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见证一个帝国铁血时代。

“河西走廊”位于今天甘肃省中部,东起乌鞘岭,西至星星峡,南边是青海祁连山,北部是蒙古高原的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全长约一千多公里,宽数公里至百公里不等,因为地处黄河以西,形似走廊,故人们称之为“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土地肥沃,风景优美又被誉为:塞上江南。河西走廊是古代中原内陆通往西域重要通道,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先后有前梁,后梁,南梁,北梁,西梁,大梁等七个朝代在此割据建都。河西走廊在夏商周时期是西戎西羌等一些游牧民族游牧生活之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此地又主要为大月氏居住游牧之地。秦末汉初之时匈奴击败大月氏占领河西走廊。汉高祖刘邦在四年的楚汉战争击败项羽,建立大汉帝国。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刘邦亲自率领30万大军迎击北方匈奴。因刘邦不顾前哨探军刘敬的劝阻轻敌冒进,直追到大同平城中了匈奴诱兵之计,被围困平城白登山七天七夜和主力部队断绝联系。后刘邦采用谋士陈平之计策才得以脱险。历史称“白登之围”。

经历白登山之围之后,汉高祖刘邦意识到,此时的汉朝非匈奴之敌手,便从此开启了汉朝长达60余年的向匈奴和亲的屈辱政策来换取和平稳。然后在经历文帝和景帝三十多年的文景之治之后,直到汉武帝刘彻登基,此时的汉帝国羽翼丰满,国富民殷,胸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开始了野心勃勃的对匈奴反击之战。很快汉武帝得道秘密消息原本生活在河西走廊的大月氏因为被匈奴侵略被迫远走他乡,此时的汉武帝心想联合大月氏东西共同来夹击匈奴。

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汉代著名的外交家,探险家张骞被汉武帝任命为使者前往遥远的西域寻找大月氏祖。张骞率领一百多人的庞大使团从都城长安出发,并且由匈奴人堂邑父作为向导穿越河西走廊,前往西域寻找大月氏。但是很不幸张骞在河西走廊途中被匈奴骑兵俘获从此软禁十余年。身处长安未央宫的汉武帝刘彻一年又一年望想张骞从西域带消息回来,但一次又一次落空,怎么都不见张骞人回来。最后汉武帝失去了耐心不在寻求外援,就用汉朝一国之力反击北方强大匈奴。随后公元前133年(元光儿年)汉武帝亲自策划发动的马邑之谋,最后虽然无功而返,但从此刻汉匈撕破脸皮,正式拉开了汉匈之间长达数百年的战争。

公元前129年(元光六年)汉武帝分兵四路: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出代郡,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四个将军一人一路,各领一万骑兵出击匈奴。这也是汉武帝时代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中原王朝第一次派大军越过长城深入草原大漠对于北方游牧民族主动进行军事打击。最后两路败北,一路无功而返,只有卫青率领的1万骑兵军团直捣匈奴人祭天圣地龙城,斩首1000多人取得胜利,史称“龙城大捷”。卫青率领的一万军团取得胜利,也极大的振奋鼓励汉武帝刘彻以及整个汉帝国对匈奴战胜的渴望。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派遣卫青,李息率军出云中,西经高阙,直到符离(今甘肃北部),取得河南之战的胜果,夺取了论占据几十年的河套地区,汉朝在此设置朔方郡。次年,又派遣校尉苏建率领十万人兴筑阴山甫麓的长城。元朔三年(前126年)张骞共历十三年终于回到自己夜思梦想的长安。汉武帝得知张骞回来的消息之后,非常高兴,率领文武百官亲自接见张骞。

张骞这次远征,虽然未能达到同大月氏建立联盟,以夹攻匈奴的目的。但产生的实际影响和所起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成功。秦始皇北却戎狄,筑长城,以护中原,但其西界不过临洮,玉门之外的广阔的西域,尚为中国政治文化势力所不及。张骞第一次通使西域,使中国的影响直达葱岭以西。自此,不仅西域同内陆的联系日益加强,而且中国同中亚、西亚,以至南欧的直接交往也建立和密切起来,是为“凿空”之举。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不仅亲自访问了西域各国和中亚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和大夏诸国,而且从这些地方又初步了解到乌孙(巴尔喀什湖以南和伊犁河流域)、奄蔡(里海、咸海以北)、安息(今伊朗)、大食,(今伊拉克一带)、身毒(即印度)等国的许多情况回长安后,张骞将其见闻,向汉武帝作了详细报告,对葱岭东西、中亚、西亚,以至安息、印度诸国的位置、特产、人口、城市、兵力,文化,风土人情等,都作了详细说明。

