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3,20万+评论,这本书越丧越迷人!
不是有点丧,而是很丧。
四年前读完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在那之不久前我刚看了胡塞尼的长篇小说《追风筝的人》。
起初我以为,与世间真正的苦难相比,个人情感似乎没有那么重要了。
不过在读完《人间失格》后,我的低落情绪还是持续了好几天。
01、
《人间失格》讲述了大庭叶藏如何一步一步丧失掉做人的资格。
叶藏出生于富裕的旧时家庭,他从小体弱多病,时常卧床不起。
所以,他总觉得自己是别人的负担,为了不让别人抛弃他,所以一直很用力的扮演着别人想看的样子。
“不论家人说我什么,我从不顶嘴。他们一句轻描淡写的批评,我却感觉如同霹雳般震撼,几乎令我发疯。”
叶藏拼命地搞笑,不是为了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只是想伪装怪物般的自己,让自己变得和正常人一样。
正如书中所言:“从孩提时代起,我就一直在讨好周围的人,这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
成年后,叶藏荒废学业,颓废成性,在各色女人间游走。
他与女人殉情自杀却被救活,与静子同居过起男妾一样的生活。直到遇到成为他心灵救赎的妻子,却因妻子被人玷污,冲垮了叶藏最后的心理防线。
最后酗酒,甚至成为瘾君子,身体垮掉成为一个废人。直到被家人送进精神病院。
全文结尾,不到27岁,却满头白发的我,继续着行尸走肉的生活。
他说:“如今的我谈不上幸福,也谈不上不幸。”
02、
[高度敏感][讨好型人格][爱无能][孤独患者]……
叶藏身上有很多标签,这些标签在丧文化盛行的当下社会很受欢迎,或许这就是《人间失格》这本书畅销的原因吧。
其实,《人间失格》这本书最迷人的地方不在于丧,而是掰开[丧]的外壳,发现叶藏温暖的内心。
“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太宰治说叶藏是神明一样的孩子,即便爱无能,他也不愿意伤害他人,只能不断去迎合。
但是,每一次迎合他人的过程,都是逐渐丧失自我的过程。
叶藏就是在一次次回避中,一次次迎合中,丧失了做人的资格。
其实,每个人都有低自尊的时候,都有刻意讨好别人的时候,但没有多少人会像叶藏那样讨好到丧失到自己的人格。
人的心,一半是上帝一半是恶魔。
叶藏的内心也住着上帝和恶魔,不幸的是他始终去回避内心的恶魔,试图让自己正常。
我们应该与内心的魔鬼打交道,而不是试图去回避。
看完《人间失格》后,我更能接纳内心的恶魔。
我不再认为自己的敏感是独一无二的,也不会觉得付不出炙热的感情是自己的过错。
正如罗素所言,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03、
以前看书我不喜欢将作品与作者生平联系起来。
如果书籍本身已经足够震撼、有趣、美好、耐人寻味,又为何要与作者的人生结合起来呢?
我始终认为强加于作品的意义反而会使读者失去了原有的阅读趣味。
而《人间失格》这本书却无法做到不把叶藏和太宰治联系起来。
《人间失格》是一本具有自传性质的书,作品发表同年太宰治就自杀了。
太宰治的一生都充满了颓废阴暗与消极的暗色调。
20岁,太宰治第一次自杀。在家中服下大量安眠药,后因为药剂量不够,自杀未遂。
21岁,太宰治第二次自杀。与相识不久的女招待相约殉情。同样是服用安眠药,情人死了,太宰治被救过来。
26岁,太宰治第三次自杀。因生活学业不顺,跑到山中上吊自尽。后绳子断了,太宰治悻悻而归。
28岁,太宰治第四次自杀。因妻子与旁人有染,携妻子赴温泉自尽。因剂量不足,二人自杀未遂返回东京后分手。
最后一次,就是写完《人间失格》后不久,与情人山崎富荣于玉川上水投水自杀。享年39岁。
他说:“我这一生,尽是可耻之事。”这是太宰治对自己短暂一生的总结。
但是太宰治在《晚年》中写道,,“我本想这个冬日就死去的,可最近拿到一套鼠灰色细条纹的麻质和服,是适合夏天穿的和服,所以我还是先活到夏天吧。”
写出这样安抚心灵的文字,内心应该是很温柔的。
正如太宰治对叶藏的形容“神明一样的孩子”,他本人又何尝不是呢?
许多同类通过《人间失格》嗅到了彼此的气息,相互拥抱,相互取暖。
其实,倒不必把《人间失格》和太宰治封神!
没有哪本书可以像神明指引方向。在人生低谷时,真正能让你走出来的,不是文学,不是书籍,是你自己。
但是,透过《人间失格》,透过太宰治的一生,我学会点道理:真诚面对内心,天使抑或恶魔。
不用逼自己活得像正常人,不正常也是人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