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45(2)阿拉伯的劳伦斯:谢里夫派

第二节 阿拉伯的劳伦斯:谢里夫派-阿卜杜勒和费萨尔

劳伦斯被派到汉志,在他和侯赛因父子的接触中,他认为最有可能成为阿拉伯世界领袖的只有侯赛因的二儿子阿卜杜拉(后来的约旦国王)和三儿子费萨尔(后来的伊拉克国王),书中将他们称作谢里夫派,也都是贝都因人的后裔。两位王子中,劳伦斯更喜欢费萨尔。

劳伦斯亲眼见证了阿拉伯起义时,费萨尔几千的骆驼兵被奥斯曼军的一个连打败。于是劳伦斯建议他们不要与土耳其人硬拼,而是利用阿拉伯民族的优势,采取诸如偷袭,破坏铁路的策略,差不多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游击战、麻雀战。费萨尔听取了劳伦斯的意见后,果然很有成效。费萨尔与劳伦斯成为非常好的朋友,劳伦斯也脱掉英国军装,换上了白色的阿拉伯长袍。俨然就是一个地道的阿拉伯人。劳伦斯与阿拉伯人相处的秘诀就是不断地研究他们,了解他们的家族、氏族部落、朋友和敌人。书中说了,劳伦斯写《阿拉伯人起义指南》成为21世纪驻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美军必读。由于他的过于投入,他似乎已经成为一个阿拉伯人了。他在思考阿拉伯问题时,在英国与阿拉伯利益之间,他甚至更倾向于阿拉伯,当然如果能两全其美最好。但事实上是不可能的,这也是最后他被调回英国的原因(后死于车祸)。

我们前面多次提到贝都因人,古老的贝都因人不喜欢定居,以抢劫为生,被认为是阿拉伯人的活化石。今天的阿拉伯国家仍有一些贝都因人依旧保持着古老的传统和习俗,我们在约旦旅游时,真的不敢招惹他们。不过劳伦斯充分的发挥了贝都因人的优势,利用激将法和大量的黄金,书中说了,那时的部落是富得流油的时候,以至于五十年后的阿拉伯人还总念叨那个“发黄金的人”。书中提到的很多情节电影中都有。

当劳伦斯得知英法密谋瓜分奥斯曼,而不管阿拉伯利益时,他甚至感到可耻。他将《赛克斯-皮科协定》偷偷地透露给了费萨尔王子,并鼓动费萨尔自己拿下叙利亚,从而破坏英法的如意算盘。他认为最理想的结局是阿拉伯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但在英国的保护下。下图,真实的劳伦斯。

下图,电影中的劳伦斯。

本节最后提到,劳伦斯带领着费萨尔的部队,从汉志出发,穿越约旦沙漠,偷袭并攻占了土耳其人控制的亚喀巴港口。电影中主要讲述的就是这件事。当时劳伦斯的主意连阿拉伯人都认为不可行,但最终还是成功了。然后劳伦斯又带着少数人(电影中只有两个随从)穿过西奈半岛,去埃及给英军送信,英国驻开罗的将军起初都不敢相信就这些阿拉伯人能攻占奥斯曼军队控制的战略要地。通过本书附录P661页下面的地图可以了解这些地方的地理位置。

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劳伦斯的故事和历史背景,有一本书《阿拉伯的劳伦斯》不错,比电影中的内容多的多,书的厚度和三千年差不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