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对亲生母亲赵姨娘的态度,暴露出古代“妾”的尴尬地位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贾探春代理王熙凤主持家政,没多久就遇到了一个顶大的难题——她的亲生母亲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死了。探春公事公办地照着对待奴才的规矩,打发了二十两银子。

得知此事的赵姨娘找探春闹事,说“如今你舅舅死了,你多给了二三十两银子,难道太太就不依你?”

探春还没听完,就“气得脸白气噎”痛斥赵姨娘说:“谁是我舅舅?我舅舅早升了九省的检点了!哪里又跑出一个舅舅来?我倒素昔按礼尊敬,怎么敬出这些亲戚来了!”

这里所说“升了九省的检点”的“舅舅”,就是王夫人的兄弟王子腾。而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在探春眼里根本没有亲戚关系。

如果脱离时代背景看,探春姑娘未免太大逆不道了点。不过,回到古代,了解到“妾”的尴尬地位,贾探春真的只是“按礼尊敬”。

首先,成为妾,身份不会陡然提升。

妻与夫是正式的婚姻关系。结成这种关系,要经过一系列的繁琐手续: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举行从纳采到亲迎等仪式,拜舅姑、祭家庙等程序一样不差。

明媒正娶的妻,在名分和待遇上都受到礼与法的保护。这些,都是妾无法拥有的。

男子得妾,不能叫娶,而只能叫“纳”。所谓“纳”,对于男人来说就是收容的意思,对于妻而言,也可以说是“容纳”的意思。

妻族与夫族是“合二姓之好”的婚姻关系,娶妻要看女方家族的名声、女方是否有德,但是妾进入一个家庭则没有诸多讲究。妾可以是买来的、抢来的、朋友送的……甚至来路不明,也没什么要紧。

郑玄对《礼记·坊记》的笺注说:“妾言买者,以其贱同之于众物也。”妾与市场上流通的商品一样。也就是说,一个女人成为妾,并不能攀上高枝,只不过是男方买了个物品而已。

既然是物品,妾在封建大家庭中,实质上与奴仆无异,只不过一般不用做特别粗苯的活计。

而女主人对妾那样的特殊奴婢,同样拥有管理的权利,包括生死。

所有的子女,无论嫡出庶出,都要认父亲的正妻为母亲。庶出的孩子对于自己的生母,则可认可不认。比如探春就和宝玉一样,管王夫人叫“太太”,管赵姨娘叫“姨娘”。

妾生子女因有父的血统,所以是主子;妾即便生了儿子,也还是奴婢。

所以在名分上,妾与她所生的孩子应该主仆关系。也就是说即便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妾没有教训的权利。

赵姨娘在屋里训斥贾环,王熙凤在窗外听见了。王熙凤就说:“凭他怎么着,还有老爷太太管他呢,就大口家啐他?他现是主子,不好,横竖有教导他的人,与你什么相干?”

是王熙凤尖酸刻薄,嘴下不留情吗?不是。按礼,有资格教导庶子的,只有父亲与嫡母。作为生母的妾,不仅没资格教训贾环,没有母子关系都是说得过去的(与你什么相干)。

所以,探春忤逆赵姨娘这事儿,从妾在大家族的地位来说,完全没有什么不妥。

其次,妾的家族也得不到男方家庭认可。

前面已经提到,妾相当于夫家买的一个特殊的奴婢,那么妾的家族就不配与夫家成为亲戚。

一般地,夫家与妾的家族不相往来,也不认这门亲戚。即便打交道,妾的家人也会被视为奴仆而已。因为让女儿给人家做妾的,其家族的社会地位本身就很低。

小门小户人家的女儿嫁给大户人家,即便做正妻,地位也很尴尬。比如贾赦的正妻邢夫人,在贾府几乎没有什么话语权。

王夫人是贾政的正妻,所以虽是赵姨娘的女儿,探春也不能认赵姨娘为“娘”。探春名义上的母亲是王夫人,认王夫人的兄弟为舅舅当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不仅探春不把赵国基为舅舅,赵国基自己也不认为自己是探春贾环的长辈。赵国基是奴才,对探春和贾环这样的主子很是“恭敬”。因此探春说:“既这么说,每日环儿出去,为什么赵国基又站起来?又跟他上学?为什么不拿出舅舅的款来?”

