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文学史之薛道衡
薛道衡(540~609),字玄卿,汉族,生于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540年),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历北齐、北周,入隋任内史侍郎,加开府仪同三司。炀帝时,出为番州刺史,改任司隶大夫。与李德林、卢思道齐名,为当时文坛领袖。在隋代诗人中艺术成就最高。薛道衡少孤,好学。13岁时,读《春秋左氏传》,有感于子产相郑之功,作《国侨赞》一篇,词藻华美,世时人称为奇才。由此以文才著世。北齐武平年间,以主客郎接待南朝陈使者傅。赠诗五十韵,道衡和之,南北称美。其诗虽未摆脱六朝浮艳绮靡的余风,但有些作品已具刚健清新的气息。如与杨素唱和的《从军行》,就是较好的边塞诗。他的《出塞诗》一首:“绝漠三秋幕,穷阴万里生。寒夜哀笛曲,霜天断鸿声。”诗中有一种边地的悲论情调,而又弥漫着一股粗犷雄壮之气,体现了北朝文风的特点。薛道衡因多次出使南陈,受南方文风的影响也较深,比如他的《昔昔盐》一诗,辞采绚丽,对仗工整,描写铺排,极为细腻,其中“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一句,为千古吟诵的名句。甚至传说是此诗句引起隋炀帝嫉妒而遭杀害。小诗《人日思归》含思委婉,也是历来传诵的名作。当时,薛道衡的诗名就极著,文风极盛的南方都很推崇道衡的诗作,可见其成就之高。有集30卷,已佚。今存《薛司隶集》1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录存其诗20余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录存其文8篇。事迹见《隋书》、《北史》本传。
北周“永通万国”青铜钱
北齐时,薛道衡待诏文林馆,兼主客郎,负责接待、应对北周及陈的使者。北周灭北齐,武帝用薛道衡为御史二命士,薛道衡自以为不受重用,遂弃官归乡里。后又入仕途为州主簿,又为司禄上士。杨坚为北周宰相时,薛道衡入大将军梁睿府,参与平定王谦之乱,并从征突厥,还朝后任为内史舍人,遂入中枢。薛道衡还兼任聘陈主使,往还江东,甚查南陈内情,数上奏隋文帝,要求对陈“责以称藩”,也就是不承认陈朝和隋对等,实有灭陈一统之意。
隋文帝开皇八年(588年),薛道衡任淮南道行台吏部郎,随从晋王杨广、宰相高颎出兵伐陈,专掌文翰。隋师临江,找到薛道衡,要他分析和预测战争形势,薛道衡纵论天下,鞭辟入里,见地极高,令高颎忻然叹服。在隋文帝时,薛道衡倍受信任,担任机要职务多年,隋文帝杨坚每次谈到他,常说:“薛道衡作文书称我意。”当时名臣如高颎、杨素等,都很敬重他。薛道衡名声大振,一时无双。皇太子及诸王争相与之结交,引以为荣。
西安城墙
然薛道衡为人迂阔,隋文帝多次“诫之以迂诞”,然而薛道衡未有改变,由此得祸。 隋文帝开皇年间,薛道衡因受株连除名,流放岭南。晋王杨广(即后来的隋炀帝)时任扬州总管,派人传言欲使取道扬州去岭南,然后启奏文帝留他在自己身边。然薛道衡不喜杨广为人,遂取道江陵而去。杨广即位后,仍对薛道衡存有倾慕之心,外放他到番州去做刺史。薛道衡只过了一年多,便上表请求致仕(退休)。杨广准许,并打算留为秘书监。然薛道衡到京后,却上一篇长文《高祖文皇帝颂》,对已逝的隋文帝极尽赞颂之词。杨广读后大怒,对大臣苏威说:“薛道衡极力赞美先朝,和《鱼藻》的用意相同。”(《鱼藻》是《诗经》中的作品,借怀念武王讽刺幽王。)杨广隐忍未发,任薛道衡为司隶大夫,暗中准备治罪。司隶刺史房彦谦(唐初名臣房玄龄之父)劝其“杜绝宾客,卑辞下气”,薛道衡也未放在心上。有一次朝廷议定新的律令,久议不决,薛道衡便对同僚说:“向使高颖不死,令决当久行!”当时裴蕴担任御史大夫,他知道炀帝讨厌薛道衡,借机上奏弹劾。高颎因得罪杨广被处死,此话传到杨广耳中,他怒不可遏,当即把薛道衡传来责问:“你怀念高颎吗?”下令逮捕,以“悖逆”罪赐自尽。他的妻子儿女也被流放到新疆的且末。
隋 莲瓣纹青瓷碗
《隋唐嘉话》等野史笔记也记载咏诗一事。隋炀帝杨广爱好文学,才华横溢,他曾对臣下说:“人们都认为我是靠父祖的原因当上的皇帝。即使让我同士大夫比试才学,我还是天子。”有一次,朝廷聚会上,有人出题以“泥”字押韵,众大臣苦思冥想,(大概是等皇帝创作)隋炀帝便作了一首押“泥”字韵的诗,众大臣惊叹不已,随之唱和。薛道衡也作了一首以“泥”字押韵的诗,为所和之诗最佳,其中以“空梁落燕泥”一句尤受激赏。据说薛道衡临刑,炀帝曾问:“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后人据此把薛道衡之死看做“诗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