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木虱的防治
梨木虱危害状
一、危害症状
1、为害时期
河北中南部一年6~7代;东北及河北北部一年3~5代;山东一年4~6代;浙江一年5代,世代重叠。以冬型成虫在树皮缝、树洞、杂草、落叶及土缝中越冬。早春花芽萌动期成虫出蛰,花芽膨大时大量产卵,现蕾时卵孵化,落花达80%时是第一代若虫孵化盛期,4月下旬出现第1代成虫和第2代卵,盛期在5月下旬。9月上、中旬成虫陆续钻入树皮缝越冬。
2、为害部位
成虫、若虫吸食梨树芽、叶及嫩梢汁液。花芽膨大时成虫产卵于短果枝叶痕处及芽腋间,第2代产于果台、嫩梢、新叶和花蕾等幼嫩组织,坐果后产卵于叶面主脉沟内、叶柄沟内或叶缘锯齿内。若虫多群集于背光的叶簇间或卷叶内及两叶相合处,特别是叶背及叶丛密生的地方。
3.症状特点
若虫分泌大量黏液,在相对湿度大于65%时,诱发煤污病。受害叶出现褐色枯斑并坏死,甚至全叶变黑,造成早期落叶,花芽分化质量差。
二、形态特征
1、卵长椭圆形,一端尖细,并延长成一根长丝,一端钝圆,其下有一个刺状凸起,固定在植物组织上。
梨木虱卵
2、若虫体扁圆形,第一代初孵若虫体淡黄色,3龄以后绿褐色,夏季各代初孵若虫为乳白色,稍大后即变绿色。翅芽长圆形,突出于身体两侧。
梨木虱若虫
3、成虫分冬型和夏型。冬型成虫体长2.8~3.2毫米,体褐色,触角端部分叉,雄虫腹部瘦小,腹面有黑白相间环纹;雌虫腹部肥大,腹面有红黑相间的环纹;夏型成虫体小,长2.3~2.9毫米,体色变化大,翅无斑纹,成虫胸背均有4条红黄色或黄色纵条纹,静止时翅呈屋脊状叠放。
梨木虱冬型成虫
梨木虱夏型成虫
三、解决方案
1、物理防治
早春梨树萌芽前刮除枝干上的老翘皮,并与枯枝、落叶、杂草等物集中烧毁,辅以冬灌,可消灭大部分越冬成虫。
2、化学防治
①2月下旬至3月初,越冬成虫出蛰盛期,选择晴天、温暖、无风天气,于11:00~15:00时喷施吡虫啉、噻嗪酮等。
②梨花脱落80%~95%时是全年防治关键期,可喷施啶虫脒可溶性粉剂、农地乐乳油,喷药重点是嫩叶叶柄基部。
③五月中旬,可喷施吡虫啉+齐螨素+百磷3号。
④梨木虱天敌有梨木虱跳小蜂和木虱跳小蜂,对草蛉、瓢虫和小花蝽也有一定控制作用。因此,4月下旬至6月食心虫和蚜虫发生量不大时,尽可能采用性诱杀、糖醋诱杀、枝干涂药等方法,以保护天敌。
⑤阿维菌素乳油+吡虫啉可溶性剂+增效剂
⑥噻嗪酮可湿性粉剂
⑦阿维菌素乳油+吡虫啉可湿性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