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从20米深井救出3岁女娃的河南男孩,让我看到了中国少年最好的模样
来源:钱某某(ID: qianmoumou2018)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普通人。
01
女儿不见了。
赵先生懵了,女儿晴晴几分钟前还在旁边玩。
她才3岁,能跑哪去呢?
2019年11月30日,他们一起来河南鹤壁走亲戚。
18点50分,赵先生准备离开时,发现晴晴丢了。
他四处寻找,都杳无音讯。
突然,附近院子里传来一阵哭声。
是晴晴的声音!
循着声音搜寻,终于确定声音源于一口废弃机井。
这口井深度约20米,内径却只有30厘米,井内还漆黑缺氧。
晴晴正在撕心裂肺地呼喊:
“爸爸,爸爸,你在哪儿?”
晴晴的头朝上,被卡在16米的深处,将近4层楼高,小腿已经没入水中。
情况非常危急,必须马上进行营救。
他们制定了3个救援方案。
把绳索打成结放到井里,让晴晴自救。
这是当下最简单的方法。
可她才3岁,根本无法进行操作。
让挖掘机挖到一定深度,再凿一个洞进行援救。
可事发场地很狭窄,4台挖掘机就差不多挤满了。
而且,井太深,工程量过大,恐怕年幼的晴晴支撑不了那么久。
这个方案不理想。
致命的是,在场的救援队都没有这个设备。
经多方联系,寻得设备,可距离事发地太远,要4个小时的路程。
多拖延一分钟,就多一份危险。
显然,此方案也行不通。
救援工作一度陷入困境。
井底,晴晴的哭声越来越微弱。
井旁,晴晴的父母哭晕无数次。
他们请求救援人员让其下井,但身材不允许。
救援人员和志愿者纷纷主动请缨,奈何都不符合条件。
就在陷入僵局时,斑马救援队队员王庆军说:
“可以让我儿子王泯燃试试。”
话音刚落,他打电话给妻子。
妻子马上带着儿子驱车十几公里赶到现场。
当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寒风刺骨。
王泯燃能带来最后一丝希望吗?
02
全部条件都符合!
那一瞬间,在场所有人仿佛松了一口气。
唯独救援队队长紧锁眉头,他问王泯燃:
“你多少岁了?”
王泯燃脱口而出:“我17了。”
他妈妈拍他肩膀说:“你14岁啊。”
是的,他说谎了。
事后谈及为何谎报年龄,他表示:
“我怕自己年龄太小不能下井。”
救援人员犹豫了。
这口井深邃漆黑,里面缺氧,还冰冷刺骨。
王泯燃很瘦小,但于窄井而言,刚够容身。
他只能穿一件单薄秋衣进入。
最主要的是,救援难度太大,需要“倒挂”。
“倒挂”,是头脚颠倒,悬在空中倒立。
突然让毫无救援经验的孩子倒挂下去,无法预料会发生什么。
再者,不能让一个孩子去救另一个孩子。
此时,晴晴的哭声已经十分微弱。
听着晴晴断断续续的哭声,王泯燃再三要求:
“让我试试吧。”
救援队队长向王泯燃父母征求意见:
“你们同不同意让他下井?”
他们异口同声说:“同意。”
队长不放心,再严肃地征询一遍:
“万一有什么后果,能不能承担?”
“能!”
救援队员对他进行突击培训,确保营救顺利进行。
“一定要确保这位少年的生命安全。”
03
刚下到两米处,王泯燃大声呼叫救援人员拉他上去。
因为身体倒立后,血液涌入头部,使他感到头晕。
他稍作休息,准备第2次下井。
这一次下得更深一些,可又被井内管壁阻碍,失败了。
王泯燃母亲说:
“两次下井特别不容易,他衣服挂到井壁下不去,上衣和手都磨破了。”
她说着说着,突然崩溃大哭。
队长说:“如果不想让孩子下了,我们随时可以终止。”
她摇摇头,说了句:“只要我儿子身体允许,我没意见。”
可王泯燃信心满满地说:“我还能继续。”
她决定尊重儿子。
第3次下井。
就在距离晴晴五米左右,王泯燃再次被卡住。
救援人员把他拉上来,不断叮嘱他:记住,有问题就要赶紧呼救。
眼前危急的处境,大家不禁担忧。
瘦小又倔强的男孩身体是否还能支撑?
