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在时间中生长
让生命在时间中生长
文/江一
“996”,这是给工作时间的编码,早九点,晚九点,一周六天。不过,在校园中,老师的编码可能更长,比如“6146”,甚至“6147”,甚至更多。不需要抱怨,因为这是发展中的现实。然而,我们该如何度过时间,这的确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生命在时间中最美的姿态就是生长。
时间哲学
当放下《Wonder》,闭了卧室的灯,准备睡觉时,我才发现窗外星斗满天。站在窗前,看着满天星斗,我依然在慨叹时光如水,速速而去,像以往一样。
从三月起,我就开始以英文阅读来结束短暂的一天,这是新添的活动。阅读英文算是我现在生活中的小活动,它只是存在于我一天中的小块时间,比如在等候办公室电脑开机的几分钟里,再就是睡觉前的时间。
这样,我渐渐获得了英文阅读之外的一点思考,是关于时间的。我们每个人最不能抱怨的就是时间,时间是度量一切的尺度,包括我们的生命,而生命在时间中最好的状态就是生长。其实,这是不容易做到的,因为生命也可能、也可以在时间中凋落。所以,我们要掌握让生命在时间中生长的技术。
我想那就是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了,比如阅读、写作。当然,每个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我们面临着各种俗事、琐事,这的确是个难题。于是,有了时间管理的艺术。我认为对时间的管理,本质上是对自我的管理,而时间只是一个见证者。在时间中,我们要懂得和时间融为一体,不要想着凌驾于时间之上,因为时间根本就不会买账。就像人在水中,假如做到了与水融为一体,那么就懂得了水的特性,就能在水中自由了。想到这里,我渐渐明白了要与时间和谐相处,互不打扰。或者,要懂得时间切分的艺术,即把一天的时间切分成泾渭分明的若干份,每一份都像一个独立的天地或者说房间,在里面,我们可以完全不受影响地做事情了。在实际中,这是很重要的,想一想,我们在时间中做的事情,它们很容易相互影响,结果可想而知,什么都做不透,也做不好。
有一位大师,得道后,有人问他和以前有什么区别。他说得道后的生活是砍柴是砍柴,打水是打水,做饭水是做饭,得道之前是砍柴时想着打水,打水时想着做饭,做饭时想着砍柴。这个道理就是刚才我所说的时间切分道理,只是从反面来说的,砍柴、打水、做饭三个时间没有切分到独立的天地中,于是,三个事情都没有做好。
于是,有人也问我道:“江一老师,您既是教师,又是作家,而且在衡水中学工作,可想而知,忙碌是难以想象的,可是你教学工作不耽误,而且教学方法和艺术不断翻新,写作上也堪称多产,那么在时间管理上,您肯定是高手,肯定最有发言权。”其实,要我说,就是刚才的时间切分法帮助了我,我将时间隔绝在不同的天地中,互不影响,这样做什么就是什么,做什么就成什么了。
这样想来,其实在一天中,我是做了很多事情的,都是默默无闻地做完的,没有故意的张本,没有喧闹的造势。也许,这种想法也是一种很受用的哲学吧,它可以帮助我将每一件事情都默默的做到千锤百炼,这样之后,我就可以做到与时间高度的融合,融合之后,我的事情可以说并不是我做的,而是时间做的。因为时间流过之后,我的事情也明显的摆在了我的面前。
时间纪实
4月14日晚上22:30,我读到《Wonder》(第115页):“You have togo back to school .Everyong hates school sometimes.I hate school sometimes.I hate my friends sometimes. That’s just Life, Auggie. You want to be treated normally,right?This is normal!”
4月15日早晨5:30,我要起床,准备早晨6:00的早读。在早读的路上,我看到了有些花落了,我想到四个字簌簌花落,准备将它们作为自己一首诗的开头。
4月15日早晨6:05到6:38,我在看着学生早读,他们在读书,我负责提醒偷懒或者想偷懒的孩子。
4月15日早晨6:50到7:35,我将那首诗写完,并命名为旧燕,之后阅读即将要讲的资料,课本和作业。
旧燕
簌簌花落
风无痕
晓来常默默
翠如水
烟雨笼溪渡
旧燕甫过
青山聆晚暮
独立楼头
人似歌
榷山
己亥山月
4月15日上午7:45到9:15,我上两节课。
4月15日上午9:25到10:05,我听一节课。
4月16日上午10:15到10:30,我读学生的文章,并做点评。
4月16日上午10:30到11:40,我读本周的活页,关于王熙凤和刘姥姥的人物评价。
4月16日上午11:40到12:00,我去食堂吃饭。
4月16日中午12:10,我去门口接一位给孩子送东西的朋友。
4月16日中午12:20到13:10,我在家属院家中休息。
4月16日中午13:20,我来到备课区批改作业。
4月16日下午14:10,我做一下本周的自助。
4月16日下午15:15,我开始细致阅读并修改学生的作品。
4月16日下午15:40,大课间,学生来找我交流学习问题。
4月16日下午16:00,我继续修改学生的作品。
4月16日下午16:35,我们教研,我负责做手写的教研记录。
4月16日下午17:25,我继续修改学生作品。
4月16日下午17:55,我去食堂吃饭,简简单单,喝完粥而已。
4月16日下午18:15,回到备课区,我继续修改文章,在诗歌《旧燕》的基础上,又写两首诗《微涟》和《林竹》。
微涟
簌簌明花落,
浅浅微涟歌。
风转楼头去,
晓来人常默。
榷山
己亥花月
林竹
青山聆晚暮,
烟雨润林竹。
晓梦帘动破,
卿颜觅何处?
榷山
己亥花月
4月16日下午18:40到19:05,晚新闻辅导学生。
4月16日下午19:15到21:00,修改文章、做点评,整理书稿。
4月16日下午21:00,回家,楼下遛弯。
4月16日下午22:00,回家,洗漱,读会儿《Wonder》,最多半小时,之后睡觉。
就这样,我把时间切分开,每一件事情都互不打扰,我只是静静地把它们做完。回看它们,我惊喜的发现,这些事情清晰地分属于教学和写作。而且,我也从日复一日的重复发现,它们就是千锤百炼,在这个过程中,生命在生长。
【江一简介】
江一,青年作家,诗人,编剧,中文课程设计师,原名金江昆,号榷山,1988年生,2012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师从实力派作家、诗人、著名文艺评论家胡业昌先生,著名儿童文学研究专家侯颖教授,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签约作家,河北衡水中学语文教师,衡中诗词协会理事,著有长篇小说《渡缘》《一江琴声》《湖畔弦歌》、诗集《桃花坞雨》《榷山问樵》、美学著作《美的唤醒》、哲学著作《生活世界与艺术境域》、学术著作《情境之门》《一个诸境斋的故事》《洒落的从前》《唐宋诗发展史简话》等,指导中学生创作诗文集《繁荇集》《化境风》《童音》等。发表的论文有《叙事类写作限制初探》《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探究与解决》等。曾独立开发课程《汉字硬笔书法入门与提高》《美的唤醒》《中西思想小史与文学写作》《知“古”与知“己”》,并教授北大先修课《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对策探究》《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承》《责任教育》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青少年职业规划》,荣获教育部关工委和重庆课堂内外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好老师”主题征文特等奖,写作教育事迹被国家级教育人物杂志《中国好老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