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轶事:我可能做了“假”的社会工作!

今天收到了社区微实事儿投票的链接,看着自己做的项目赫然在列,瞬间的热血沸腾,开始了网络、朋友圈各种推特。在辗转几个微信群后,在一个群遇到了第一位“唱反调”的朋友,现在想来,甚是感谢。

        —— 致敬 简单生活

在动辄要宣传博位的年代,似乎不主动宣传推销下自己就对不起这个开放的window of the world。于是在今早收到投票链接的第一时间,动情的编撰了软文Twitter,各群转发,行动力绝对是犹如动力火车。然而几分钟后,在某群遇到个“拦路虎”,动力火车居然停了。

群里主任说,“不准发投票的,没意义”“虚假的源头”,哪尼?一个当头棒喝!开始还辩驳几句“确实有假存在,可是也不能不信有真呀”。主任又说啦“咱们没能力做大事,可以踏踏实实做点实事”,我辩驳一嘴,主任终于松口“不指名投谁可以发”“不引导别人投票就可以”“不要拉票”。我又辩驳一嘴“可是问题是单看文字,怎么能相对客观的投票,不了解的话”主任又说,“说了更不了解”,顿时语塞。 默默的回复“这样看来,貌似投票的范围要设定下才有意义。”重新编辑软文,发送。

讨论中,主任的态度很明确,不支持引导宣传,不支持虚假繁荣。点个赞,有圈友也随之回复“社会工作不偏不倚才是本分。”此话不完全准确,但也一语惊醒梦中人。需要面壁。

静思几秒后,我悠然发现因着凉,头晕了一早上的脑门儿,这会儿竟然没那么“热”了,真心及时雨啊。

我们一直强调,社会工作追求公平正义,“公平正义”如何体现?从这点上看,大约自己此刻好像是走了相反的方向,有点阻碍了客观公正。自己带有主观情感色彩的宣传动员,在这个并没有足够多连接的网络社群里。在这个群网络里,对事件无真切感受、几乎感觉不到关联的其他不缺定人群,确实是弱联系,如此的宣传,却是有诱导嫌疑的,多少是有引导大家选择的可能,不是个好的行动选择。

当然客观的讲,项目可能真的不错,大家可能看过也觉得真的值得选,我们要相信可能大大的。毕竟也是精挑细选的推上来项目。然而,在自己主动去加入这个既定动作后,一切都变成了一个带有“意识”引导的行为。(想起早上看到的一篇最新的朱院士关于最新的理论猜想,谈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影响。“从不确定性变成确定的状态,一定要有意识的参与。”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到底希不希望意识参与?或者说我们在什么时候希望意识参与,什么时候希望意识不参与?能否做到想让意识参与就参与,想让意识不参与就不参与?)突然觉得大概是有点扯远了,回归正题,社会工作追求公平正义。社工工作者去从事社会工作,推动社区公平正义。如何做到没有个人主观意识的参与,保证服务过程中自主自发的自我发展,大概有时候是需要有点“情感抽离”,“置身事外”的。尽可能的减少利益的牵扯,对选择的影响。而这在社会工作的实践中,是常常遇到的伦理困境,一不留神,就常常会调入“陷阱”,需要时刻的反思,警醒。

作为一种道德实践社会工作,社会工作通过行动去促发改变。改变的发生来源于行动,对意识的影响,以及人们通过行动,选择的改变和尝试。都说好的企业、社会组织都是使命导向的。使命究其根本,也是一种强烈的意愿、展望。如果在组织内部,通过使命的引领,号召凝聚力,在服务中间建立情感联系,或许稍加一点宣传都是需要的,因为化学作用的发生,有时都需要一点催化剂,更别说一个组织想要在不断变换的环境和世界中能生存和发展下去。但也正因为社会的发展,人的意识的不断提升,人的智力、能力、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我们的“乔哈里窗口”中公开的部分也越来越多,阴影部分越来越少,我们也更不需要过多的宣传、解释、说明、循循善诱需要别人去明白什么东西,去做了,反而是粉饰、过犹不及。如此,我们大概理性、理智点的做法,反而是平实、尽可能真实的呈现。让”“事实”尽可能完整的呈现,至于怎么看,怎么做,怎么选,那就是看的人的事情了。

曾几何时,面对铺天盖地的“无所不用其极”的一些媒体,自己也是反感的。觉得影响了自己正常的判断力,除了聒噪、就是混淆视听、和稀泥、偶尔还火上浇油。你关不上耳朵,又没有“筛子大法”,想身心健康,呵呵,还真的是有点没那么容易。于是,苦了中医,累了太极,伤了大白,却都回天无力。

这么周折几次,有些事还是这么“按下葫芦浮起瓢”般的让你措手不及。于是心里总是时不时窜起的小火苗,还不由管束的肆意燃烧,有越来越旺的趋势:“就不能客观点吗?”“就不能不偏不倚吗?”“就不能不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吗?”那么多的疑问拷问自己在每个抉择的瞬间,甚至无关乎你面对的是某个人、某个组织、某个集团亦或是某个意识形态。

