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过去的孩子打骂都没事,现在却这么容易抑郁?
《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显示:在我国,每年有大约10万孩子死于自杀。
而他们自杀的原因,大多是因为生活压抑、自身抑郁导致的。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青少年健康问题》报告,也曾明确指出:抑郁是10-19岁青少年致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说到抑郁,尤其是青少年抑郁问题,父母们的态度大多分为两种:
第一种,认为抑郁和自家孩子压根就不沾边; 第二种,觉得孩子抑郁的根本原因,就是太脆弱、太娇气。
现在的孩子,真是打不得、骂不得,稍不如意就抑郁,要死要活的。 我们小时候,谁还没挨过批评、受过骂,不都这么过来了,只能说现在的孩子太娇气,动不动心理就出问题。
为什么从前打骂都没事,
现在却这么容易抑郁?
在我读书的时候,父母可以接受孩子在学习上的任何状态,也可以接受任何出路。
别说考不上大学,考不上高中都没关系,能养活自己就好。
父母辅导不了孩子功课,也就放任自流,心态一个比一个坦然。
而当我们这一代人成为父母的时候,谁还能接受自己的孩子考不上大学吗?
比起我们的父母,我们这一代人对教育有一种无法掩饰的焦虑,捂住嘴巴也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这焦虑藏在我们陪写作业的怒气中,藏在我们拿到试卷的失望中,藏在我们看待孩子时挑剔的眼神中,最终变成无形的压力,压在孩子稚嫩的肩膀上。
当我们抱怨孩子变脆弱的时候,有没有审视过自己,给孩子传递了怎样的情绪?
然而,父母对孩子的高期待,除了自身的高学历之外,更多的则来自对“阶层”和“成功”的渴望。
社会的阶层分化、巨大的财富差距,让父母们每天都裹挟在“要成功”的焦虑中:
成功的人,想要自己的孩子,守住既得的一切; 尚未成功的人,则将厚望寄托于孩子,希望他“有朝一日飞上枝头 ”。
我觉得我妈妈不爱我,她爱的是考了一百分的我。 你每次看到,我没有读书写作业,你就难受,你每看到我闲一小会儿,你就想让我多背几个单词,多写一张卷子。
异于过去的学业压力
学校乃至社会,都在过分的强调竞争。
我们喜欢把不同的孩子放在一起做比较,用分数去衡量他们,这是一种非常残忍的评判。
当一个孩子回答出老师的问题,他会赢得羡慕的目光,赢得老师的鼓励和表扬;
但是那个没有回答出问题的孩子,他会在全班同学的嘲笑下灰溜溜的坐下,或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赤裸裸地被老师批评。有人考虑过孩子心里受到的一万点伤害吗?
可能有家长会说,如果你也想得到老师的表扬,你也想被大家羡慕,那你努力啊,那你自己去争取啊!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有可能孩子也想努力,只是他做不到。
有的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只能坚持15分钟,所以老师讲的内容他有可能会错过,导致作业不会写,考试常出错。
有的孩子写字慢而用力,所以他即使一直在写,作业也要拖到很晚才完成。
有的孩子不擅长逻辑,所以数学成绩惨不忍睹。
有的孩子不擅长记忆,所以文史成绩差强人意。
当孩子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就像是在跑道上远远地落在别人后面,我们这些做老师做家长的,却没有在这个时候告诉孩子,该如何调整呼吸,如何分配体力,而是不停的叫嚣着:“看,又有好几个人超过了你!”
渐渐的,孩子发现学习是一场赢不了的赛跑,是一场必输之赌,所以,除了默默退场,他还有动力做出其他选择吗?
有的孩子说,考试考不好直接罚站一整晚,还有的孩子说,成绩退步了,爸妈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甚至还让他滚出家门。
这样的家庭教育模式,会让孩子觉得学习和成绩,就是生活的全部。
他必须时刻保持好成绩,一旦退步,就会产生自己一无是处的绝望感,仿佛跌入深渊,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对于深陷压力泥沼的孩子来说,父母的批评、辱骂,不仅仅是语言和肉体上的攻击,更是在给他的痛苦不断地加码。
心生绝望,却不知如何是好,只能一点点看着自己崩溃。
我不禁想起白岩松讲过的一个小故事:
2012年,伦敦奥运报道的一次见面会上,一位记者问过这样的问题:体育是怎么影响一代人的?
