西通道,他国欲取秦地,这里也是唯一通路。而函谷关便设在今豫西灵宝市,扼守着关中通往中原的必经之路,”路在谷中,深险如函,故以为名。“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最佳注解。

如果上面的文字形容还无法理解函谷关的险要,那么以战事说话就很有说服力了。公元前318年,关东五国联兵伐秦,攻函谷关不下,秦则反出奇兵大败之;公元前214年,此五国再次伐秦,再次大败,《过秦论》中所写,“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遁逃而不敢进。”就很形神兼备了。

但是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在史书中发现,函谷关的地理位置很飘忽,虽然都属河南,但是一会在灵宝市,一会又在新安县,弄得头大如斗。

并非是历史学家弄错了地理方位,也并非历史上真的有两座函谷关,这两个函谷关说的其实就是一个地方,只不过因为一些缘故位置发生了变化。

说起来是在汉武帝时,将军杨仆建楼船以平定南越,杜甫曾有诗曰:“卫青开幕府,杨仆将楼船;汉节梅花外,春城海水边。”杨仆以卓越地战功被封为将梁侯,武帝为了拉拢民心,将此次战役中的功臣赐以关内封地,但是杨仆因为老家新安离关中很近,武帝觉得分不分给他关中的土地并没有什么关系,于是对他说,关内的土地都已经分完了,你就做个关外候吧。

在关内置地,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落了个“北京户口”,杨仆则对这个“北京户口”看得很重,他觉得“关外候”这个称呼是对他的一种歧视或耻笑,坚决要求汉武帝允其分封关内土地。汉武帝想来想去,脑洞大开地“恩泽天下”:他突发奇想地将位于灵宝市的函谷关从原址向东移到新安县东,平移了三百多里,在原地另置弘农县。即满足了杨仆“落户关中”的要求,又不至被众臣子暗中责怪他厚此薄彼,于是皆大欢喜。

为了一个人,而凭空移走了一座城,汉武帝也算是古往今来第一人了,而杨仆也因此可以名垂青史了,毕竟这样的事情也算是绝无仅有的。

不过有两点在这里可以重点说明一下。一是函谷关天险也曾经被攻破过:那是在公元前298年,强大的齐国联合韩魏两国举兵攻秦,历三年苦战,终于拿下函谷关,破了函谷关的金刚不坏之身。天险失守,兵锋便可以直指秦都,秦国于是立即割地求和,可见函谷关对于秦国的重要地位。

另一个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文前提到的蒲松龄的对联,到底是不是蒲松龄所留,还存有疑问。

《喻世明言》中声称这幅对联的作者是明代人胡寄垣,到了清朝时,文人邓文滨在自己的随笔《醒睡录》笔记中,也标明了这幅对联的作者为明人胡寄垣 。

至于是真是假,就要看史学家们谁能拿出更具说服力的证明了。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重关”,大多数人会读做“chóng”,其实应该读“zhòng”,理由很简单,重字用在这里,是重要的重,而不是重叠的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