一点小小的诉求:客观、平实、平静、好好说话。希望我们能学会尽可能客观平实表达,给公众自己了解和选择的权利,大概也是最基本的尊重和信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想社会工作所谓的实践在日常也就有了本质的意义。而社会工作所倡导的,发展的,大约也是人们心里最朴素的愿望和追求。所谓社会工作者的本分,大约如此,愿意去自觉自愿的践行这些理念,也希望能让服务的居民感受到这点。想起,前几日在《建构性社会工作》一书中读到:由于社会工作需要以安静和无竞争的方式运作,它需要支持性的社会管理,以及内部的专业信心的以一致性。当时,对于“安静”一词思忖好久,这会儿,突然我想也许是因为社会工作这样的工作除了在专业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也许更在于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理念坚守,作为潜移默化的暗流,支撑我们知行合一去实践我们坚信的那些朴素的价值观和美好愿景。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每个人能深切的感受到自己是大家庭中的一分子,能感受到大家的存在与自己的存在唇齿相依,于是连成了“命运共同体”,从考虑大家与自身的共同命运出发,而愿意去主动做些事情,无关外人看来事情的大小重要,而因为坚信这样的一体关系而觉得非如此不可。

写到此,抬头望见办公桌头还贴着甘Sir送的卡片“坚守信念 常怀社工心”,顿觉一股暖意油然而生。当然,今天尤其感谢的还是偶然结缘的中医李主任,不同行业,同是服务,然而却有自己的态度与坚守,学习。

番外篇:

其实今天关于投票,在和李主任的互动中,还有些另外的发现。主任说,“投票无意义”。结合互动内容,发现其实主任并不是完全不支持投票的,其实可能是希望投票真的发挥它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怎么让投票有意义?那就涉及,投票的科学性。需要设计,需要规则,需要保障的制度,来确保投票的有效性。

于是反观今天的投票过程,至少有几点是无法满足要求的:

第一,哪些人可以投票,哪些人的票数是有意义的,无法体现。网络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窗口,一个微信端口一次机会。相对公平,避免了一些刷票。(悄悄透露下,今早在看到链接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我就直接接到直呼我名字打进社区的直线电话,某网络公司,坦言可以帮助拉票,问是否需要。问清楚后,我礼貌拒绝。但由此可见,我们的网络环境,实在是太开放,开放到,我们甚至无法去划定个界限。)然而事实证明,刷票无处不在,自己今天的主动介入也有此嫌疑,只是影响面大小的问题。在这个选择上,我想今天是有了警醒。

第二,哪些人可以投票,为什么投票,投票反映了什么事情。我想,从民生微实事的角度,如何评价一个项目的好坏,谁来评价?是需要关注的。网民通过文字评价,能反应项目好?如果是想了解下网民对项目的态度,那也是网民对描述的项目的态度。(只做参考,不做决定性指标的另讲。可是话说,既然花了这么大精力去做了,只是参考,好似说不过去。就算只是参考,参考的部分,那就值得好好研究下,到底想看到什么呢?有怎么保证这些只是参考,真的只是参考,未左右决定的方向呢?已被自己绕晕,好像回到了早上的类似“蔡定锷的猫”的理论困境,好吧先到这儿。)当然我们的项目是经过提交资料层层才放到展示窗的,如此,大约本着信任的态度,网民们可以投票,表态。可利益相关方要不要回避,如果谁都可以投票,能真正避开个人亲疏情感,客观投票的又只能是没有厉害关系的人?于是,我们似乎需要再次启动“信任”机制,相信网民,是可以理性做出判断的。这个意义上,似乎外围的投票较项目实际惠及的居民的投票,要客观? 然而,我又迷惑了,项目说到底真的有感触的,应该还是实际的项目参与者。那么真正参与项目,感受项目的人的意见,是否在此体现?他们如果满意,满意的对象又是谁?需要理清这些关系。然后,也就更加清楚,我们为什么投票,怎么投票,怎么参与投票,以及怎么让投票产生实际的意义,我如是想。

第三,投票中,如果有人确实刷机了,其他被选者不是很委屈,投票的参考意义又何在?我想在如此开放的环境里,可能是无法避免这样的“空隙”和漏洞的。然而这时候,我突然更对李主任的话,有了深刻的体会。“咱们没能力做大事,可以踏踏实实做点实事”,是的吧,投票失意,可能会是失去一次亮相出头的机会,但如果实实在在做的事情,它还是会在那里,不会走。我们希望的荣誉有时抵不上服务对象的一个“肯定的眼神”“真情的拥抱”。我们依然有着收获,而且是实实在在的。至于可能钻了空隙的闯入者,我想起了前几日看到的一句“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这个引用或许不是很恰当。但或许,换个角度想,既然它就这么存在了,尊重事实。当然,也正因为对方的存在,我们坚持的东西也才了存在的意义。讲点“小幼稚”的想法,如果刷票的人,确实破坏了规则,以我小学四年级时的情商,我是这样安慰自己的“邪不压正”,于是继续做喜欢的事情。结果就是后来,事实还是事实的样子,我们还是每天在太阳升起来的时候,继续前行,打怪兽,战胜自己每个动摇的念头。