探春对赵国基直呼其名,就是主子对奴才的谱儿,于当时的“礼”来说没毛病。

探春对于生母的反驳,确有过分之处,但是要管家,就要遵守传统封建礼法。因此刚当家的探春不得不依理办事才能服众,一旦向母亲妥协,之前所有的努力将付之东流。

探春的“无情”,是她的保护色。

庶出的子女虽然也算主子了,但嫡庶之间总归是有等级差别的。

正如王熙凤就曾说:

“好个三姑娘,可惜他没托生在太太肚子里。”

“虽然庶出一样,女儿却比不得男人,将来攀亲时,如今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庶出,多有为庶出不要的。”

“庶出”就是探春内心永远的刺,她处处维持着“正经”主子的威严。

抄检大观园,不知深浅的王善保家的伸手要检查探春的衣角,探春当即给了她一巴掌,并骂道:“你是什么东西,敢拉扯我的衣裳!”随后探春亲自解衣卸群,拉着凤姐儿来翻。——下贱的奴婢不配冒犯探春这位正经主子。

赵姨娘因为兄弟赵国基死了想多要二十两银子被探春拒绝而撒泼耍赖,惹得探春发了狠话:“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必要过两三个月寻出由头来,彻底来翻腾一阵,生怕人不知道,故意的表白表白,也不知谁给谁没脸?”——探春甚至极力想摆脱与赵姨娘的母女关系。

“子凭母贵”,探春再怎么优秀,提起庶出的身份,便自觉矮了半头。

赵姨娘半奴之身,地位低下,被正经主子和其他奴婢轻视。她仇视名分正、地位优越的王夫人、王熙凤,时而歇斯底里地发作一番,甚至想用阴险的手段害死手握掌家大权的王熙凤和备受宠爱的贾宝玉。

探春是赵姨娘的亲生女儿,却拼命靠近王夫人,嫌弃亲生弟弟贾环,而亲近贾宝玉。这其实也是无奈又明智之举,毕竟名义上王夫人才是探春的母亲,探春的生活好坏、婚事嫁妆的决定权都在这位母亲手中。

赵姨娘的人设的确不讨喜,不过作为妾,她没有更好的生存空间,因此她总在作妖,企图争取到点什么。

没有赵姨娘被歧视的处境,也就没有探春处处争强好胜的性格。

实际上,探春心中一直都有老赵。

赵姨娘经常去找探春说话,可见母女二人相处并不大碍。只是老赵经常失了体统,探春会呵斥她几句。

在“茉莉粉替去蔷薇硝”事件中,赵姨娘被人围攻,探春迅速赶到替赵姨娘解围。如果没有探春,老赵寡不敌众,一定会被打得很惨。

探春很明白:在那样的尊卑秩序井然的大家族中,只有她自己强大起来,才有可能让众人看在自己份上给母亲一点点面子。

如若没有精明能干的探春,王熙凤之类的人随便出一个馊主意,赵姨娘和贾环的日子都会很难过。

探春适应大家族的生存法则,时间也让她逐渐成长起来。探春不仅表面上强势,而且心思细腻,功于谋划。

抄检大观园,别人都是被惊起来的,只有探春坐在自己的地盘上等着。探春在贾府里有不少眼线,因此她淡定地等待着风起云涌。

迎春被嫡母邢夫人骂:“你娘比赵姨娘强十倍,你也应该比探丫头强才是,怎么反不及他一半?”其实探春的优秀不仅把庶出迎春比了下去,正出姑娘惜春与之也相差甚远。

老赵有这样一个女儿,这辈子也算不亏。

值得玩味的是,探春为赏银与赵姨娘口角之争时涉及袭人父死赏银数量。袭人是王夫人默许放在宝玉房里的姨娘,聪慧的探春对这一点很清楚,贾府中的其他人也都明白。

探春提及袭人父死赏银,这正是在那种生存秩序中的耳濡目染间学会的洞察世事的本事:早年的赵姨娘和年轻的袭人一样都是奴婢,而袭人的将来也会像赵姨娘一样经常面对诸多尴尬的境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