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笔法失传久矣!

古人对于书法的用笔之“法”是尤为注意的。蔡邕传笔法似乎是唐以前就有的说法。北魏江式《论书表》言:

“左中郎将陈留蔡邕采李斯、曹喜之法为古今杂形,诏于太学立石碑,刊载五经>,题书楷法,多是邕书也。”

卫夫入时代已经开始重视笔法的传承,她在《笔阵图》中说:

“今删李斯<笔妙>,更加润色,总七条,并作其形容,列事如左,贻诸子孙,永为模范,庶将来君子,时复览焉。”

晋卫恒对我国书法的起源和早期传承也有一定的记载,提到李斯、曹喜等善篆书,指出:

“汉末又有蔡邕为侍中、中郎将,善篆,采斯、喜之法,为古今杂形...钟、胡二家为行书法,俱学之于刘德升,而钟氏小异,然亦各有其巧,今盛行于世。”

上述古人提到的这些笔法,可视为书法史上最早的“古法”,然而到王羲之时代,由于战乱等原因,这些古法已经大多淹没无闻了,王羲之《用笔赋》说:

“秦、汉、魏至今,隶书其惟钟繇,草有黄绮、张芝,至于用笔神妙,不可得而详悉也。”

到唐代更是每祝愈下,欧阳询认为:

“至于尽妙穷神,作范垂代,腾芳飞誉,冠绝古今,惟右军王逸少一人而已。然去之数百年之内,无人拟者,盖与天挺之性,功力尚少,用笔运神未通其趣,可不然欤?”

可见,唐代之前能知晓汉魏古法的已经很少,王羲之笔法后人能继承的也罕有其人,“无人拟者”,那么,前人的古法是从哪里来的呢?虞世南有自己独到的看法:

“ 战国政异俗殊,书文各别,秦患多门,约为八体,后复讹谬,凡五易焉,然并不述用笔之妙。及乎蔡邕、张、索之辈,钟繇、卫、王之流,皆造意精微,自悟其旨也。”

虞对前人的笔法传承见解独特,他认为蔡邕、张芝、钟繇、王羲之等人的笔法虽造意精微,但不是传承而来,而是他们“自悟其旨”,自己悟出了书法用笔的真谛,从而创造了自己的笔法。

由此可知,唐代书家对于笔法有普遍性的自觉,具有强烈的传承意识,所以我们今天才能看到唐代留下的大量关于笔法的探讨文献,看到了那些打上唐代书法烙印的“古法”。

但是自从王羲之在唐代被尊为书圣后,唐以后人已经视钟王笔法为“古法”,对唐人之法并不认可。所以,宋米芾才说:

“智永有八面, 已少钟法。丁道护、欧、虞笔始匀,古法亡矣。”

米芾认为欧、虞等唐法虽有特点,但他们的法不是古法,钟王之法才是古法,但古法已经断亡了。欧阳修也看出了唐代笔法与钟王之法是不同的,“苏子美尝言 用笔之法,此乃柳公权之法也。”并认为连唐法到宋代也断绝了,“自苏子美死后,遂觉笔法中绝。”

可见,所谓的“古法”是需要辩证视之的。对于唐,钟王是古法;对于宋,唐是古法;对于明清,宋元是古法;而对于我们今天,20世纪之前的似乎都可视为古法。同时,古法的不确定,说明笔法实际一直在变,并没有一成不变之古法。即便同一时期的笔法,王羲之父子的笔法就有不同,同是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米芾,他们的笔法也各不不同。

因此,古法似乎是一条一直在流动的河流,无法进行严格的界定。

但是,不能因为古法一直在变,并一直在不断地消亡,我们就否定古法。从历代书法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可以看出,在前人心中“古法”是确实存在的,那就是前人不断继承总结的基本笔法。

这些笔法每个时代总结的可能不一样,甚至有矛盾之处,但由于书法的本质和工具一直没有根本改变,尤其是毛笔的书写规律一直没有改变,古人总结的那些重要的用笔方法仍然可以被视为“古法”。而且前人在探索、感悟笔法的过程中,不时会发现失传的古法,还有一些自创的笔法有暗合于古人者。如韩方明《授笔要说》言:

