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旧赋:万世医宗张仲景
初见医圣祠大约是在儿时,父亲带着游览的场景渐渐模糊,我已而立,他已远去,唯余此祠依旧,奈何物是人非,平添许多伤心旧事。所以,每次来仲景祠,于我而言,不仅仅是瞻仰先圣,更是怀念父亲。
医圣祠在温凉河畔,临河建于一高地上,是万世医宗,“医圣”张仲景的墓祠纪念地。医圣祠大门是新修的一对汉风子母阙,气势宏伟,巍峨壮观。进入大门内十米许为张仲景墓;墓后为祠,有山门、中殿、两庑,为清代遗存;偏院有医圣井、医圣桥、素问亭、荷花池、历代名医塑像等,大多为新修之建筑,医圣祠还兼具张仲景博物馆之功能,馆藏器具文物100余件,古籍书刊文献万余册。
张仲景墓是医圣祠之核心,墓前有顺治十三年南阳府丞张三异所立石碑,上刻“东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之墓”。门前匾额楹联众多,“万世医宗”牌匾高悬于上,昭示着张仲景的赫赫功绩。墓为正方形大理石墓基,汉砖砌成,四角镶嵌羊头,寓意吉祥,花墙环绕,凉亭盖顶,庄严肃穆。观之,使人顿发思古之情,心生无限敬仰之情。
医圣祠内馆藏有晋墓碑一块,立于公元330年,距医圣卒年只有111年,碑文雄伟潇洒,线条流畅细腻。据《南阳县志》记载:“汉长沙太守张机墓在延曦门东迤二里,仁济桥西北……郡东高阜处,父老久传为先生墓与故宅。洪武初年有指挥郭云仆其碑,墓遂没于耕牧。越二百六十余年,为崇祯戊辰九月,兰阳冯应鳌千里走南阳访先生墓不可得。后数年,园丁掘井圃中丈余,得石碣,碑文曰:‘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是碑为郭云虽仆而仅存者也。”这便是后来人们所称的医圣祠晋碑。1981年,在修复医圣祠和筹办“医圣祠沿革陈列”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此碑基后面有“咸和五年”四个字,故又称“咸和五年碑”。
墓祠也好,晋碑也罢。对于远去的张仲景者,最无声,却最伟大的纪念碑仍是其丰碑般的一生和流传不衰的煌煌医学经典《伤害杂病论》,由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余之家母,学医数载,行医一生,至今不辍。虽事西医之妇科,却一直重视中医之治。从小,我就看家中医书和母亲大人的笔记,娟秀之字迹,朴实的记录,是我一生的珍宝。
伏牛苍苍,白河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家母,父亲,还有仲景之论,是我人生永远无法逾越的纪念碑,唯有仰望与铭记,并以深深的思念,构建内心无上之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