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阅读记:从入手处入手
古书阅读记:从入手处入手
一
读书小组讨论,被问到一个很泛泛的问题:当想要做一件事情却无从入手时,应该怎么办?
如果是一个成年人问类似的很难有个一定之规的问题,我一般都不太正面回答,找个话题岔开也就过去了。按照我自己的经验,我相信,一个有着成熟想法的人当面对一件事情时,产生无从下手的感觉,并且需要别人提供意见的时候,多数是并没有下定决心要做这件事。如果无从下手只是托辞,那关于如何下手的建议,都会因此显得可笑。
如果是一个年纪还小且意欲做事的孩子,我倒是愿意多唠叨两句,毕竟,谁都有那样的阶段。虽然这要冒着说的多错的多的风险,但给一个要经过你曾经经过的那片丛林的孩子一点感受,倒也无妨。
因为是读书的讨论,加上古书读的还算系统。就着读古书的经验,叨叨了几句。录在这里。丛林里没有路,也不太可能有两个穿越丛林的人走同样的路,那些经验,或许唯一的价值就是告诉没有放弃对丛林好奇的后来者,这一遭,总是不虚此行的。
二
读古书首先得解决的是动机问题。
假如你是为了修养身心,那就按照修养身心的路向来读。比如儒家的四书。不需要什么创新,就按照朱熹提示的《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这样来读。解读类的并不需要太多,既然是为了修身,有一思之得就笃实而行。我的经验,一本四书章句集注就够学习上一阵子的。
如果从道家入手,无论是《庄子》《老子》还是从魏晋玄学时代找,撑起来一个气象格局,就能有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如果从佛家入手,我个人不建议从禅宗开始,无论你怎样跟我提那些公案的深刻用意,初入手时总还是有些困难。所以,无论是龙树的《中论》,还是华严的诸如《金狮子章》这样的经典文本,都是不错的开始。
假如你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要了解古人的所思所想,那从有“行状”的著作开始就不错。简单的像《论语》的乡党篇,复杂些的像《东京梦华录》。一定收获颇丰。
如果你是要以此为学术,我就没有什么发言权了。无论是梁启超先生,还是钱穆先生,包括后来的余英时先生,各位大家对于如何从学术上来读古书都有专门的文章可供参考。
三
再就是要解决从何处入手的问题
大约在07年前后,我发愿要系统的学习传统文化。发愿是容易的,行动却是艰难的。一旦想要付之以行动总感觉无从下手。按照时间从古到今吧,起码先秦的文献并没有那么容易懂,比如《尚书》。按照难易程度吧,当代人写的文章虽自有其意义,相对好读。但要真正在这个领域有所收获,原典绝对是不能绕开的。
我的经验是可从经典注疏入手解读文本。这样,虽然看到的是注疏者的见解,却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到经典原文,有一直观的感受。读古书要紧的是体贴和玩味,在反复的阅读、思索、实践中去不断加深对经典原文的理解。比如《论语》的相关注疏就多不胜数,可以从朱熹入手,也可选晚近的黄侃注本。再比如《老子》,注疏也是多如牛毛,若是古文的注读来仍然云里雾里,陈鼓应先生的注本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其实,从哪里入手只是个个人的阅读方法。真正能让人有所得的,是持恒的努力。否则,任何方法都可能变成偷懒、懈怠、走捷径的借口。所以,可能真正的入手处,就是行动,只是行动起来。用胡适先生的话说就是:从入手处入手。
四
古书自然是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情况。但较之如今信息爆炸,信息经济情势下,想尽一切办法发怪诞之言期走红于网络从而牟得利益的状况比起来,古人读书更重要的是修身,是为了给自身生命以滋养(隋以后有了考取功名)。所以,当二程兄弟求教于周濂溪之时,濂溪先生给二程的教诲是要他们去寻孔子颜回的快乐到底是什么?朱熹的论语章句中也在讲,在读书的时候要时时刻刻的想着圣人是如何生活的,去体会若圣人在我这个境遇中,会怎么做。阳明谪居龙场,日日想的也无非是若圣人处我之境遇当如何的问题。读书格物,为的都是在这个只有一次的人生中寻到幸福。活出饱满的人生。我想,这样的阅读是很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