井底弱小无助的晴晴怎样了?
这次下得更深一些,王泯燃距离晴晴仅有2米距离。
可因放置井中的氧气管过长,他只好再次返回地面。
就在准备上去时,晴晴跟他说:
“哥哥,你别走。哥哥,你别走。”
王泯燃赶紧呼唤她:
“小妹妹你别怕,哥哥马上来救你了,哥哥向你保证。”
顾不了手上和肩膀上的伤,他要进行第5次下井。
下井过程中,他几次调整身体姿态。
最终因井内空间太过狭窄,又一次以失败告终。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从天亮到深夜,大家神情凝重。
王泯燃妈妈急了,开始为儿子担心。
她想知道儿子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还能不能继续。
但她不敢上前,怕影响儿子的情绪。
王泯燃依然没有放弃,他承诺:我一定要把小妹妹救上来!
第6次下井。
这一次,他在井里待的时间格外长。
他示意救援人员把自己放深一点。
“再深一点,再下降一点,再下一点点。”
救援人员捏了一把汗,他们深知,即使是有救援经验的人,也不能保证成功。
空间受限,加上多次下井,王泯燃很有可能会因体力不支而被冻僵。
过了好一会,井里毫无动静,地面的人却感觉过了一个世纪。
突然,井里传来信号:往上拉。
王泯燃上来了。
人们往井口张望,可没看到晴晴。
医生让他快去吸氧。
他妈妈拿着羽绒服帮他穿上,可他不肯穿。
他说:
“万一没绑好,我还要下去。”
救援人员要为他解开身上的绳索,他也拒绝。
“如果小妹妹上不来,我还要再次下去。”
他放心不下,一遍遍在心里反复确认。
“我把小妹妹系紧了吧,我把小妹妹绑好了吧。”
晴晴被拉上来了!
那时,已是深夜十一点多。
持续四个多小时的营救,宣告结束。
晴晴被快速送往医院。
经检查,她只是受到一点皮外伤和惊吓。
王泯燃终于露出了笑容。
一个天寒地冻的深夜。
一场惊心动魄的营救。
见证了一位勇敢无畏的少年,和一个有爱的家庭。
人们不禁好奇,到底是什么驱动着王泯燃去救人?
我想,这能从他的家庭教育窥见一斑。
04
父母经常带着他和姐姐参与救援。
长期如此,他以父母为榜样,无论生活还是学习上,都充满爱心。
他的班主任分享了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班里一位贫困生,因为校服太小无法遮住里面的棉袄。
可那位同学没钱换大一点的校服。
王泯燃立刻站出来,把自己多余的校服让给同学穿。
每当班上的同学生病,他也会主动上前帮忙。
这些虽是小事,但足以证明,善良从来不是为了回报,而是发自内心的选择。
王泯燃如此,其父母亦然。
救援结束后,各个官媒对此进行报道,使得这一事迹被更多人知道。
在颁奖时,主持人问他父母:
“如果还有下一次,还会不会让孩子这么做?”
他父母含着泪说:
“还会,但希望这样的事情永远不要再发生。”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普通人。
他们没有权势,没有背景,也会心疼孩子,但只要有需要,只要孩子愿意这么做,便义无反顾。
哪怕对方是毫无瓜葛的陌生人。
这也是“井底救援”最打动人的地方之一。
还有一个令人感到欣慰的地方是,晴晴父母的“回馈”。
他们懂得知恩图报,没有薄情寡义。
就在前几天,王泯燃接受采访。
他今年16岁了,刚上高二。
他表示:
“两家人因此结缘,逢年过节也常走动。就像亲戚一样。”
正如杨澜所说:
“你要相信善意的力量。在你能力范围内,善意地对别人,善意就像空气一样会流通,到时会有正面的能量还给你。”
这才是一个有人情、有善意、有爱的社会。
写下王泯燃的事迹,并不是鼓励大家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人。
而是,在这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时代,我们要铭记这些不求回报的英雄。
比起明星、网红,那些挺身而出的普通人,才是真正的燎原之光。
点亮在看,为少年点赞,也让善意之光传播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