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店里玩意儿多

张映勤

邮箱:gushitianjin@163.com

  四十年前,天津有不少委托店,主要是集中在滨江道、南市一带。委托店代卖顾客的东西,大都是些旧物,如字画、玉器、瓷器、照相机、手表、缝纫机、皮衣、毛料、座钟、鞋帽、家电等,品类繁多,应有尽有。家里有旧物想卖,送到委托店,由店员估算价格。货物售出后,店里扣除一定的佣金。

  新中国成立后,取缔了个人私下交易,买卖交易要通过商店才受法律保护。当年的委托店类似旧社会的当铺,不同的是,委托店收的东西都是“死当”,不能赎回。这些商品价格相对较低,既方便了群众生活,也使一些旧物得到了再利用。当然,这里说的旧物,是指那些能再次使用并有相当价值的东西——值钱、可用。破盆烂罐、老家具、废书本等,是无法进入委托店的。

  当年,天津有个别的破落户就是靠变卖家产维持生活的。有的人家,收入不高,开支不小,却吃喝不愁,日子过得还挺滋润。不偷不抢,不贪不骗,哪来的钱?人家有家底,祖上挣过大钱,曾经富裕过。金银细软、首饰字画、瓷器玉器、手表相机……反正有不少贵重的东西。家里底子厚,有存货,靠变卖贴补家用,委托店就是主要的销售渠道。

  我有一位老邻居二子,家里过去风光一时,他爸据说曾是金笔厂的老板。“文革”后期,每到周日,他爸偷偷跑一趟委托店,然后全家人到饭馆撮一顿。那时候,人们穷得一年也下不了一次馆子。他们家就是再有东西,也经不住倒腾几年的。靠变卖家产,不可能维持长久。后来,改革开放了,二子和我道出实情,他爸那时候在各个委托店倒腾东西,从甲店低价买进,转到乙店高价出售,中间吃差价。二子告诉我,干这种生意,得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家里有闲钱做流动资金,二是得有相当的眼力,懂行,才能买到便宜东西。委托店的店员大多是鉴宝识货的行家里手,他爸居然技高一筹,能从里面“捡漏儿”,可见眼力非同寻常。那几年,二子他爸来回这么折腾,虽然没挣什么大钱,但他家的小日子过得相当舒服。

  当年,有相当一段时间,我特别爱逛委托店。有的委托店店面宽阔,上下两层,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到了星期天、节假日,店里人来人往,生意十分火爆。我逛委托店,基本上是出于新鲜好奇,对那里的商品感兴趣。上世纪70年代,社会上商品匮乏,供应紧张,大商场的货物品种单一,还要凭票证供应,委托店里却经常能见到许多国营大商场里没有的东西,甚至还有不少稀奇古怪、精致漂亮的洋玩意儿。那些旧物很多都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比如老座钟、留声机、瓷瓶、怀表、望远镜等,价格明显低于新品。如果顾客识货、懂行,真能从里面找出物美价廉的好东西。可惜我那时年龄小,兜里没钱,属于只逛不买的看客。

  在我的印象中,自己只在委托店买过一件东西。那是上了初中以后,我迷上了摄影,想买一架照相机。大商场里不仅品种少,价格也贵。作为一个穷学生,不敢奢望买新的。从一开始,我的目标就锁定在委托店的二手货上。那些日子,我没事就往委托店跑,货比三家,反复挑选。不知跑了多少家,不知挑了多少次,最后花了86块钱买了一台七成新的东方S4-135型相机。那年月,86块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正是这86块钱,圆了我的梦想。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街面上的委托店再也见不到了。现在,人们想处理家里的一些旧物,很多都是挂到网上去卖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