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榷(第三辑)
文榷(第三辑)
因为昊晨的这篇文章,以“浅秋嘉愿”为题目的文榷不得不再加一辑。今天上午,一个身着海军蓝短袖、个子不高但面容清秀的男孩儿找到我,他开门见山的说要做我的督学。就在刚刚,已经确定了两名督学,这其实也就够了。可是,既然找来了,我也不忍心立刻回绝。心中犯难之际,我问了他名字。正是昊晨,我又问有文章没有,他说有,我就在桌子上的文章中找出这一篇。看了不到半分钟,我就答应了他的请求,遂了他的嘉愿。其实,这篇文章的价值是综合性的,不仅仅是文章而已。
浅秋嘉愿
文/张昊晨
漫步在学校花海间的小路上,迎着飒飒的秋风,脑海中又浮现出江一先生的“少壮学为圣,年光付求贤”。在这浅秋时节,求贤的小路引领着我,秋风送来一个美好的愿望,成为江一先生的督学。
初入衡中,作为一名中华文化的爱好者,未见江一先生,只是听说他出版了几部诗集、小说、散文,我便对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充满了敬畏和遐想。初见江一先生,着实吃了一惊,这与我心目中的语文老师大相径庭。江一先生不高的个子,黝黑的面庞,让人难以与“先生”一词联系起来。
可是,江一先生开门见山,豁亮的目光,顿挫的话语,豪放的粉笔字,洒脱的诗句,一停一顿,简单几声,寥寥几笔,让我们赞不绝口。独辟蹊径,先生提出了“督学”制度,足以让我们在“寰海学堂”里学习更加有序、和谐,因为一见此二字,我们似乎长大了很多,懂事了很多。
自古以爱,被称为“贤人”者并不多,这也从侧面说“贤者”是受人尊敬的。我敢说至少在寰海学堂,江一先生是能够如此的,受人尊敬,被同学们喜爱。从气场来看,这是因为江一先生的文学水平很高,但这一切的背后,想必离不开江一先生的刻苦求学、日夜钻研。若非如此,我想是不能做出《为贤》这样既有艺术造诣又能感发人心的佳句的。我想要求贤正是要从先生那里学习这些刻苦钻研的品质,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精彩,更加充实。在我看来,仅凭于此,江一先生也可以称为“贤人”了。
捡起一片树叶,心中涌出美好的情感,可“书到用时方恨少”,我想成为先生的督学,也正是出于想要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深知自己在做文章方面、中华文化素养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因此,假若我有幸能够成为先生的督学,我定会倍加努力向先生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督学,做同学们的榜样。
学,无止境,督学只是我们漫长学习道路上的一个小片段,在语文学习道路上,唯有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是我正确的选择。浅秋时节,余有嘉愿,愿为督学,得师指点。“少壮学为圣,年光付求贤。”贤者,先生哉。
【注】作者系河北衡水中学855班学生。
附江一先生《为贤》一诗:
为贤
中原耀青天,
华夏遂嘉愿。
少壮学为圣,
年光付求贤。
江一先生
戊戌兰月
【江一点评】
昊晨这篇文章的由来,可以说是一个优美的故事。但我决心要收录这篇文章并不简简单单因为这是一个与我相关的故事。抛开这层意思,其实这篇文章给我们很多教义。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真的因为一个细节如一篇文章、一项礼仪、一声感谢就做成了原本做不成的事情。这启示我们文明、文化自在人心中,就看我们如何去引导它们介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就文章而言,昊晨的这篇文章首先文风质朴,言之有物,这是我很赞同的,读之感觉文中之事、文中之物如在目前,又如少年读书,朗朗上口,气韵灵动。其次,文章很有读者意识,作者在行文中很清楚自己要表达的是什么,似乎是面对着江一老师口述一般,这就是本真、本心的流露,因为我们在口述一件事时,最重要的是要让听者明白自己在讲什么,其中的核心是什么,昊晨这一点可能并非自觉而为,但却是对我们的很大启示,用说话的方式写作。再次,文章的思路清晰,淡淡如行云流水之中自有层次感,如“我想要求贤正是要从先生那里学习这些刻苦钻研的品质,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精彩,更加充实。”再如“我想成为先生的督学,也正是出于想要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两个相同的句式,无意之间,文章层次感出来了。最后,文章的语言富有表现力,很值得品味,比如对江一老师的描述一段“豁亮的目光,顿挫的话语,豪放的粉笔字,洒脱的诗句,一停一顿,简单几声,寥寥几笔,让我们赞不绝口。”虽然没有精致的外貌、服饰,但其中的人物已经站了出来。再如“捡起一片树叶,心中涌出美好的情感”这也是诗一样的语言,情景皆现,又为后面的抒情巧妙的蓄势、张本。
【江一简介】
江一,青年作家,诗人,中文课程设计师,原名金江昆,号榷山,1988年生,2012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师从实力派作家、诗人、著名文艺评论家胡业昌先生,著名儿童文学研究专家侯颖教授,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签约作家,河北衡水中学语文教师,衡中诗词协会理事,著有长篇小说《渡缘》《一江琴声》《湖畔弦歌》、诗集《桃花坞雨》《榷山问樵》、美学著作《美的唤醒》、哲学著作《生活世界与艺术境域》、学术著作《情境之门》《一个诸境斋的故事》《洒落的从前》《唐宋诗发展史简话》等,指导中学生创作诗文集《繁荇集》《化境风》《童音》等。发表的论文有《叙事类写作限制初探》《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探究与解决》等。曾独立开发课程《汉字硬笔书法入门与提高》《美的唤醒》《中西思想小史与文学写作》《知“古”与知“己”》,并教授北大先修课《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对策探究》《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承》《责任教育》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青少年职业规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