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琴人的演奏(一)——《古琴与钢琴》 演奏/于也媞

编者按:

最近一直想写一些有点意思的东西,如音色的判别、调音方法等。计划多,但现实总是骨感的。因为白天安排颇丰,写东西都是晚上休息时间。每每摸头发总有黑发搔更短之感,总是熬夜也不是办法。所以,我们发几期古琴欣赏如何?
老一代琴家的很多演奏音视频,这些年《绝响》和《丝桐神品》放出来不少,大家在网络上都可以搜到,我想介绍一些当代年轻人的古琴演奏音视频。初步想法是前三期先安排一个美女硕士和两个帅哥博士的演奏作品。
乐器性格,往往有个黄金搭配。比如二胡独奏经常配个扬琴,古琴独奏配支箫,小提琴独奏配架钢琴。如果给古琴配一个唢呐或一个讨饭用的花鼓呢?或许非常违和。
钢琴是西方“乐器之王”,古琴又是中国文人乐器的典范,探索这两个乐器的性能表演和合作的可能性,是一种非常有新意的尝试。古琴演奏者于也媞我们公众号里曾有介绍,当时她还是中央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时光如梭,现在小于已经是中央音乐学院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这期我们分享一下他们的先锋探索,以下视频和文字选自紫霞古琴公众号。
编者按:王宁
《古琴与钢琴》
古琴/于也媞     钢琴/林威      作曲/刘健
本作品为一张古琴与一架钢琴而作。作曲者通过组合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和西洋音乐的“乐器之王”,探索这两性能截然的中西乐器“相合”的多种可能,从而寻找中国传统文人音乐的“新译”方式。
在音高素材方面,作曲者为古琴保留了极简的五声性单 音旋律,以突显古琴特有的丰富音色;而钢琴除了自然音阶 的主题素材以外,还运用了音块与现代和声语汇作为古琴音 响的“人工补充”——意境的“实写”烘托,以及“云翳” 的“雕琢”放大。
乐音的余韵是本作品的重要关注点。乐曲整体慢板和大 量休止的使用,都是为了让古琴音响的衰减留有充分的时间。为此,作曲者尝试了调动钢琴的多种踏板以探索音响的共鸣与延长,使用“点描技法”以凸显音区落差的空间,夸张力度的强弱对比以展现虚实的交替。
该作品的创作立足于中国传统古典音乐思维。因此,乐思展衍的延绵、音响涨落的率性,以及惜墨如金的“言语”节省都是该乐曲努力探索的话语方式。
于也媞,青年古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硕士,丹麦皇家音乐学院音乐孔子学院志愿者教师,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古琴专业教师,国际古琴学会理事,紫霞琴院高级讲师,北京体育大学古琴培训教师。启蒙于著名古琴家张子盛与山东琴家肖潇老师,2014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本科,师从古琴演奏家赵晓霞副教授,并长期受著名古琴大师李祥霆教授指点。第五届古琴“幽兰阳春”大赛,获专业青年组金奖;第八届国际“华乐杯”中国民族器乐大赛新加坡总决赛专业青年组“金奖”。受邀在外交部、国家体育总局等国家机构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讲座和演出,出版发行个人丝弦专辑《弦思》。曾外派丹麦皇家音乐学院音乐孔子学院,在海外传播中国传统音乐,在瑞典马尔默国际学术研讨会与马尔默音乐学院学生即兴合作演奏,受邀在法国巡演中担任古琴演奏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