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笔记:半小时的旅程

梁东方

周五下午的火车站候车大厅里,所有的非高铁列车都一律飘红,显示晚点未定;普速列车晚点是经常遇到的,晚点一般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晚点时间不确定却超出了大多数人的容忍度。

放弃已经买了票的这趟车,就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不过网上改签是有不能改成两个小时之内的车票要求的,要想改就得去窗口。而且虽然火车晚点可以免费退票,不过也要到窗口办理,不能自己在网上办。这导致了人们不得不去改签,而多趟列车集中的改签人潮就不仅使一向没有什么人的售票厅突然都排起了大队,还把候车室的总服务台前那唯一的售票电脑给围了起来。在维秩序的人的不断要求下,大家才基本保持着一个长长的队形。

在动车时代,每次调图几乎都会缩减一些普速列车的车次,好像真的是在向着未来普通铁路只跑货运,一切客运都上客运专线的目标而去了。过去那种虽然速度慢但是票价便宜的火车越来越少,仅有的剩余,尤其是在与客运专线并行的线路上的剩余,则用这种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而导致的频繁晚点方式,将即使已经买了票的人也尽数转移到客运专线上去。

客运专线上的同向列车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一趟的情形,已经很类似于公交地铁,人们随到随走,乘坐时间基本限定在几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之内。这样的方便,这样将既往的旅途痛苦减轻到了最低程度的市内公交式的火车旅行,让人们逐渐适应了它的高票价,习惯成自然,也就克服了客运专线在技术之上的最大的价格障碍。

当晚点成为经常发生的事情的时候,特别是时间不确定的晚点经常发生的时候,价格高但是不晚点的客运专线上的列车就成了人们义无反顾的选择。幸运的是,这次我的座位又是第一排临窗的绝佳位置。所以,下午在火车上的半个小时时间里,我始终看向窗外那在时速300公里的速度中略略倾斜的秋日大地。因为雾霾而不见西山,但是山前平原的广袤依然可见,还有纵横的阡陌以及这时节格外斑斓的树叶草叶。立冬以后天气还没有真正冷下来的日子里,是一段在大地上欣赏秋天的好时间。

因为草木乔木的叶子大多都还在,大多也都变了颜色,正是人们对于秋天的期待中的模样。在真正的冷风寒潮到来之前,这些草木的斑斓就是人们欣赏的最后的自然界的花。

在高速运行的列车上,大地上这样俨然已经与车厢里有了不可逾越的鸿沟的距离的人间景象,这样面对生活场景的独一无二视角,使人有一种既超拔之上又复热切地想复归于其间的情致。

火车旅行中这种凝视窗外的段落,模拟了人类在步行时代那种因为独自行走在平坦的不被干扰的道路上而陷入遐思的妙境。身心被幸福感充盈,进入了旅行的极致,幻境状态。

正是在这样的情致的涌动之下,每次乘车看到窗外的大地,都会涌起一种强烈的情绪,那就是在这正被看到的大地上徒步或骑车。所以日后一定要有这样在靠近铁路视野的大地上徒步、骑车的经历,以呼应现在自己这种凝视中的想象。乘车产生的间离效果,突然使我们看清了一向单调的生活空间,发现了生活中本来存在却可能已经被忽视的可能。

用一个姿势完成整个火车旅程,这在过去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尽管经常拥挤,但是总之是要左边靠靠右边靠靠、前边趴一趴后边仰一仰,看一会儿手机,看一会儿窗外,再看看几乎都在看手机的人们,不到百无聊赖火车断然是不会到站的。而现在,你就只是看向窗外这样一个姿势,进入到一种遥望和想象之境,就基本上完成了整个旅程。

每站只停一两分钟的客运专线列车,从提醒你下车伊始你就已经需要认真对待,收拾东西走到尽量靠近门口的地方去。半小时的火车旅程,就此便已结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