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不知斋主时间】乐品:拉赫玛尼诺夫《死之岛》

知不知斋主时间

乐品:拉赫玛尼诺夫《死之岛》

拉赫马尼诺夫(中国人习惯叫他老拉),1873-1943,和前面介绍的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差不多是同代人。与这两位现代音乐大师不同的是,他固守传统音乐创作,是晚期浪漫派大师,热情、浪漫,又兼有柴可夫斯基的忧郁气质。另外,他和他的同胞斯特拉文斯基和纳博科夫一样,都是因俄国十月革命而流亡的艺术家。
今天要介绍的是老拉最著名的管弦乐作品《死之岛》。其实,从英文名“The Isle of the Dead”来看,我倒更倾向于把它译作《冥岛》。
这首交响诗,据老拉自己介绍,创作灵感来自瑞士画家阿诺德·博科林的一幅同名油画:

这幅油画创作于1880年,是博科林最著名的一幅象征派作品。它如此受大众喜爱,以至于在纳博科夫的小说《绝望》中,有一段描写说,在柏林几乎家家都有这幅画。
画面上,首先进入视线的,是峭壁林立,阴森可怖的“死之岛”(冥岛)。下部的海面上,一条小船正将新鬼摆渡到冥岛,而立于船首,着一身白衣的,正是掌管这一切的死神。
拉赫玛尼诺夫《死之岛》;柏林爱乐演奏,洛林·马泽尔指挥
音乐一开始,便把人带到了上面那个画面。a小调,慢板。5/8拍节奏构成划船音型,恍惚冥神在缓慢地、一下一下地摇着浆,船在一点一点地驶向另一个世界。大提琴上出现起伏的动机。一支法国号奏出象征死亡的死神动机,充满了庄严哀悼的气氛。
随着在e小调上掀起的高潮,音乐攀升到一个顶点,仿佛出现了画面中那个冥岛上的峭壁和参天大树。随后,紧张度减缓下来,好像船在轻轻靠岸,船上的幽灵们走下船,走过最后的通道,进入那陌生的世界。这时,死神动机象警号般再一次回响,之后,随着幽灵们走进树林,音乐出现一段激情喷发,表现幽灵们向人世做最后的、依依不舍的诀别。
接着,乐曲进入一段动人心弦的抒情段落,一个热情、悠长的降E大调旋律。这是象征生命的主题。老拉自己在描述这一段落时说:“在此之前是死亡,而在此之后是生命。”
音乐又进入到一个高潮,在高潮的顶点,那个死神动机再次出现,然后是生命主题和死神主题难解难分的搏斗,音乐在此达到最后的更为激烈的高潮。
接下来是一个非凡的段落。死神动机在一个节奏点上不断重复,好像喃喃的经声。然后是生命主题最后的回荡,象征着那些幽灵再一次把渴望的目光投向那生命的彼岸。最后,一开始的5/8拍节奏音型再次出现,描绘冥神再一次摇起浆,划向冥河对岸,去渡下一批死去的幽灵。
每次听老拉的这首交响诗,都似乎在经历一次生命--死亡之旅。然而,在这个旅途中,没有丝毫的恐怖,只有一种净化和升华感。
老拉是旋律大师,他的旋律中,总弥漫着一种悲伤、忧郁、沉思的气质,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的起始旋律,可谓这一迷人气质的典范。这种气质正是德奥音乐为主的西方(对于俄国人来说,西欧及美洲是他们的西方)音乐所缺乏的,难怪迷倒了那么多的西方听众。
另外,在老拉那个时代,艺术家、诗人似乎很热衷于死亡题材。单单那个瑞士画家阿诺德·博科林就画了五幅这同一内容的油画,诗人劳伦斯的《The Ship of Death(死亡之船)》也是赫赫有名。歌剧大师普契尼更是热衷于此,他后期的三大悲剧《托斯卡》、《蝴蝶夫人》、《图兰朵》都以爱与死亡为主题。而马勒的第10交响曲(未完成)更被指挥大师伯恩斯坦称为“最接近死亡”的作品。这个思潮,似乎是随后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先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