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棠溪杯”有奖征文于成杰作品
一柄棠溪剑 三代家国情
于成杰(山东)
剑,古老的历史,厚重的文化,象征着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我的家中大堂陈放着一柄百年棠溪剑,那是爷爷传下来的镇宅之宝。每当我细细端详它、靠近聆听它,眼前就会浮现出那段荡气回肠的抗战往事,耳畔就会响起《霸王别姬》“我站在烈烈风中,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望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的震撼旋律。古往今来,日月长河,英雄手持长剑、保家卫国,一段家国志、报国情愈久弥坚。
爷爷出生于农家,从小体格健壮,会些拳脚功夫,尤喜舞枪弄棒。田地里、山野间,铁镐、铁锹、铁榔头,无论是什么农具,只要握在手里挥舞一番,都有模有样。齐鲁大地燃起抗日烽火后,时年不足20岁的爷爷果断从军,随部队南征北战踏入中原大地。
一次阻击战役,爷爷所在部队与装备精良的日军短兵相接,双方厮杀得天昏地暗。爷爷边打边退,一路撤入一处断壁残垣、鸟无人烟的废弃农庄。日军穷凶极恶、步步紧逼,意欲赶尽杀绝。已弹尽粮绝、精疲力尽的爷爷躲进一处破旧的农宅里,陷入孤立无援的绝望之中。
门外日军的喧闹声、狼狗的嘶吼声越来越近。慌乱中,爷爷望见墙上悬着的一柄宝剑,便匆匆抓在手中,一旦日寇夺门而入,誓与其拼个你死我活。所幸日军草草搜查之后便撤出村庄,爷爷性命暂时无忧。
挨到天黑周边一片寂静,爷爷把剑藏在胸前趁夜摸出村庄。没想到,刚离开村庄不远,旁边突然窜出两名凶神恶煞的日军,刺刀上还挂着抢掠来的鸡鸭。两人边大声盘问,边挺起明晃晃的刺刀迎面走来。千钧一发之际,爷爷下意识抓紧胸前那柄宝剑,待其靠近,冷不丁抽出宝剑,转身刺、劈、砍、削,当场将两名日军击杀在地。
扛着缴获来的两把三八大盖枪和数十发子弹,爷爷死里逃生,顺利归队。进入和平年代,爷爷对父亲及幼年的我说:“那柄剑,救了他的命。只记得当时,剑出鞘寒光闪闪,斩金削铁不卷刃,反复弯曲不变形,真是神奇!”这剑正是棠溪宝剑,爷爷的救命剑,日寇的夺命剑!
远离战争的硝烟,年过花甲的爷爷常在棠梨树下把玩那柄剑,剑随人走,时缓时急,一柄棠溪剑被爷爷挥舞得酣畅淋漓、游刃有余。爷爷不仅“舞剑”,还愿意与父亲及后来的我“论剑”。从他口中,我方得知那恣意生长的棠梨树便是棠溪的精髓。棠溪剑千年冶炼技术造就它“强、韧、硬、弹”的独特之处,也是棠溪宝剑荣膺九大名剑之首的根源。
受爷爷熏陶,身为大学教授的父亲也成为棠溪剑文化的忠实拥趸,不仅在国内四处宣传,也在国际上广为传播。这些年父亲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客座教学,面对蓝眼睛、高鼻梁的西方人士,向来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余休息时,父亲见缝插针向他们推荐起中国剑文化特别是棠溪剑文化。
记得他常向外国友人说的是,棠溪剑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也是匡扶正义、铲除鬼魅的坚刃利器。中国人不惹事、也不怕事,世界和平,中国人人求之,宁愿刀剑入库、马放南山,与世界人民共享太平盛世。但谁敢破坏世界安宁、阻碍中国发展,宝剑出鞘,必剑指鬼魅魍魉,铲除世间邪恶,匡扶人间正义。”
父亲的言行举止赢得在场友人的点赞,也为我树立起榜样。弘扬棠溪剑文化,匡扶世间正义,保护群众安全,成为我的人生信念。在棠溪文化的感召和引领下,我成为一名人民警察,除暴安良,维护公平,是我义不容辞的天职。这次疫情期间,我义无反顾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社会随访、入户宣讲、疏堵保畅、打击犯罪,哪里最艰苦最危险,我就冲到哪里去……
爷爷以棠溪剑击敌,父亲以棠溪剑扬威,我以棠溪剑明志。我们一家三代都愿以棠溪剑为伴,把除恶扬善、匡扶正义的棠溪文化发扬光大,更愿“福、禄、寿、喜、财”五福文化代代相传。愿祖国昌盛,愿社会安定,愿人民幸福。祝福棠溪剑在世界“剑”林之中勇立潮头、勇攀高峰、勇争一流。
【作者简介】于成杰,男,籍贯山东,业余时间喜好研究文字,搞点文学创作。在作者眼里,文字不是枯燥乏味的“压缩饼干”,而是丰盛爽口的“精神大餐”;不是避之不及的“烫手山芋”,而是提神醒脑的“灵丹妙药”;不是令人仰止的“沉重大山”,而是催人奋进的“动力源泉”。陆续在报刊、杂志上发表随笔、散文、评论等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