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英语学习”讲座吐槽
这是第二次在沪江做网上的讲座。半年前做的第一次讲座,分享我个人留学经历的,当时因为把握不准听众对象还颇费了一些考虑(相关文字记录在《6月26日中午,“出国不出国”讲座》里)。上一次的讲座下来,发现跟听众虽然不能见面,但是感觉他们的热情和参与度很高,大概网络的组织比较松散,既然能来参加活动的,都有其内心学习和交流的需求,这一点构成了沪江听众的共性,也使得他们成了一批非常有组织的出色听众。
可是这一次就有所不同了,和听众之间的距离仿佛遥远了很多。看来在听众群体中颇有号召力的“10婷爸”就注意到了这个情况,只是我在讲话的时候是无暇分心去看网上的留言的。这一点是网络讲座(讲课)的短处,但是它同样带来了一个更强大的长处,就是学员可以小范围互动,互通有无,甚至就是互相分享困惑,这本身是学习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听众群体的复杂性还是最根本的原因。比如我提到《新概念》是结构主义的代表作,一边有人在问“什么结构”,可是一边就有人把皮亚杰的名字点出来了。我提到TPR,网上的黑板上注明了英文全称,可是听众里还是有人在追问这到底是什么,可是同时又有人会原原本本做讲解,包括不同版本的中文译法。所以这样的听众群体的确不好把握。
把握听众是演讲者的事情,那么从听众个人的角度出发,怎样在这种情况下最大程度的受益呢?这里实际上发生了一场看不见的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冲突。作为笃信美国教育模式的我来说,我是这样理解这样的讲座的:大家带着一个共同关心的话题走到一起,交流互动,让自己受到启发、进而能够提高水平。作为主讲,我用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备课过程中投入的时间精力来组织一些材料、信息、话题,给讲座提供方向、定下基调,然后大家在这个方向下互动,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意见,或是提出疑惑,这样完成学习。其实美国的课堂、特别是大学研究生的课堂就是这样的(相关故事可阅《一言不发,学生也能控制课堂》)。如果通过我的工作使得这一个小时的学习效果超过大家自由胡说的效果,那就是我工作的价值了。而中国的教育呢,习惯于听老师说一二三四,说开头结尾,再强调重点,最好再有一套标准答案。所以听众中有人一旦错过什么、或是哪个细节没有抓住就很紧张,生怕弄错了什么。其实,只有自己真正抓住的、结合自身经历的理解的才是有用的东西。这就好比吃饭,别人可以介绍不同的菜,可是最后点什么、吃什么、吃多少,那完全是自己个人的事。就算吃下去,能否消化、吸收,会不会过敏,都还要看自己造化呢。一粒不剩都等着别人喂,那不叫吃饭,叫“填鸭”。
我第一次的讲座讲个人的经历,听众自然容易做到不去寻求标准答案。这一次因为涉及到不同的教学法,而且一旦术语出现,就多少有点严肃的气氛,于是很多人就一定要弄个究竟。其实我提到这些教学法只是举个例子,用来说明最笨的方法都可以用、最好的方法也会有瑕疵,并不想具体讨论每个方法,这就是为什么我连TPR都没有翻译了。
这场讲座内容的微缩版就是一句话:世上没有最好的英语教学法,要因人、因时制宜,综合运用。在这个话题之下,大家互动交流。像下面的一条针对于孩子学英语心态的表达和一条真对不在讲座核心范围之内成人怎么学英语的问题的回答,让我来写也未必能写得这么精彩。这就是网络互动式学习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