其出使事迹《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张骞,汉中人,建元中为郎。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故)胡奴甘父俱出陇西。经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留之,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居匈奴中,益宽,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曰:“若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导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导绎,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太子为王。既臣大夏而居,地肥,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张骞还提醒汉武帝说:“我汉朝要想征服和经营西域诸国就必须拿下河西走廊这条战略通道。第一拿下河西走廊,我汉朝的军队使者,和商旅就可以不受匈奴威胁快速地前往西域诸国。第二,可以断开羌人和匈奴人勾结狼狈为奸。这样就可以断掉匈奴人一只臂膀。听着张骞对西域诸国的详细描述,以及拿下河西走廊的战略重要性,汉武帝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大大拓展刘彻的思维和眼界。从此汉武帝产生了拿下河西走廊从而征服经营西域之国的伟大目标。

之后汉武帝对张骞这次出使西域的成果非常满意,特封张骞为太中大夫,博望侯,授堂邑父为“奉使君”,以表彰他们出使西域的伟大功绩。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的春天,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骑将军,率领汉军开始出征河西走廊。

霍去病率军从陇西郡出发后,越乌戾山,然后渡黄河,伐遫濮部,速斩遫濮王,涉狐奴水,六天转战千余里,踏破匈奴五王国,摧枯拉朽般将河西诸小王纷纷击溃。霍去病在穿插分割并包围这些部落后,很轻易的就迫降了他们。

9接着,汉军又长途奔袭越过焉支山(峰腰地带的甘凉交界处,位于山丹县城东南40公里处)在皋兰山(张掖附近的合黎山附近)与匈奴主力展开决战。彪悍的汉军骑兵在深入敌镜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与匈奴短兵相接,斩匈奴折兰王、卢侯王,浑邪王败走最后邪王之子及其相国、都尉被俘虏,连休屠部祭天的金人都被汉军缴获

汉军取得第一次河西之战胜利后,为保证作战突然性,稍事休整,于同年夏,汉武帝又命令霍去病第二次率军出击河西地区,并派合骑侯公孙敖随同出征,发起第二次河西之战。

汉武帝接着派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率万余骑兵出右北平,进击左贤王部。霍去病与公孙敖合领骑兵数万,都从北地出兵,分道进军向西进击。霍去病出了北地后,已远远地深入到匈奴之中,因合骑侯公孙敖走错了路,未能与霍去病军会合。

霍去病没有等到公孙敖军,便独自率领所部骑兵继续依原定作战计划,急速前进。采用大纵深外线迂回作战,先由今宁夏灵武渡过黄河,向北越过贺兰山,涉过浩瀚的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绕道居延海(今内蒙古西北),转而由北向南,沿弱水而进,经小月氏(未西徙的月氏人,今甘肃酒泉一带),再由西北转向东南,深入匈奴境内2000余里,在祁连山与合黎山之间的弱水上游地区,从浑邪王、休屠王军侧背发起猛攻。

匈奴军仓促应战。经过激烈的战斗,汉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歼敌3万余人,迫降单桓王、酋涂王及相国、都尉等2500人,俘虏5王及5王母、单于阏氏、王子59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63人。汉军仅伤亡3千余人。浑邪王、休屠王率残军逃走。

自此汉朝将河西走廊全部纳入自己的控制版图之中。汉朝并且先后设立了河西四郡。即武威郡(武功军威),张掖郡(张汉帝国臂掖)酒泉郡(霍去病将酒倒入泉水之中与大家共饮)敦煌郡(盛大辉煌)每个郡的名字都有特殊的含义。拿下河西走廊之后,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出动骑兵10万,步兵三十余万发动对匈奴漠北决战。在漠北之战中汉军一举击溃匈奴,至此匈奴北迁大漠以北,大漠以南再匈奴无王庭。至此汉朝的北方匈奴威胁基本上得以解决。汉朝拿下河西走廊这条战略通道从此全面打开中原王朝内陆通往西域,中亚,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贸易,军事,政治交流的大通道。同时也为后来将西域纳入中原版图奠定强大的基础。我们后人将这条道路称之为丝绸之路,而河西走廊就是这丝绸之路重要的起点,重要的通道。丝绸之路的开通是极大的改变了我们中国人的眼光视野,也极大改变中国,中亚和西亚各国以及整个人类的历史发展。

河西走廊,河西四郡这个彪炳千古的名字和地域,它承载着一个雄才伟略的帝王壮志豪情,和一个少年战神的武功军威,同时也见证一个强盛帝国的铁血开拓印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