写到这最后,一会儿正经,一会儿嘻哈的,修修补补,也还算没跑题。希望自己努力做好自己,也努力做好社会工作,如是。

人生幸事,遇到良师益友是其一也,感谢今天的互动,感谢相遇。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0)

相关推荐

  • (3篇)街道为民办实事工作总结

    街道为民办实事工作总结 (3篇) 街道为民办实事工作总结1 在市.区民政局的大力支持和街道领导的正确领导下,***街道社会事务办公室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和责任目标,坚持以XXX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

  • 舆评丨浙大事件进展回应的正向启示意义

    前几天,后台一直陆陆续续有留言,希望就浙大努某某事件网上发酵以来的舆论风波作些分析.讲些观点.提些建议. 至此,讲讲. 开宗明义.我认为,这是一起十分典型的,通过舆论对话.观点碰撞等民意沟通新方式新途 ...

  • 《现象》· 总略

    捷克哲学家  扬·帕托契卡Jan Patočka(1907-1977) 什么是现象学? What Is Phenomenology? [捷]扬·帕托契卡 倪梁康  译 编者导言 扬·帕托契卡,这位维护 ...

  • 南京市政协机关赴省政协机关协商对接“共学共建”活动

    根据市委"走进党史教育基地,共建美好幸福家园"活动要求,5月8日,受市政协机关党组书记.秘书长彭振宁委托,市政协机关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薛维国和机关党委书记.办公厅副主任徐继昌率机 ...

  • 开门见厅没玄关?建议大家做个“假玄关”,穿衣换鞋太方便

    现在很多户型实际上都是开门见厅.没有玄关的设计,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很多不便,比如进门换衣换鞋不便.空间分隔不合理等等. 那么,怎样解决开门见厅没有玄关的麻烦呢?建议大家做个"伪玄关" ...

  • 为什么癌症一发现就是中晚期?因为你花冤枉钱做了假体检

    大白因为从事保险行业,每天都和各种健康问题,体检报告,重大疾病尤其是癌症打交道. 我们不难发现身边有很多人都是这样,明明每年都体检,花的钱也不少,每次体检报告上各项指标没有任何异常,可是去医院一查就是 ...

  • 钱不能看太重,人不能做太假

    钱不能看太重,人不能做太假 文:王虎林 1.钱:不能看得太重 做人,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钱也不是万能的.所以不能把钱看的太重.钻在钱眼里就不好了.成了守财奴,更可怜.人不能只为钱活着.钱不是人生的全 ...

  • 史上最全面包制作流程,你之前可能做了假面包!

    面包制作流程相信很多伙伴都比较熟悉了,从打面开始到面包出炉结束.但如果你想精进面包技术,知道这些流程还远远不够. 你需要从研究配方开始,到查看组织结束,发现问题,找到原因,这样复杂的一套流程下来,做1 ...

  • 永远都不要做一个“假勤奋”的人,他们有3个坏习惯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看起来很勤奋,但也只是局限于"看起来"的勤奋,他们往往社会成就不高,有的人甚至徘徊于社会边缘. 事实上,我们把那些故意表现得很勤奋 ...

  • IU教我做个假∙公主,但是又告诉我普通也是一种美

    人美歌红的IU带着全新数字单曲<Celebrity>回归啦. 全新曲风和醉人仙嗓,一出手就占据各大音源排行榜榜首,妹妹真不愧是 韩国第一女solo! 轻快的音乐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每个人 ...

  • 详细揭秘:两年前的“5G投票”,联想究竟做了什么?

    一件已经在2016年就被盖棺定论的事情,近日随着几篇知乎上的文章,再度吸引了大量"吃瓜群众"的关注,诸如"5G标准上,联想为什么不给华为投票"一类的" ...

  • 职场|西服外套凹造型,做个“假正经”

    说道西服外套,想必大家想到的都是上班族,一想到上班族,就想到了绝对不可以随心所欲的穿自己想穿的衣服,一想到不能随便穿衣服,就想到了与时尚绝缘的西服. 在近几年,西服外套已经不仅仅是上班族穿的衣服了,也 ...

  • 我在“假外企”做了“假发行”——我的出版生涯忆事之九

    文/杜辉 话接前文(七.八回),既然是个乱七八糟的假外企,雇用了这一群门外汉做发行,那我这个出版业的小白更是两眼一抹黑,跟在领导和同事的屁股后面瞎折腾呗.前后一年,没少折腾,没少跑业务,但成果远小于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