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身体健壮的小张突然感到头疼,断断续续开始咳嗽不止,并且有些胸闷。他以为自己感冒了,觉得好好睡一觉,休息一下就会好。结果,半夜咳醒来,竟然发现自己发烧了,找来温度计一量,40度!
第二天一早,医院刚上班,小张就排队挂号,进了医生办公室。小张答:“咳嗽,胸闷,头疼,晚上烧到40度。可能是感冒了吧。”医生:“可不嘛,你都咳成这样了,肯定气短。痰啥颜色?”医生开始在电脑上点这点那,一会儿一张单子打印出来。小张拎着医生开的大几百多元钱的药回到家,一边看说明,一边服用,越吃越犯嘀咕。有治病毒感冒的,有治风热感冒的,还有治肠胃感冒的。消炎的有头孢,有甲硝唑,还有阿奇霉素。止咳的有糖浆......不用看,也有三四种。就连退热的也有口服的和栓塞两种。小张生着闷气吃着药,咳的越厉害了。然而,情况并没有像他想的那样,也没有像医生想的那样。三天后,小张依然咳嗽不止,胸闷气短,精神也更加萎靡。小张想起了朋友常说的一家诊所,于是决定去试试。小张答:“咳嗽,胸闷,头疼,还发烧。吃了几天感冒药都没啥效果。”大夫:“可不嘛,你都咳成这样了,肯定气短。痰啥颜色?”大夫:“你咳嗽的前几天吃肉没有?吃凉的没有?吃完饭着凉没有?”大夫:“肯定是积食了,不然你这几天吃感冒药怎么会没效果?”有了上次医院的经验,小张拿着处方问:“大夫,这咋中药西药这么多呢?”大夫:“你这积食拖了这么久,得赶紧治疗,不然越严重了,对症下药,你回去按说明好好吃。这个不光治病,开的多是让你多吃些日子,你得好好调理调理你的脾胃。下一位。”话说这份上了,小张只好付钱拿药,拎着一袋中药,一袋西药赶紧回家。小张在家熬着中药吃着西药,咳的却越厉害了,情况仍然不见好转。又是三天,小张在家人的催促下,拖着依然咳嗽不止,胸闷气短,疲惫不堪的身体前往外地大医院问诊。小张排队挂号,进了医生办公室。这个医生把脉、听诊、询问、查看了一番,直接开了单子。医生答:“你这情况肯定是肺炎。拍片子是看严重到什么程度,你赶紧住院进行相关化验吧。”半个月的住院治疗,小张终于康复了。两次遭遇“神医”误诊,让小张唏嘘不已。回到家,遵医嘱,开始继续加强身体锻炼。几个月后的一天早晨,小张起床后,觉得脚踝有点痛,有点肿,虽然不影响走路,但略微使劲转动就疼。仔细回想,头一天跑步确实没有崴到过脚。于是,小张买来云南白药喷上。晚上再看时肿已经消了,疼痛也减轻了。因为基本不影响走路,小张也实在不愿意再进医院,索性停止跑步,等待自然康复。然而一个月后,还是老样子,仍然不能剧烈运动,小张不得不再去医院。小张答:“大夫,我脚踝一个月前开始疼,也没有崴着,就是稍微使劲动弹就疼。现在还没好。”走出医院,小张才想起来,这位大夫全程连自己是哪只脚,脚踝什么位置疼看都没有看一眼。小张又想起来,好像有个朋友说什么地方的私人骨科大夫挺神的......似乎哪里不对劲,几个月前的“神医”遭遇突然浮现在眼前。好了伤疤忘了疼,小张吓出一身冷汗,不禁感叹,我们身边有如此之多的“神医”啊。
袁华年,笔名骆驼先生,80后,阿拉善盟作家协会会员,阅享读书会会员。热爱阅读与写作,致力于阿拉善文学艺术服务和阅读推广。所创作《局长之梦》《等爸爸回家》《暖流》《陪伴》等短篇小说、微小说及散文、诗歌刊发在《华文月刊》《乌海日报》《阿拉善日报》《阿拉善文学》期刊和《阿拉善文学》公众号等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