奥组委的一位官员回答说:体育教会了孩子怎么赢,也教会了孩子如何体面且有尊严地输。
但为人父母的我们,似乎只教会了孩子要赢,却忘记告诉他,输了也没关系。
现在的孩子在焦虑、脆弱的背后,还藏着无处宣泄的情绪。
缺乏与自然的沟通
他说在台湾“孩子的经验与真实世界没有联结、敏锐感官没有被启发,书写着无感的题目”。
我想起一个朋友,她八岁的孩子患有感统失调,一刻不能离开安抚物,注意力无法集中,大运动困难,平衡能力差……她说,前些年他们夫妻忙于打拼事业,孩子由亲戚带大。
亲戚过于负责,孩子浑身上下一尘不染,但也因此被限制了各种探索的自由;怕户外脏,又怕危险,便极少出门,孩子几乎没有接触过自然,缺乏某些生理机能发育所需的必要刺激……
朋友说起来的时候眼里满是是伤感和无奈——虽然孩子的治疗初有成效,但那些错过的发育期再也回不来了,她的孩子要经过长期的、艰难的训练,才有可能追上普通的同龄孩子。
它并非医学上的疾病,而是一种危险的现象。
研究发现,现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与大自然接触的时间越来越少。
因为缺少在大自然中的玩耍,孩子们的负面情绪得不到宣泄和排遣,更容易导致注意力紊乱、感觉迟钝,更容易近视、患上抑郁症。
也因为缺少与自然相处的时间,孩子很容易陷入单向思考的的怪圈,眼中只有自己,很容易钻牛角尖。
相反,我们小时候,不是上树掏鸟窝、就是下河抓蝌蚪,还有的光盯着蚂蚁搬家,就可以度过大半天。
与大自然的接触,可以让我们忘却学业的烦恼;
运动后的大汗淋漓,也让我们那无处安放的情绪,得到了排遣和疏解。
与大自然在一起,可以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世界的丰富和奇妙,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单一,同时也会意识到在“自我”之外,还有更大的世界。
无孔不入的社交媒体
相比我们小时候,我们的孩子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
他们出现在一个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的年代,手机、电脑、ipad,这些东西是我们小时候想都不敢想的。
信息的极大丰富,开阔了眼界,但也同时带来巨大的落差和焦虑,这是在“傻玩疯跑”中长大的我们,不能体会的。
澳大利亚心理学家迈克·格雷格认为:
青少年过度沉迷社交媒体,会导致过度的自我客观化。换句话说,他们更在意外界的评价和比较,变得不自信了。
我们小时候,物质生活远没有现在这么丰盈。所以,那时候吃到好吃的、穿上好看的衣服,得到心爱的玩具和书,都会让我们欣喜不已。
相比之下,现在的孩子衣食无忧,物质条件对他们来说,远没有我们那会儿重要。
他们越长大,越在意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越关注精神上的自我满足。
发达的网络信息,让孩子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他们会忍不住将自己与他人做比较。
在“牛人遍地”的网络上,孩子看到了世界的参差,他们会发现,在任何一个方面,都有比自己牛、比自己厉害的人。
这样前所未有的巨大落差,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平庸,渐渐变得敏感、自卑起来。
这感觉,就像是“你努力半生,还不及人家的起跑线”这样的无奈和绝望。
如此挫败的情绪,成年人尚且无法及时排遣,更何况是世界观尚未形成的孩子。
一说起抑郁症,很多人都会觉得,是情绪低落、悲观厌世。
但其实,抑郁症在最开始的时候,也并非都是如此。
尤其是青少年的抑郁症状,相比成年人,更具有隐蔽性。
相比上面的表现,爸妈对抑郁症的忽视,甚至是质疑和嘲讽,会让孩子的抑郁越来越严重。
有人说,这世界就没有什么“感同身受”,哪怕是父母子女、爱人之间,也是如此。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心里始终有点憋屈,又有点悲伤。
可能是因为我忽然发现,很多父母和子女,早就活成了彼此最熟悉的陌生人。
对很多抑郁的孩子来说,一次又一次刺痛他们的,不仅仅是病痛,更是来自爸妈的不理解和偏见。
也许,帮助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从看见孩子的伤痛、尊重他们的悲喜开始。
最后还是想重申一遍:打骂孩子,绝对是不对和不好的教育方式。
我们小时候挨的打骂,不是没有造成负面影响,而是很多都隐藏起来了(应该有很多童靴懂得我的意思)。
只不过,现在的孩子,除了被打骂,还需要面对更多、更隐蔽的负面影响。
比如父母持续的焦虑、学不完的习、上不完的辅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