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向的情绪敏感者

文|筱婷 图|网络

1

最近几年认识我的新朋友,往往对我的滔滔不绝印象深刻。我被越来越多贴上聪明、外向、亲切、好相处的标签。但其实,我很少对人说起我曾经被“内向”的标签压得透不过气。

外向和内向的区别和特点我也不想多做赘述,总之我所认同的外向和内向的标准并非是否善于言辞。我比较认同的是从精力恢复来源不同来区分内向与外向。性格外向者倾向于从外部活动获得活力,如果没有与外界的联系,就可能体验到孤独或者精力耗尽的感觉。虽然他们更注重外在世界,但他们不一定比性格内向这更擅长交际或者更活泼。

内向的人注意力在头脑的内部,他们更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全面的思考问题,以此来恢复充沛的精力。

所以,不要再用热情、开朗、善于社交、喜形于色和沉默寡言、含蓄、内敛等标签来判断性格内向或者外向了。

2

性格内向、外向也没有绝对的界限,判断自己的性格只能看自己那个方向的倾向性更多一点。我自己的倾向性并不明显。

我更为明显的是对情绪十分敏感。常常表现为多愁善感以及喜怒无常。我的朋友一定会很惊讶我居然是这样的人。只有二师兄最为了解我的这一面。我从来没有觉得情绪敏感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也没有觉得受到多少困扰。在我还不明确认知自己这个特点的时候,我常常受情绪的支配,无法主动去控制和驾驭。

在我认识到自己的种种表现和反应是仅仅是因为情绪敏感,我反而松了一口气,因为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而且还有很多好处,比如情绪敏感让我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更为细腻入微,让我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思虑周全,让我更能够抓住别人的情绪特点,在深入的沟通交流中体现出无敌的优势,让我对文学艺术的理解相对容易。

但是情绪敏感,曾让我自己都怀疑自己是内向羞涩且玻璃心,还常常还以自己是抑郁症呢。

3

我的成长经历与这个时代大多数的年轻人一样,从一个小地方来,通过读书进入一个大的世界,知识面逐渐扩大,人际交往和对社会的认知也逐渐增加。每到一个新的环境,我都需要去适应。新的环境往往是比我以前熟悉的环境更为复杂的,在刚刚开始面对的时候,紧张、羞涩和不知所措在所难免。

每一个新环境都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了解到一个全新的世界。我打开一扇窗的时候,并没有把来时的路堵上,而是把一个有一个的世界连接起来,并且从内在去思考某些深层的逻辑。我的视界因此不断变大。当我扩大了自己的已知领域,对未知的恐惧就会少一点。

当然,知道的越多,其实会发现未知更多。我对未知的恐惧减少是因为自己比身边大多数人的已知范围要大了,我不得不承认,这种比较的结果往往给人自信。

4

我有明显的内向标签。对不了解的新事物不随便发表意见和看法,通过观察和了解,熟悉以后才会有所行动;我喜欢一个人专注的读书,边读边思考边做笔记,长时间没有读书,我会很焦虑;深思熟虑是我越来越重视的部分,凡事都喜欢多推延,多角度思考。

我也有明显的外向标签。人多的场合我都会紧张,但是一旦活动开始,或者跟陌生人开始聊天,我精神会高度集中,反应敏捷,表达出众,给人善于交际的印象。有很多时候我喜欢找人跟我一起做事。比如约朋友喝茶、逛街、徒步旅行、逛书店。简直无法想象没有局的生活该多么没有存在感,简直与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联系。

在某些不得不去的聚会,参与者跟我完全不是一个世界(我实在不想用层次或者境界这种太高自己的词汇)的时候,他们聊的每一个话题我都不想加入。我最不擅长的话题就是吃喝拉撒睡。我愿意在角落里做一个安静的空气人。这种不给人面子的死硬态度也是容易得罪人,让人觉得我十分难相处。

以前会很在意别人的评价,如今已经可以一笑而过。没有人了解我的全部,所以别人的评价大多是一个侧面而已。不如当做一小块拼图,收集到许多不同的拼图后,或许才能看到一个稍微完整的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