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栋 | 我上过桃曲坡
文/陈国栋
在我平凡的人生历程中,曾经多次有人问我,“你上过桃曲坡水库吗?”我说:“不但上过,还去过两次呢?”大家都知道我是教书的,咋可能上桃曲坡修水库呢?
记得七十年代和村上几个同龄人闲聊时,他们都肯倾诉上桃曲坡修水库的经历,人人说得淌淌流水、如数家珍,围听的人无不为他们舞家之年所付出的艰辛劳作所感动。那是1969年秋季,生产队按公社、大队的会议精神,指派他们三个人打头阵上桃曲坡,当时都是十六、七的年轻小伙子。初到耀县马嘴山下,极目远望灌木丛生,一片荒凉的野山坡,便开始了砍木除荒、开山劈路、拾柴生火的艰难生活。他们打窑若穴、将就栖息,就连烧一壶开水都要自己亲力亲为,生活环境十分艰苦恶劣。他们在刚开挖的土坡边,打窑窑、支砖头、塞柴火,架上瓷缸子,点柴生火烧开水,说实话这和过去的原始生活强不了多少,那个年代机械化程度低,多数体力活都需要人来完成。我上高中时(大约1972年左右),在学校都听说桃曲坡水库大坝上土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主要工程的竣工庆典给人们都带来了喜悦心情,大人小孩都特别高兴,毕竟水库的建成和农村各家各户都息息相关,串门走户报喜讯自然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义务。
桃曲坡水库1969年秋季开始破土动工,正式蓄水受益在1980年,位于渭北石川河支流沮水河下游,坝址距耀县县城15公里。该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城市供水、防洪、多种经营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灌溉面积31.83万亩,除耀县用水外,供给我县原长春、洪水、庄里、觅子、齐村、宫里、曹村七个公社的农田灌溉,多年来水库为辖区内的广大社员群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农作物丰产丰收,干部群众都默默地记在心里。历时11年的水利工程由富平、耀县的广大社员群众聚力完成,可谓造福一方、名垂千秋。
笔锋回转、言归正题,简述我上桃曲坡水库的所见所闻。1973年高中毕业后返乡参加生产劳动四年,在这其间我第一次上水库大约是在1974年秋季,随生产队四、五个人拉上架子车、带上行囊,步行几十公里顺盘山路直驱马嘴山畔的桃曲坡水库,到我们桥西连窑洞住地后,同村人协助我们住下,第二天就投入到修水库的劳动大军行列。那沸腾的劳动场面,彩旗飘扬、人声鼎沸、车轮飞转、满山遍野人山人海,初来咋到桃曲坡水库真是见到了穷则思变、战天斗地的恢弘场面,无不令人激动万分!记得很清楚我们的工地是在西崖下2号土场紧和耀县工地接壤。我和本才小两岁的刘挠师同拉一辆架子车,下坡时重车一人架辕一人在后面踏拉圈,上坡时空车一人弯着腰拉车一人撅着屁股使劲掀。一到土场两张锨轮番挥舞,稍一会架子车就装满了转过身风驰电掣般地拉车奔跑。
到库底倒土时还是要动点心思,就是要巴结一下美女量方员,因为土方多少要决定于她们手中的尺杆,1.80米、1.85米由她们信口定夺,记方员只听口令记帐。在这个环节有些机灵滑耍的驾驶员就会施展小伎俩,拉一车土在这边量方记帐,又转身到那边量方记帐,一车顶两车,蛮哄量方员,获得土方量,双倍的多挣工分及粮钱补贴。听说桃曲坡水库的劳动付酬方式有别于其它水库,一个劳动日(10分工)除生产队记帐外水库另外补助4两粮和5角钱。生产队有几个机灵能干的小伙子上一季子桃曲坡,回家时还能拿上几袋子洋面和几十块钱。在农业社凭工分吃饭的年代这可是非常红眼的事情,给家庭生活的补贴功不可没,众乡邻赞口不绝,夸人家的娃能行、有本事,这次在水库参加劳动总共不到两个月时间。
到水库后,指挥部给我们备好了窑洞、备足了所能用到的劳动工具,一个公社为一个突击小分队。记得全县23个小分队上了第一个班,架子车、镢头、铁铲等工具就损坏了五分之二,为了不影响工程,团县委和指挥部急中生智、果断决定在每个公社抽调懂修理的技能人才,修理架子车及其它工具,既节省财力又不影响出工上班。团员青年不分黑白昼夜连续作战,班班劳力爆满,劳动工地热火潮天,进度急速上升,指挥部的大喇叭不停地向全工地播送我们的辉煌战绩,给全县各公社的民工大军起了先锋垂范作用。劳动过程中恰逢1976年元旦节,团委委为调节多天来的紧张气氛,决定举办一次“庆元旦猜谜语”的灯谜晚会。那天晚上一串串红灯笼用铁丝糸挂在指挥部窑洞前的广场,亮着蜡烛下面垂一条谜语,凡第一个猜对的到指定地方报谜底领奖品。晚会中团县委雷志峰书记自己编了一条谜语挂在其中,内容是:“大雨倾盆下田间,有心之士气昂轩,山势陡峭壁千仞,高耸险峻入云端。”谜底是(打一人名)。结果竟有人猜中了这条谜语,答案是“雷志峰”,趣事传开之后,所有人都被雷书记的睿智才华所折服。
