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金山)金佩如·帽子浅说
一说起帽子,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冬天取暖的帽﹐夏天遮阳的帽。稍稍作些延伸﹐有妇女为美容的帽﹐早些年代欧美男士流行的礼帽﹐工地上以策安全的安全帽。这些帽的功用颇为直观﹐都是为了人体﹐或保护﹑或美化形像。如果再稍稍延伸一些﹐有一些帽子是用来标征身份的﹐如军人的军帽﹐学生的硕士﹑博士帽﹐乃至清朝流行的绅士瓜皮帽﹐它们都具有正面的意义﹐戴起来多少心里有些美滋滋。
帽子的种类数不胜数﹐避雨有笠帽﹐洗澡有浴帽﹐战场上避弹有钢帽……﹐品种与用途真是五花八门。“帽子大全”一定有细细的介绍﹐用不到我来说的。我想写的﹐天下有一种帽子﹐人们似曾相识﹐它被用来羞辱人﹐夺人意志﹔它也能令人飘飘然﹐迷失自性。那就是“高帽”。
高帽分有形无形两种﹐有形的高帽最大的功用是羞辱人。手上缺一本“帽子演化史”﹐无法考证高帽的真正出典﹐大概源自于鬼戏中的“調無常”。无常鬼令人生惧﹐为人所厌恶﹐他们戴的帽子当然属于不祥物了﹐所以当权者把它拿来当作打击异己的利器。
我第一次看到被戴着高帽游街羞辱的﹐是在电影中。儿童心理单纯﹐顺着剧情看﹐那些土豪劣绅活该受辱。五七年后﹐大陆的“×记帽子工厂”出了个新品种——右派帽子。尔后﹐到了文化大革命﹐地方帽厂倔起﹐品目繁多﹐土洋都有﹐什么“死不悔改”﹑“反攻倒算”﹑“走资派”﹑“特務”﹑“叛徒”﹑“臭老九”……﹐凡是坏的头衔﹐骂人的话﹐都可成为一顶顶帽子。这类无形的帽子﹐往往化为一顶具体的帽子﹐那就是旧牌子新产品﹐从无常鬼头上搬来的。以竹条为架﹐考究些的用铁丝扎成﹐糊上纸张,就成了一顶货真价实的高帽了。帽的前壁厢涂上头衔和大名﹐如此这般﹐无形与有形结合起来﹐再配以锣鼓口号﹐振奋了人心﹐把敌人打得瘪瘪。
文革伊始﹐一批学生红卫兵闯进我家﹐家道早已中落﹐金银与稍值钱的细软早已绝迹﹐他们感兴趣的是我家的文字﹐以为我们长年来默不作声﹐必定写下许多反动的东西﹐至少看的书籍﹐定可找出纰漏而立上一功﹐所以瞄准了几箱倒霉的书籍。人多手众﹐不消一忽儿﹐屋内翻弄得凌乱不堪﹐一本本一页页翻查嫌太费事﹐索性连箱带书一起抬走。当时我还不知道红卫兵威势﹐建议抄家也要讲究纪律顾全形象﹐因为担心书籍的命运﹐跟着抬书箱的到了镇委。红卫兵们向带队的政治老师汇报战果后转述了我的建议﹐那老师听后大法雷霆﹕“哪个混蛋这样猖獗﹐送他顶高帽子戴戴﹗”我在门外听得直冒冷汗。
第二天﹐街道上锣鼓喧天﹐继而响起阵阵口号﹐内容是声讨我的一个朋友。我怀着难过惶恐的心情﹐偷偷向人群望去﹐只见一顶高高尖尖的纸糊帽﹐在夏日的阳光下晃摇﹐上书“继承地主衣钵某某某”﹐朋友铁青着脸﹐愤恨中透出沮丧﹐被红卫兵簇拥着推推搡搡游行过来。好奇的群众﹐夹道聚观﹐指指点点交头接耳﹐有同情的﹐有幸灾乐祸的﹐像看西洋景那般兴致高﹐这从神态上一目了然。后来得知这位朋友因为火气大﹐不知好歹﹐与红卫兵顶撞比我还不客气﹐本来这全镇第一顶高帽子或许是送给我戴的。
自那以后﹐高帽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几乎天天有人戴着它游街﹐或站在烈日下示众。后来连共产党的干部﹑政府官员都加入了这个行列﹐成了小镇的一景观﹐也成了人们打发无聊日子的节目。
尽管人们见怪不怪了﹐对当事人来说﹐高帽子仍未失却摧残人的威力﹐没有一个人潇洒得把它看成在演戏。在人无尊严可言的时代﹐虽然多数被戴帽游街的人心灵已趋麻木﹐精神伤害缺乏敏锐的反应﹐但也有个别的﹐以此为奇耻大辱﹐认识一位女老师﹐经受不起长期的批判斗争和戴高帽的折磨打击﹐投河自杀了。
