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史的操守和追求“真实”:读“制造系列”有感

写史的操守和追求“真实”

——读“制造系列”有感

前几天翻到了一本叫《制造路易十四》的书,很好玩的一本书。

特地找来了路易十四给自己搞的画像的高清图片来看,效果更佳。据说这画尺寸还挺大的,给人一种很高大上的感觉,气势逼人。可十四本人身材有点拿破仑的意思,不是很高,所以一般都是用高跟鞋来凑,不知道这是不是算是高跟鞋进入时尚界的源头。

说起来十四这也算是时尚界的先驱了。如今女孩子们热衷于拍全身照的时候左腿往前伸,什么穿连裤袜显瘦一类的,也都是人家十四玩儿剩下的。

跟这本书差不多的“制造”系列的,我还读过一本叫《制造汉武帝》的,思路上跟制造十四那本异曲同工。

汉武帝嘛,那也是中国历史上数得上的牛人皇帝,毕竟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再加上一代天骄,怎么也是前五把金交椅里头的一个。

汉武帝也是挺能“制造”的,在他之前的汉,以及再往前的秦,有关皇帝制度实际上没有那么复杂,皇帝跟大臣的关系也没有那么悬殊。史书里头记载的刘邦跟大臣之间的关系,还有武帝的老爸景帝,在各种礼仪一类的方面,也远远没有后来的皇帝那么复杂。这种绵延两千年的复杂的起头处,应该就是武帝了。

如此这般,一整套繁复的东西出来之后,皇帝的威严也就出来了。到具体的“用”上头,外朝那些人不好用了,就再去设置一个内朝。这样的权力运用模式,也大体上是从他手上算是打下了底子,两千多年的后世历程,就开始循环起来那个著名的:内朝变成常制转而成为外朝,再设个内朝,然后再变成常制,再成了外朝。一大堆像刺史、巡抚一类的临时官员变成了常设机构,然后再去搞新的军机处一类的东西出来使唤。

“制造”这东西到底有没有用呢?

也还真的不好说。比如说路易十四,费尽心力的“制造”了一大通,又是扮演太阳神阿波罗,又是搞这样那样的活动,以显示自己的奢华和神秘。可也就在他手上,法国走了下坡路,不到八十年,十六和他媳妇就让人家砍了脑袋。你要是说没有用吧,如今的奢侈品消费套路,人家十四是祖师爷,一年光是奢侈品消费,盆满钵满。国朝土豪们的贡献,冠绝全球。

再比如说武帝,费尽心力搞出来的这一套,总还是不放心,当然了,他不放心也是应该的。儿子折腾死了,媳妇也杀了,弄出来好几个大臣搞平衡,没几天就剩下一家独大了。西汉从他手里走了下坡路,轮台自我检讨也很难检讨出个子午卯酉来,往后的武帝子孙,真是黄鼠狼下豆鼠子,一窝不如一窝,加上武帝折腾那些年,祖上攒下的家底也都祸祸的差不多了,之后会折腾出个王莽来也就不奇怪了。

可是你要非说一点用没有,那也不对。我们这个族群的信心,我们敢拿出来说“祖上也曾经阔过”的大人物,三五不时的就得提起这位刘彻。横扫欧洲的匈奴,不也是收拾的服服帖帖。别小看了历史记忆。你要是个从来就没阔过的小族群,别说挺立千载,活下来都难。还得时不时的食腐动物般,碰瓷别人国家的历史说是自己的。

历史哪怕再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两千年过去了,他“制造”了什么,又为什么“制造”?还有那些说他在“制造”的人自己,又在企图“制造”什么,明眼人都能看得清楚,历史也看得清楚。最初写作“制造”的人或许还仅仅是无意识的寻找“真实”,到后来没读过几本书的公知拿来说事,那就开始下了道了。

“制造”了可能有问题,不过,说前人是在“制造”,再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测,这可能就更多的只能见于不肖子孙那里了。那意思就是,好像我们曾经阔过,如今落魄了,就要说那些阔过的时光都是装出来的,那些阔的样子,很不成样子,没有一点价值一样。

人吧,总是要自矮,人家才矮你。这事儿可不是一句“求真”“发现真实”就搪塞的过去的。曾经有一位老师发出过这样的疑问: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还在船上呢,就这么盼着船沉?

顺便说一句,路易十四那本,是个英国人写的。武帝这个呢,是个中国人写的。

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传统史学的春秋笔法,就不能说是简单的曲解真实。如果真的是为了曲解,不记下来不就行了吗?其用意更重要的或许在于,可能是写这些历史的人,他们在对历史负责的时候,还要想想作为书写者的自己,包括自己所处的情境,自己这个个体应该怎样对待作为所处情境中的那个自己所从出的前人和历史。

没有同情的理解,就难免走向“神目观”下的傲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