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的练习方法以及音色的理解
回想我自己学箫的历程,跌宕起伏。从一开始的踉跄学步,到后来的访名师纰缪,弯路不少,同时也收获良多。
应朋友之邀,现从自身的认知,浅谈箫的练习以及音色的理解。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先从最基本的概念入手
不少人把怎么练箫说的很玄,什么练到上通天道下弼人伦,恨不得拿箫当武器法器,音波功拿去水库炸鱼,还能夜半招出个花妖狐鬼来,简直莫名其妙。在箫学习方面,还是得明白,箫首先它是一个乐器。
既然是乐器,演奏时候最基础的便是把握它的音准和节奏。
音准。对于没有接触过其他乐器、乐理了解不深的朋友而言,音准或许就是摆在面前的一座劝退大山。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对音准的感知弹性非常大。面对录音,时常早上觉得准,晚上再听,觉得很不准。加上箫这个乐器的结构特质,角度、温度、气息量等都是音高的影响因素,这些种种又决定了把握音准绝非易事。
节奏。把握好音准和节奏,曲子成功大半。但是练习过程中节拍上的坑,一点都不会比音准少。很多朋友吹曲子,单个音听起来都还准,合在一起完全不知道是啥,最后他说自己吹的是XXXX,别人一脸问号。不光是箫,古琴也是重灾区。因为自身走的是传统古曲路线,时常会和古琴朋友合奏,经常会碰到同一个曲子,每个古琴演奏者都有一套自己的节奏,在正式上台前都得把节奏磨合好久。
对于这两个,好多爱好者自己练习的时候经常没有一个参照,在自己吹奏的时候沉迷其中,把自己陶醉,然后在错误的方向上渐行渐远。
其实这两个解决都很简单,严格按照谱子,节拍器+校音器,最好用的组合,没有之一,助君解千愁。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好,下面我们来讲万愁。
每日优先练基础,基础练什么以及怎么练。
1、长音。这个老生常谈了!怎么练,先练稳再练平!练单音,一个个来,哪里不顺练哪里。这是练气息最好的方法没有之一。
然后重要的是练的过程中得注意状态的放松。这个放松不是哪里放松,而是整个人都得放松。如此,音色才能松透而有力。一旦人是紧的,音色出来必定是紧的。
2、音阶。这个老生常谈了!怎么练,从低到高再练低,先单音,一个个往上爬,再三个音开始,不停往上加,既练气息又练手指还练控制。
3、结合+变化。这个个人比较有用,大家也可以参考。比如几个单音比如123、321、132、312.....换其他音、加入其它音让架构复杂,同时加入气震音、叠打赠颤等手上技巧,再反复。
4、以上的走顺畅之后,开始练音色。练音色要控制变量,比如位置、着力点、口风、口压、状态来找到自己喜欢的音色并固定练习。
所以现实大部分的情况就是,高手能很简单吹出对方初学者的音色,而初学者怎么样都达不到高手的声音。所以这也是练习的目的,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音色的时候能不加思考就能吹出来。
万愁之后是亿愁,音色。
对箫来讲,音准和音色是最头疼的两样东西。
常言道,老母猪(XXX打码),一套又一套。音色和音准,一坑接一坑。
音准,磨破耳朵,好歹能形成个概念。但是音色这东西,细腻婉约也好,粗狂爆裂也罢,传统亦或是共鸣,背后,折射出的是一个人的审美。
之前张老师说过,只要是箫出来的音色,都是最好的音色,关键是看你能不能用到对的地方。像一些箫的传统名曲古曲,平沙落雁、梅花三弄、暗香等,曲子本身技巧不难,但是要沉住气,求一个静气,要去躁气,清雅淡泊、中正平和,不然梅花吹成了烟花,暗香吹成了胭脂味,真正要吹出曲中人文静远的意境,身后不知是多少的积淀。
如果要走传统的箫的音色路线,那么接下来大半辈子要做的就是,立姿态,读古籍,正视听,好好培养自己的审美,要让自己的声音表达出来更有内涵,更有文人味儿。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乐器的回归
最后,回到开题,箫本质是个乐器,要怎么去表达,要表达什么全部看吹奏者自己。
现在习箫的圈子里存在着很奇怪的鄙视链。有人说,我们走的是传统路线,对于一些共鸣吹法比较驳斥,觉得聒噪;有人说,看我们共鸣吹的表现力多强,又嫌传统吹法单一。。。。这些争端大多都是互相不了解,共鸣吹法也可婉约细腻,传统音色里变化同样是讲究的紧,不输于其他的姿态万千。不理解的争吵大可不必。技法只是工具,而更重要的是,选择使用工具的人。
千人千面构成了大观视界,多样性的理解也让箫这个乐器显得更有魅力,历史也是个大筛子,好的东西自然有人传承,孰好孰坏,时间历史大浪淘沙自会评判。提升基础,让自己可以运用更多技巧、来更适宜地表达,这点才是正道。
如果您觉得我说的能让您有一丝的触动觉得言之有理,请转发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让我们一同来做“箫者”,一同为箫的传承而努力,一同为大家拥有更好的习箫环境而努力,谢谢。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