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关于写作,不妨和孩子唠唠家常
昨天上午,顾北宸把第二次文章修改稿给了我。我能想象出他兴奋、喜悦的样子。似乎交托了自己的一份责任。至此,这个为寻觅句子之美而魔怔的少年获得了他所苦苦追求的句子美感,哈哈,可喜可贺。“嗯,改的不错,体现出了我给你的修改建议。只是有一点,就是在文章收尾的时候,你的文章出现了时间上的断裂。你以当下开始,进入回忆,最后回到当下,可是最后你说‘有一天’,这个时间就与开始的当下合不上。再改一下这个就好了。你要趁着这股劲儿,再接再厉,把自己的写作推上正规渠道。我已经为你写了两篇文章,所为的就是鼓励你上进。”这是我给他最后的修改建议。“嗯嗯。”随着他的应答,北宸为文魔怔的故事就告一段落了。源写的题材和北宸的文章相似,也是写自己和表弟的故事。情节也相仿,即原来嫌弃弟弟淘气,总是和自己捣乱,经过波折之后,开始认识到有个弟弟真好。题材相似并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写的生动细腻、真挚感人。对于写作,我有一大神器,即把文章作为精神产品对待,培育出文章中的精神生命。如此,任何类型的文章都会瞬间变得熠熠生辉。这个理念很简单,但关键不是认识这个理念,而是运用这个理念。对,就是写作实践。题材中的任何素材,如人、事、情、景,它们都可以看做客观的存在,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它们按照我们的想法重新排列组合,从而表达出我们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思想。要做到这个,就要深入到心理领域,演好心理戏,打好心理战。将人与人之间心理的差异表现出来。而对于源的指导,我最得意的就是这一点。“你总是觉得你弟弟那么烦人,总爱给你捣乱,这只是你的看法,而从他的角度看,这并不是捣乱,而是和你玩。这和我们之间一样。作为老师,有时候我觉得你们在捣乱,甚至做出愚蠢的事情,可是从你们的角度,也许这就是很正常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思想、阅历不同,观点也不同。所以,你所要表现的感人核心就是你和弟弟这种心理的差异。用行动、话语的方式表现出来,甚至可以直接用心理描写。”这是我给源的指导之一,也是我最满意的一点。当然,此外还有文章学的部分,如题目、主旨、结构等。源这样跟我说,看来孩子是灵透的,可以理解我所唠的家常。“做个姐姐也不错,凡事都没有完美的,作为姐姐,你照顾好弟弟妹妹,不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吗。”最后,我跟源说。后来,源告诉我,她有好几个弟弟,但只有一个妹妹。源是个很能干的孩子,作为我的课代表,她很维护我和我的语文学科。当然,我们都是秉持正道而行,想起往日的点点滴滴,真是有些感慨岁月流逝。很多时候,我们抱怨孩子的文章空洞,我们认为他们没有生活,然而,除了抱怨,我们做了什么呢。其实,做点什么才是有用的,抱怨没有用。关于写作,不妨和孩子唠唠家常。探讨一下人生、生活,或许孩子能做到未卜先知。江一,原名金江昆,1988年生,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青年作家,诗人,现为河北衡水中学语文教师,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签约作家,衡水市诗词协会理事,衡水青少年诗词学会秘书长,教育学术杂志课堂内外好老师签约作者,出版作品有《渡缘》《桃花坞雨》《艺术里的童颜》《美的唤醒》《情境之门》等。教育与写作理念:师德是知与行的合一,信仰中文,写作育人,让灵魂的启蒙不断发生。