“夫执笔在乎便稳,用笔在乎轻健,故轻则须沉,便则须涩,谓藏锋也。不涩则险劲之状无由而生也,太流则便成浮滑,浮滑则是为俗也。故每点画须依笔法,然始称书,乃同古人之迹,所为合于作者也。”

能合古人之迹,就能合古人之法。前人发现的书法的古法有许多是通过个人的长期思考和观察“悟”出来的。最著名的莫过于张颠“观飞蓬惊沙”、公孙大娘“舞剑器”,怀素“观云随风变化”,颜鲁公谓“竖牵法折钗股不如屋漏痕”等等,皆师法之外,皆其自得者也。

前人的经验史迹有证,我们可以充分相信,古法不是不可知。只要我们认真深入研究古人书迹,在实践中细心思考总结,我们也会发现古人神秘的“古法”。

(0)

相关推荐

  • 用描画的方法,得到完美的字形,如同有些人写田楷,这不叫书法

    描画法写字,这是田楷不被认可的一个原因,有人在留言区问田老师哪里描字画字了?现在就把什么是描字画字说一说. 有人说竖钩的跪笔弹锋是描字画字,因为不是直接出勾,还要反向运笔又跪又弹的,实在麻烦.如此说话 ...

  • 古代笔法失传了吗?

    有时看展览,看到一些书法家写钟繇的作品,我总感叹写得比钟繇好看.为什么呢?钟繇所处的魏晋,用笔肯定不用唐代精致,而现代人多从唐楷入手,基本功是非常好的,所以以唐代笔法写晋人的字,看起来当然精致很多. ...

  • 王羲之古典笔法14招

    在中国书法史上,只要一提到王羲之的名字,后人景仰与溢美之词不绝入耳,他志存高远.富于创造的个性,而让他的作品摆脱了自然的汉魏笔风,自成一家.今天我们来看看,他的书法到底是如何的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欢 ...

  • 书法不得古意,这是笔法失传,还是我们没有读懂字帖?

    书法不得古意,并不是笔法失传,而是书者没有认真读帖,没有认真领悟其所学碑帖的书法精神.这就是我的观点! 学习书法不得古意,不得要领,不要动不动就把原因归于笔法失传,并把之做为客观理由,这是自欺欺人的. ...

  • 书法不得古意,是笔法失传,还是没读懂字帖?

    书法不得古意,并不是笔法失传,而是书者没有认真读帖,没有认真领悟其所学碑帖的书法精神.这就是我的观点! 学习书法不得古意,不得要领,不要动不动就把原因归于笔法失传,并把之做为客观理由,这是自欺欺人的. ...

  • 笔法失传,中国书法的衰落

    编者按: 当下的书法热潮中,技法与"风格"的追寻似乎成为书者的全部.我们也许忽视了传统的真正意义.于钟华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传统书论研究,试图从中找到对书法实践最有指导意义的秘笈.  ...

  • 近现代为什么流行藏锋、回锋的画字笔法?这跟古笔法失传有关

    笔者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上小学的时候从父亲的旧书箱里翻出过很多他以前练字的字帖,出版年代大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颜真卿.柳公权.黄自元.赵孟頫等人的字帖,这些字帖几乎都有一个统一的教字方法,就 ...

  • 王羲之古典笔法14招:纯干货,有点干,慢慢消化

    在中国书法史上,只要一提到王羲之的名字,后人景仰与溢美之词不绝入耳,他志存高远.富于创造的个性,而让他的作品摆脱了自然的汉魏笔风,自成一家.今天我们来看看,他的书法到底是如何的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交 ...

  • 柳公权笔法失传,“心正则笔正”如今变成书法界最刺耳的声音

    柳公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以楷书闻名于世,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等人的长处,创造出了以骨力劲健见长的"柳体","柳体"与颜真卿的"颜体&qu ...

  • 失传千年王羲之“草书密码”,揭示不为人知笔法!专家:影响发挥

    草书,是书法艺术独有一种形式,他的艺术性远大实用性,更能表达书者的情感,但是草书并不等于胡涂乱抹,也有一定规范和要求,不遵守这些规则,就是不再是草书,而是"丑书"了! 而当今书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