另一种无形的高帽﹐追溯起来也有文章可写。中国古代﹐戴帽阶级有别于平头百姓﹐它象征学识﹑官衔﹑地位﹐文有文帽﹐武有武帽﹐知县﹑府台﹑宰相﹑皇帝谁不戴帽﹖可见古人把帽子看得很体面。有一本书说到﹐爱听奉承话的﹐叫做爱戴高帽。既是奉承﹐必有言过其实之处﹐故在“帽”前缀个“高”字﹐有几分道理。
纸糊的高帽子不为人欢迎﹐赠者要凭权威武力强往人家头上按。奉承人的高帽子﹐却是不同﹐硬按固然用不着﹐还断断乎不可赤裸裸往人家头上套﹐要悄悄地﹑不动声色地滑到人家头上去﹐要受者无所知觉﹐才算功夫到家。
曾看到一则笑话﹐大意是一位满师的学生﹐就要走入社会了﹐他声言要以一百顶高帽子开路﹐打开局面混个好出身。一番合计﹐他先来到了老师家。
“如今学成毕业了﹐有些什么打算啊﹖”一阵寒喧后﹐老师关心起学生的前途来。
“我已前后想过﹐要在这个世道上混得好﹐光靠在老师处学得的真本事还不够﹐恐得走走旁门边道﹐拉拉关系……”
“这怎么成﹐难道你忘了我平时是怎么教导你的﹖做人要清明廉洁公正不阿啊﹗”老师不待学生讲完﹐急不及待地训斥起来。
“老师的教诲学生岂敢忘记﹗只是这世道浑浊不清﹐如老师般清高廉洁的能找出几个?权力掌握在那些爱奉承的人手上﹐不给他们戴戴高帽攀攀关系﹐如何成得了事﹖”学生说罢﹐将手一摊﹐摆出一脸的无奈相。
“说也真是的。罢罢﹐免你走不正门道﹐我写封举荐信﹐保你少走些歪门邪道就是了﹗”老师大义凛然的一副清高相。
学生喜孜孜地揣着老师的介绍信出来﹐对朋友说﹕“只用了一顶帽子﹐就解决了大问题﹐手头还有九十九顶﹐怎怕在社会上混不出头脸﹖”
笑话归笑话﹐这里再说件真实的﹐让大家开开眼界。
六十年代我被当作知识青年下放农村劳动。我向来不敢小觑农民兄弟的才华﹐他们常有读书人意想不到的高招。话说我的队长﹐是个大老粗﹐气量狭窄﹐性情暴躁﹐动辄喝斥人﹐要唯他为尊。大字不识几个﹐偏也想学习伟大领袖五七年反右气魄﹐鼓励群众向他提意见﹐帮他整风﹐群众知道他搞的鬼把戏﹐暗暗发笑。正觉得滑稽无聊的时候﹐想不到一个人挺身起立﹐状甚严肃认真﹕
“××队长﹐我对你就是有意见﹐你是老党员﹐受党栽培多年﹐思想比我们先进﹐懂得比我们多﹐你应该站在高处领导我们啊﹗可你怎样了﹖天天同我们一道摸田坎﹐做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是大材小用﹑浪费党的人材啊﹗”
××隊長“唔﹐唔”着﹐一脸认错的模样﹐其实可以想得来﹐他正处在极端舒适的云雾之中﹐比炎夏吃雪糕还凉快十倍呢﹗当时提倡的﹐干部要脚踏实地与群众一块儿实干﹐他装模作样与群众打成一片﹐正苦于没法炫耀﹐如今被马屁精当成缺点一点﹐还被捧为大材﹐以后要指手划脚也更师出有名了。这个马屁精送高帽的手段可说已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若以空手道计等级﹐当属九段高手了﹗
纸做的高帽伤起人来还可算计﹐何况现代民主社会﹐把人随便捉来当猴子耍已不可能﹐这类的帽子也仅存于戏班的道具箱里了。但这无形的高帽﹐却还在流行而且是万古不朽的。它无时不在为人所利用﹐阿谀奉迎那些权贵们。而那些权贵们听了奉承的话﹐也飘飘然自我膨大﹐逐渐形成目空一切﹑我行我素的刚愎个性。历代昏君﹑暴君的形成﹐这顶无形的高帽起了推波助澜的角色﹐殷鉴历历﹐能不引人深思吗﹖
诚然﹐赞扬嘉许人是一种美德﹐只要出于真诚﹐自然不会陷入给人戴高帽的俗流中去﹐不过也得注意受者的消受能力。如果我们的赞扬﹐使听者变得贡高我慢﹐那就与我们的本意相违。对于听者﹐最明智的对待﹐是将赞美作为勉励与鞭策﹗
无形的高帽小可以损家害社团﹐大可以误国乱天下﹐这种事禁是禁不得﹐只有靠智者广大传统美德﹐让高帽的祸害降到最低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