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优昙钵华印心间
优昙钵华印心间
佛语“优昙钵华”,意指昙花,又名月下美人,是夏季至秋季夜晚盛开的花。“夜来孤明月,吐蕊白如霜”就是对昙花的描绘。
过去我在海南服役时,有人夸张“筷子插在泥土里都会发芽”,海南亚热带植物生命力之旺盛,我是有过体验的。我喜赏昙花就插植,只要掐一节厚实的肉枝插在泥钵里就可以长根发枝,翌年即开花。我常在凌晨战备值班之余,独自欣赏。此花很特别,总是选在黎明时分朝露初凝的那一刻开花。夏秋时节,夜深人静,它就悄然绽放,洁白、娇媚、高雅地仰着头,似白衣仙女下凡,近闻芬芳扑鼻,长留心际,由于花开黑夜,白天遇强光即凋谢,就有一种生命短暂消失不见的寓意。
相传,昙花原是天上的花神,后来因凡心盟动,爱上了每天给她浇水除草的韦陀。玉帝得知后,玉容大怒,将昙花贬作小花,让其每天里只有一个时辰开花。昙花也和凡女一样非常痴情,掐指算到韦陀每天晚饭后下山挑水,便选在这个时间盛开,借此见心上人一面。由于昙花与佛祖座下的韦陀尊者的这段过往,就有了“昙花一现,只为韦陀”的凄婉缠绵的爱情典故被人传颂。夜间人们熟睡无缘见到昙花短暂开放过程,却知客观事物出现转瞬即逝现象,得道昙花花语:刹那间的美丽,一瞬间的永恒。
教师节来临,心中泛起我与爱情无关的一丝凄婉的情感。
浏阳亚洲湖村不仅是我生长的地方,也是我参加工作的起点。长期以来,每次回老家路过村中的一所学校时,不寒而栗,脑子里总有抺不去的阴影。
这个村是由澎古大队等四个单位合并而成,村上有座亚洲湖完小,也随乡村振兴发展变化而重新命名。
完小的前身是澎古学校,过去有五个小学班,两个初中班。我在这里从小学直读到初中毕业才离开本村。出去读了两年高中后,奇迹般地被这所培育我的学校聘为拿工分的民办教师,首先是教初中数学和英语,第二年就教初中数学、五年级的语文,还兼小学毕业班主任。
与我同当班主任的还有几个人,其中一个未婚女老师叫肖吕华,号称校园“一枝花”。她个子虽不高,但圆圆的脸蛋上嵌着一双迷人的大眼睛,可惜咱们朝夕相处才一年多,就出了安全事故,阴阳两隔。
那时,学校条件十分简陋,缺电少水。教小学的班主任老师教学任务很繁重,只休周日,每周28节课以上,每天晚上要挑灯备课、为学生批改作业到深夜,周六晚离校,周日晚饭后就要返校,吕华爱岗敬业,常常率先到校。这所学校是在肖家祠堂的旧址上改建而成的,祠堂拆除后在厨房后面挖了一个约五米深的水井,全体老师周一至周六都在学校食宿,过去没有自来水,女老师用水却无力用竹杆钩上水桶,就去离校区约五百米远的山塘洗衣物。
那山塘四周笔陡,就是上游入口处略有一点斜度,斜坡上搁置一块青石板,平常女老师都到那里去洗衣。那年初秋的一天,大家都午休了,午饭后吕华老师提着一桶衣服去那山塘边洗衣服,到了下午上课时,不见其人影,大家相互奔走,四处寻找。不料,吕华洗衣服时不慎滑入水塘,无力爬上岸而沉入水底,寻找她时,只见衣桶不见人,猜知其溺水,熟悉水性者就跳下去摸到水底将其救出水面,并抬到校区外的路边上放置,由“赤脚医生”做急救处理,虽然进行了人工呼吸,但无力回天……
吕华走了,急煞父母,双亲都是忠厚老实的农民,育有二女一男,吕华排行老大,本可当一个男劳动力拿十个工分一天,给父母减轻一点负担,结果却乌呼哀哉,父母把其抚养大,却未能给家里带来福音。至今几十年过去,我回老家有时间就去肖家坐坐,顺便看望双亲老人。那年,我去看望时,不见老人相片上墙,便邀村老协领导世贫兄一起去帮老人照了标准相,回长沙后洗成12吋的大照片装框,再回老家时就送到位,老人要付费我不收,只要见到肖家老父母寿长体健,心里就踏实。他们似乎淡忘了过去的伤悲,我却忘不了吕华老师溺水身亡的悲凄境地。
至今我还在思忖:吕华当年任教殉职似“昙花一现”,一分钱补偿都没有,生前执教,每月生活津贴20元,每天十个工分到生产队里去参加年终结算,收入仅折合一块多钱。如今一些明星出场费动辄数千万元,名人年薪80万元,还是在小崔告发明星偷漏税以后的国家限价。这个新时代早就同命不同价,可那些曾经为乡村教育事业献出青春和生命的人得到啥?不可思议!
这个村中小校园,还有一个男老师叫邹先进,也是生命短暂。都说教书匠常熬夜又站立讲课消耗体力没有胖子,先进老师就是这样一个身材高挑的人,从我离开澎古学校后,他就进校任教。那时学校没有围墙,出入方便,我在部队提干后探亲,每回都要去看望澎古学校的同仁,与大家共进午餐,先进老师不要我交伙食费而代交餐卷。谁料,饭后他出学习专栏,就要我帮忙画刊头,学校需要写美术大字也找我,说干就干,设法画了刊头就贴上;还利用周日人少,按要求在一栋教室档头墙壁上用红色油漆手写仿宋体标语:“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四个现代化!”遗憾的是这个学校没有档案资料室和校史馆,我在这里执教两年,当年毕业班升学率高,校长还寄给我奖金,我则用更多钱买教学资料向学校寄去,但都没有传承下来,且所有老师的历史业绩死活都没有档案记录,后人不知过去的故事及学校的历史沿革。
二十年前,听说先进老师积劳成疾,因脑肿瘤住院动过手术,等我转业时,他脑瘤复发重新被医生揭开脑盖骨做切除术,等我体验到“云南三七”有抗肿瘤的妙用时想传养生之道,却为时已晚,不久,那妻携子改了嫁。
“夜来孤明月,吐蕊白如霜。”那夜凄凉,昙花皎洁如霜,赏之总带有一丝寒意,那短暂的生命,凄婉缠绵,那默默奉献芳香的情,却永远印记在我心间。
教师节之际,谨以此文献给为乡村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人!
师
恩
如
海
TEACHERS' DAY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刘光明,微信名:海润椰风,生于浏阳北盛镇亚洲湖村贫穷农民家庭,1959年生,军地“两用人才”,1985年在《海南青年报》发表处女作,至今已出书两本,策划编书若干。退休后不断发表作品及文论,其中有5篇散文分别获得中国散文网举办的全国散文联赛一、二等奖,冬歌文苑征文三等奖;2021年,《麓山劲松微嵬舞》获第三届《东方散文》全国散文征文大赛三等奖,《红线在握稳步行》获长沙市老干局、长沙晚报社关于“学党史、跟党走”主题作品征集活动优秀作品奖。现系中国散文网会员、湖大老科协读书协会会长。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