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会,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在中国的历史由来已久。辛弃疾在他的词中曾生动记述了南宋时的灯会盛况——“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如今,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灯会盛景已难得一见,渐渐固定在人们的回忆中。
从石家庄市区开车,不过半小时左右路程,便可来到鹿泉的土门关驿道小镇。日落之后来到这里,还未走近,已被璀璨灯火和热闹声响吸引。
成片灯笼照亮小镇,处处弥漫着美食的香气,即使是在寒冷的冬日夜晚,饹馇饼、莜面窝窝、灌汤包等各色小吃依然攒足了人气,让人吃不停口,买不停手。一个个小吃摊位前,人满为患,图的就是一个吃一个乐。
这个鹿泉区的特色小镇并非凭空而造,有着它的“前世今生”。土门关始于秦朝,坐拥秦皇古驿道、旱码头西口、背水之战古战场、韩信祠、三省通衢土门关等众多历史遗址,是《吕氏春秋》所谓“天下九塞”之一,与山海关、潼关齐名,是古华北平原通往山西、陕西的咽喉要道,是古代“兵家必争”的重要关口。
兵戈铁马早已远去,如今的小镇华灯初上,游人如织,各种叫得出名,叫不出名的小吃,林林总总,让人垂涎三尺。夜色下灯火通明,家家店铺敞着大门,朗朗笑声回荡在星空下。
说起灯会主角自然是灯笼,灯笼看似简单,却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灯笼原是由丝织品制成,多为富贵人家享有。南朝宋孝武帝时,纸张技术发展迅速,成本低廉,取代了丝织品的大量应用,使得灯彩艺术迅速发展,灯笼也走入寻常百姓家。这一盏盏有着中国特色的灯笼,在老百姓的日子里,一挂,便是千年。
如今的土门关已经成为了石家庄颇有人气的网红古镇,每逢周末节假日,车来车往,好不热闹。
灯光温柔笼罩,青石板路走出悠悠古意。淡如白开水的日子里,小镇的灯会为人们的生活增加了许多诗意和仪式感。
因着古人的传统工艺,现代人看到了更多式样更多种类的灯笼。圆的,扁的,方方正正的,每一站灯笼都藏着记忆和故事,有才子佳人,有聚散离合,有中国人几千年的情思和寄托。
谁说花灯必须古香古色,一颗颗浑圆的灯,仿佛一个个神秘的星球,散发着璀璨的光芒,有古人意境,也不失现代时尚感。
错落有致的灯光将人们的影子缩短拉长,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着意犹未尽的笑容。
灯如海,人如潮。寒冷刺骨的冬天,丝毫阻止不了人们赏灯的热情。灯笼造出迷离梦幻的世界,人行其间犹如走进交错的时光之中,斑斓耀眼。
2020年末的土门关驿道小镇,各色灯笼温柔了夜色,人群熙攘,似乎盛宴永不散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