前排左起:魏西武(吴村,已故)、高寿智(横坡)、张会西(董南)、支武学(街子)、郑宝栓(永安)、张寅明(安乐)
中排左起:齐向礼(石窠)、杨建生(杨村)、陈海忠(涝池)、陈银栓(桥西)、乔建国(吴村知青)、刘俊朝(方井)
后排左起:孙桂花(义门知青)、刘丽(街子知青)、袁玉玲(支沟)、张文娟(桥西知青)、刘爱侠(方井知青)、杜秋贤(义门、已故)
说到桃曲坡我特意想提及齐公元这位老兄,大我四岁,家住本村齐西小组,念过几天书,上过几年水库。老兄说话幽默、饶有趣味、出口成章,在生产队干活爱说笑话、爱逗惹群众。他对桃曲坡水库情感笃深,自编了一段顺口溜,负责领工的老连长用一老碗油炸馍页款待,他及时赴约开谝:
桃曲坡,在耀县
位于马嘴山西畔
往下看
灯火辉煌人马乱
尤如一座大剧院
指挥部,开了会
溶洞任务到连队
桥西方井安乐连
还有董南指战员
段指挥,乔思成
好比两颗原子能
谝到这里旁边有人插言抨击,“公元,你把县领导吹得太高了!”他说:“好、好,我改一下。”
段指挥,乔书记
他们带头下工地
当场的人为之笑不乐呵,对他的应变能力和聪明才智佩服得五体投地。其次公元兄还上过梅七线修铁路,他在灶房负责担水,饭后茶余他为了活跃气氛,也来了几句顺口溜:
肩磨钟,腿跑断
为的战士吃好饭
把我挣死我情愿
只要修好梅七线
故事三听后更使人弯腰捧腹、开怀大笑,他有一个堂弟在外工作,家有二老守门把户,老父亲双眼失明,身体欠佳成天卧床不起,母亲又不识字(二老是公元的六爸、六娘)。家书捎回后他六娘叫他念信,想听娃在信上都说了些啥?他听罢六娘叮嘱后便把信接过来,顿生怪点子,借机会想给二老开个玩笑,于是他便看信便琢磨,故意装出一幅很生气的样子。他六娘急促地说,“叫你念信哩,你生啥气哩!”他说:“好!好!我给你念,你二老听后可别太伤心难过!”这时候他伴有情绪的就开始读:
父母大人心放宽
儿在外面做了官
一天挣着三块三
吃喝除过能落一盒纸烟钱
家中如果有困难
来信最好莫要谈
想让儿子来支援
水中捞月难上难!
他自编自演,信念完了手指也指划完了,形态十分逼真,这时候气炸了二老,憋翻了自己,他看效果已达到,悟着嘴一溜烟地跑出门直奔生产队饲养室,几个饲养员看他笑成那样子,问清缘由后齐声责骂他不应该戏弄二位老人。时隔几天,他六娘让邻居一中学生给她们另念了一遍信,听后心里一下子轻松了许多,认为自家的娃不可能写那些话,反过来在家中把爱耍怪的侄子臭骂了好多天。公元也避而不见二老,自感奇才过人、能说会道,从不顾及外人评说,总是乐呵呵地面对发生的一切事情。
说实在话,桃曲坡水库一直在我心中有沉甸甸的分量。原因有二,其一是它给富耀两县人民带来巨大受益,其二是本人亲自目睹和参与了工程的建设。所以前些年我还去过两次,一次是2006年协同西安几位知青前往,另一次是2012年在耀县寺沟的永乐学校任教时去过,游览了现在水库的主要建筑和场馆,有意还慕仰了陕西大作家贾平凹草写《废都》时的土窑洞,感慨良久、惭愧人生。虽然如今条件优越驱车往返,但只是星星点点、走马观花,浮浅的印象所留无几,相比起自己亲力亲为、出力流汗的头两次上桃曲坡水库,感受和经历有天壤之别。
时光辗转、似水流年,四十多年一晃就过去了,但往往我还会憧憬回忆走过的人生之旅,坎坎坷坷、百折不挠,峥嵘岁月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迹痕,重要的经历已深深地根植于脑海里,桃曲坡水库的劳动体验我一辈子会铭记在心。期盼在有生之年协同家人、携同朋友故地重游,站立在桥山山脉的马嘴山顶再览今日水库荣光、再忆昔日水库沧桑。
2021年8月25日草于宫里
(笔者想说话:写挑曲坡水库之往事是我久违的心愿,点点滴滴的亲身体验刻骨铭心,今天记录在案,来日便于回味,因此用拙笔草稿再三,添句删段,凑拼成不合文体的回忆录,了事一桩、抚慰自己。)
作者简介:
陈国栋,富平县齐村镇桥西村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中学英语高级教师职务(已退休)。本人爱好文学、历史和收藏,喜欢习练诗歌、快板及短篇散文。曾在《渭南教育》、《富平教研论文集》、《中国教育》等刊物有十余篇碎文发表。
讲述富平人的故事,
凝聚富平人的力量,
弘扬富平人的精神,
打造富平人的品牌!
富平人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